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八章: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 背景:现代设计理论力图以抽象集合造型为特征的美学形式来改造社会,而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资本主义的商业本质没有受到重视
    • 现代设计并没有受到寻常百姓的欢迎,他们更倾向于更富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流行趣味

一、艺术装饰风格 (Art Deco)

  • 流行:20世纪20-30年代法国

    • 发展与20世纪20年代
    • 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
  • 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

    • 典型造型语言: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放射状线条
    • 表现:生动的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
    • 基础:一战后,法国风格概念两要素的的复苏
      • 1⃣ 手工艺
      • 2⃣ 强调个性
    • 实质: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
      • 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和陶瓷等,并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传播:20世纪30年代由 法国 传播出去

    • 在美国,艺术装饰风格被好莱坞发展成了一种以迷人、豪华、夸张为特色的所谓 “爵士摩登”(Jazz Moderne)

      • 为批量生产所采用,波及了 20 世纪 30 年代早期从建筑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
      • 成为人们逃避经济大萧条的一剂药方
    • 中国上海外滩的建筑多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收到装饰艺术风格影响

  • 起源:可追随至 新艺术运动

    • 开始关注:1900年,新艺术在巴黎的博览会上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后因被商业化而衰落)
    • 思想:寻求一种新风格,应该将传统的精华(吸收法国19世纪后期的各种风格)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
      • 设计师们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
    • 组织:1910年,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 成立
      • 目标:使艺术与设计相结合
    • 成功原因:直到20世纪20年代,巴黎依然是法国上流社会荟萃之地
      • 上流人士赞助,能够使用昂贵稀有的材料满足悠闲阶层的猎奇心理
      • 利用人们仰慕虚荣的心理,借助富人的财富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
  • 集中体现:1925年,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巴黎)

    • 得名:艺术装饰风格的名称由此而来

    • 目的:为重建法国自洛可可式风格以来在装饰艺术领域中的领导地位,联合一切艺术家与装饰艺术共同创造一种彻底的现代艺术

    • 提出:法国装饰艺术家协会早在1910年提出,直到1925年才举行

    • 展品特点:材料珍贵、色彩艳丽

      • 这种富有而豪华的风格是当时法国人对于装饰的态度的缩影,体现了法国的新富足
    • 特例:柯布西埃清新朴素的“新精神馆”

    • 商业化:博览会之后,订货源源而来,装饰艺术风格迅速商业化,进入更大市场

      • 1⃣ 塑料等新材料取代昂贵材料
      • 2⃣ 手工制作让位于批量生产
  • 结果:虽然带有与现代主义理论不相宜的商业气息,但 市场表明 它作为象征现代化的风格被消费者接受了

    • 略带贬义的法语单词 “摩登(Moderne)” 成了“艺术装饰”风格的同义语,以描述这一现代美学与巴黎奢侈豪华的畸形儿
  • 灵感来源:

    • 1⃣ 新艺术较为严谨的方面

      • 1910年左右,以维也纳分离派和麦金托什为代表的新艺术中的直线派波及法国,从历史中寻求灵感的态度开始改变
    • 2⃣ 立体主义

      • 立体主义在美学上的发展与一战后的装饰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 3⃣ 俄国芭蕾

      • 同一时期,俄国芭蕾舞在巴黎上演,其鲜明的色彩和服饰也对后来的艺术装饰风格产生了影响
    • 4⃣ 美洲印第安艺术

      • 1923年法国海外领地艺术展览又启发了后来装饰艺术中的原始情调
    • 5⃣ 包豪斯/现代建筑与设计

      设计含义
      1917年,法国人 卡地亚(Louis Cartier) 设计的 “坦克”表,反映了机器美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文化的影响,机器意识开始渗入到了文明之中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严格的形式感和富有的主顾对于豪华、时髦的向往揉为一体(eg:几何银质台灯)反映了曾经迷恋于历史风格的上流社会开始接受新的美学形式
      20世纪20年代中期,传统的木制家具已开始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包豪斯严谨的钢管家具与贵重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出现于许多中产阶级的家中反映了大众市场的接受程度
  • 评价:出自 希利埃 (Bevis Hillier)《艺术装饰风格》 一书

    • 性质:是一种明确的 现代风格
    • 风格:“类似于新古典而不同于洛可可和新艺术,是一种 规范化 的风格”
      • “趋于几何但不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不囿于直线,满足机器生产和新材料的要求”
    • 目的:“通过使艺术家们掌握手工艺和使设计适应于批量生产的需要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和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利差别”

二、流线型风格

  • 流行时间:20世纪30-40年代美国

  • 流行风格的两个要素

    序号要素
    1产品的商业化
    2它们与消费者之间在心理学上的联系
    • 早期现代主义的局限性:无视工业资本主义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特点,片面强调批量生产的民主理想和产品的实用价值
  • 概述:在工业设计中,流线型成为一种 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 的造型语言

    • 实质:是一种外在的 “样式设计”
    • 含义: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 流线型是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
      • 大萧条期间的商业竞争将流线型推向高潮
      • 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
    • 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是空气动力学试验(有一定科学基础)
      • 评价: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 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 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对比:流线型的 有机形态 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
    • 影响: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通过出版物、电影等形象化的传播媒介流向世界
  • 魅力:

    • 1⃣ 社会背景——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
      • 给20世纪30代大萧条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 2⃣ 艺术——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
      • 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 时代精神的概念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 现代风格
    • 3⃣ 技术与材料——是生产技术发展决定的设计特征
      • 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形 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形,确定了设计特征

      • eg: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 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 ,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 eg: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 Van 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

产品示例
  • (1)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功能含义的流线型设计

    • 流行原因:很多情况下,即使流线型不表现产品的功能,它也不一定会损害产品的功能

      • 虽然有滥用流线型的意味
    • eg:1936年,美国设计师 赫勒尔(Orlo Heller) 设计的 订书机

      • 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
      • 评价:是一件 纯形式和纯手法主义 的产品设计,完全没有反映其机械功能
      • 意义:表示速度的形式被用到了静止的物体上,体现了它作为 现代化符号 的强大象征作用
  • (2)综合美学与技术因素的流线型设计

    • 主要领域:飞机、汽车设计

    • 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对自然生命的研究以及对于鱼、鸟等有机形态的效能的欣赏

      • 应用:观念被应用到了潜艇和飞艇的设计
    • 认可:1900 年,“泪滴”状已作为最小阻力形状而被接受

      • 应用:在第一次大战前后用于小汽车的外形设计上
    • 科学实验:风洞试验

      • 概述:1921年,德国齐柏林工厂匈牙利工程师加雷(Paul Jaray) 开始 在风洞中试验流线型汽车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影响:所试验的形式对于两次大战之间 欧洲的汽车设计 产生了深远影响
      • 意义: 增加速度改善稳定性 两个方面为流线 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 飞机设计应用:具有流线型空气动力学形式的整体结构 取代笨重的盒式框架机身和沉重的双层支撑翼

      • eg:1933年,由军用轰炸机改型而成的 波音 247 (采用这些成就的第一架商业飞机)

      • eg:道格拉斯工厂生产的DC系列飞机

        生产时间型号备注
        1933道格拉斯DC1专为民用设计的飞机,全金属架构,机翼与机身合为一体
        1934道格拉斯DC2参加飞行比赛,引起轰动,空气动力学机身加闪闪发光的蒙皮
        1935道格拉斯DC3道格拉斯设计队伍的最高成就,成为机器美学的范例,优异的性能(二战改为军用飞机体现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是成功的基础
    • 汽车设计应用:流线型能减少风阻,并在高速行驶时降低油耗

      • 欧美区别:与美国相比,欧洲对流线型的贡献更多在 小型车 领域
      地区时间设计师产品特点备注
      美国1933-1934富勒(Richard B.Fuller,1895—1983)“戴马克松”小汽车是一辆大型的三轮汽车,呈泪滴状,设计师声称其性能超群缺点:形式和结构上太离谱,不能马上批量生产,因为要 考虑公众接受创新的程度
      美国1934(克莱斯勒公司)布里尔(Carl Breer)“气流”型小汽车按空气动力学设计,但造型激进,话费大量经历追求车身统一和整体感结果:销售上失败,过于标新立异,以至于消费者不能接受——汽车公司反思年度换型计划在风格上的变化是有限的,即以一种克制的态度来使用流线型,并限于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汽车应是什么样子的观念之中(启发了德国大众外形设计)
      欧洲(奥地利)1934列德文克(Hans Ledwinka)塔特拉 V8 - 81 型汽车采用流线型形式,并加上了一个尾鳍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汽车之一
      欧洲(英国)1922奥斯汀汽车公司奥斯汀7型被誉为英国的T型车开创了小型车的先河
      欧洲(德国)二战后批量生产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 (流线型理论与实践的专家)甲壳虫 大众牌小汽车是一种适于高速公路的小型廉价汽车其甲壳虫般的外形成为 20 世纪 30 年代流线型设计最广为人知的范例

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 时间地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 特点:是一种 现代风格

    • 1⃣ 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

      • 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 人文因素
      • 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
      • 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
    • 2⃣ 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在形式与功能上一致

      • 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
      • 对于传统的尊重
    • 3⃣ 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

    • 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区别如下图

      风格特点
      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惯体现
    • 不同国家因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流派:“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

  • 崛起: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引起注意

    • 意义: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的转变到面对国际竞争

    • eg: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上,瑞典的玻璃制品大获成功,并打入美国市场

    • eg:丹麦的工业设计师 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 设计的 照明灯具(后发展为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 广受好评,被认为是该届博览会上惟一堪与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

      • PH系列灯具:具有极高的来自照明科学原理而不是装饰的美学质量

        序号特征
        1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 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2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
        4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 他在战设计的“PH-5吊灯”和“PH洋蓟吊灯”至今畅销不衰

1、受到包豪斯功能主义影响
  • 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

    • 20世纪30年代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来说,是一个探索试验和适应的时代,是 设计和功能成为同一概念两方面的时代
  • 代表:瑞典

    • 因工业较发达所以受影响最大
  • 集中体现:1930年,斯德哥尔摩博览会

    • 意义: 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

      • 引起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反响,功能主义迅速传播到各个国家
    • 主办方:瑞典工艺协会

    • 影响:成为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筑和设计中

      • 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
  • 变革: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哲学

    • 体现:特别强调居住建筑和装修,反映出对于实用、卫生和灵活性的关注

    • 1⃣ 极端形式的功能主义并未深入大众

      • eg:钢管金属家具和严格的几何形式只适宜于公共建筑
    • 2⃣ “软性”的功能主义 这一新风格的诞生

      • 背景:各种家具和家用产品需要一种比功能主义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软性”的功能主义
      • 设计师理念: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有以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的方式应用(木材等)传统材料
      • 特点:
        序号特点
        1以直线为主的、简洁的结构技术
        2视觉上和实际上的轻巧形状
        3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
        4同时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
2、知名设计师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 和 马特逊(Bruno Mathsson) —— 瑞典现代设计师代表
  • 贡献: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两人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

    • 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
  • 马特逊代表作:喜欢用压弯成型的层积木来生产 曲线型家具

    • 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家具舒适性
    • 也便于批量生产
克兰特 —— 丹麦设计师
  • (本风格)主要影响时间:20世纪30年代

  • 设计特点: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和手工艺传统

    • 早期设计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自我表现(尽管他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
  • 贡献: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语汇 ,成为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

    • 方法: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
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 —— 芬兰设计师、建筑师
  • (本风格)主要影响时间:20世纪30年代

  • 贡献:以 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 而著称

    • eg: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形的 胶合板 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 的现代家具
    • eg:长于玻璃设计,采用 有机形态 (灵感来源于其祖国的湖泊边界线)
  • 地位: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

    • 其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 影响: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 趋势,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 “有机现代主义” 的基本特征

  • 6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