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现在的一些感悟-写在离开moto之前

To be a better programmer

  •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什么是”好“的程序员

最开始的时候,总认为精通xx技术,并且能独立做出xx 框架或者产品就是技术大牛。但是后来越发觉得这个观点稍嫌肤浅。前面的这种程序员可以被认为是”熟练“的程序员,但并非”好“的程序员。

事实上足够”好“的程序员一般都有以下特性: 理解和上手xx较一般人快速,能够触类旁通;能够快速从复杂问题中找到本质,甚少走入死角;能废寝忘食地debug数个小时;偏执地改代码改到满意为止...

  • 哪有可以倚靠一辈子的skill!

互联网革命之前,知识的交流是很困难的,可以倚靠某一项skill成为秘方,拿来安生立命。但是如今不管是做互联网,嵌入式,游戏,总是有成千上万的开源库,各种各样现成资料。今天我们会的skill,明天就能有一个更加完美更低成本的替代物(也许是替代人?)出现,所以skill本身根本不可能成为免死金牌。

如果skill本身不可以倚靠,那么程序员还剩下什么?无他,只能想方设法磨练skill,吸收更多skill,让自己变得更”好“。

  • Don't make rush design

Franek的这句话后面隐含的意思很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工作态度,也可以把它理解成程序员的良知,也可以理解成其他。曾今以为它只是我们的波兰同事的一句口号而已,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它依然在脑子里不停地回荡。

rush design带来的后果是很明显的,它必然变成一种技术负债,束缚住我们的手脚。但是另一方面,IT人被雇来做的事情就是要有及时的产出。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这个时候应该要做的事情是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性减少技术负债,绝无保留。

  • 内功和外功都很重要,内功更能决定后劲

软件行业百花齐放,那是不是基础过硬就可以不变应万变?明显不能,譬如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加入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半年时间才能上手?因为他缺少外功,也就是领域知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外功决定个人是否能快速转化出价值。

那内功是在什么时候起作用呢?实际上,从qualified程序员到”好“的程序员,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内功。什么是内功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C语言的程序如何在unix/windows里面运行起来的?

To be a better people

  • 追赶,挑战,而非维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维持而不创新是非常危险的,曾经的motorola手机部门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想让自己的事业更长久下去,最容易的办法是让自己处在追赶者的位置上,毕竟,领跑总是让人精疲力尽。

如果已经领跑,那就别把自己当成个既得利益者,随时做好打倒自己,推翻重来的准备。轻装上阵的草根领跑者能越跑越远。

  • 相信和依靠伙伴

个人觉得踢好球和做好人的理念基本是相通的,如果想要在场上有更好的发挥,就必须要相信和依靠你的伙伴。个人英雄式的发挥只能发生在最多十秒以内,但是整个球赛有整整九十分钟。

梅西之所以成为巨星,高明之处不在于他进球的一刻,而更在于他在接近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利用自己的才能不停地引导自己的同伴们,一直控制着比赛(事业)的节奏。当他试图脱离伙伴和集体的时候,他什么也不是。

  • 患得患失?

中国人为什么浮躁?因为患得患失。做一个事业,我们老是不自主地考虑做好了,我应得什么。做得不好,我会被怎么。想得太多就成为了”结果“的奴隶。

乔布斯有下面的这段话(阐述自患癌后到iphone面世之间):...几乎所有的东西─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会消失,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避免自己失落的最好方法...

稍加推广,即是告诉我们应该放手得失,专注事业本身。

  • 做正确的事情

记得这个是Robert的口头禅:-) 什么是做正确的事情?至今不能参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好“的人,也唯有”好“的人能够更经常地做出正确的事情。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miros/blog/38270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