最适合智能体的身份认证技术:对比OpenID Connect、API keys、did:wba
智能体需要新的身份认证技术
智能体对身份认证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互联互通,特别是让任意两个智能体都能够互联互通。
其中的原理很简单:AI必须具备获得完整上下文信息的能力,具备调用所有工具的能力,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合适的行动。现在很多厂商试图使用Computer Use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认为这不是AI与互联网交互最高效的方式。这是让AI模仿人的方式访问互联网,AI应该用它最擅长的方式(API或通信协议)与数字世界交互。

这就涉及一个互联互通的问题:在智能体使用API或协议,与互联网或者其他智能体交互的时候,如何进行身份验证?特别进行跨平台的身份验证,以让任何智能体之间都能够进行连接。
当前主流跨平台身份认证技术
我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账号,很多时候是不能跨平台使用的。比如你的微信账号,在钉钉系统中是无法识别的,反之亦然。
不过现在互联网也有很多跨平台的身份认证技术,比如我们常见的SSO(单点登录),你可以用你的谷歌账户登录很多网站。还有API keys,比如你可以使用OpenAI给你的key,访问OpenAI的API。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下这两种技术,看看是否适合智能体的身份认证。
OpenID Connect(OIDC)
OpenID Connect (OIDC) 是一种基于 OAuth 2.0 构建的身份验证协议,它允许客户端应用程序验证用户身份,并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邮箱)。OIDC 在 OAuth 2.0 的基础上增加了标准化的身份层,使其更适合于登录和单点登录(SSO)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