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最 晚 必 须 高 中 分 文 理 科

智力的生物遗传学最新科研新成果揭示——

学 生 最 晚 必 须 高 中 分 文 理 科

高中生需不需要文理分科?是分文理科好或是不分文理科好?近几年来国内的争论愈来愈烈。特别是在最近教育部公开向社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建议之后,分不分文理科的争论更是空前激烈。争论的正反方都穷尽了各自的论据,无非是“提高素质说”、“减轻负担说”、“兴趣说”和“就业说”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同版本。争辩的双方都是以施教者的身份和管理教育的官员或者教育专家的权威身份在大发议论,而鲜有人从被教育者受体本身的生物学、生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高中生究竟该不该文理分科。早在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巴浦洛夫就已发现,人的神经分三种:抽象思维型、形象思维型和综合思维型。抽象思维型宜于向理工科发展,形象思维型宜于向人文学科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的加德纳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有的人是数学智能占优势,有的是语言智能占优势。这是高中文理分科的根本的深层的脑神经学与生物学的原因。我探索研究二十年,研究成功了皮纹生物识别多元智力测量,现在已经能从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的角度对巴甫洛夫提出的“三种神经思维(智力)类型”和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进行直接的测量了。从而证实了巴甫洛夫三种神经类型说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我从二十年来研究测量的45000多个样本中,初步分析归纳出:在人类总数中,数学抽象思维者占25%左右,综合思维者占25%左右,语言形象思维者占50%左右。这就解答了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都普遍认为数学难的问题。因为只有25%的数学抽象思维型的学生学习数学游刃有余,成绩优秀;25%综合思维型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在中等与良好;而占总数约一半的语言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困难,成绩非常差,这部分学生无论如何努力也是学不好数学的。有的语言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刻苦努力,但付出的与得到成绩不成正比,往往事倍功半。但语言形象思维型者的智力并不低,且不乏非常优秀者,他们只是数学不好。他们的文科都非常优秀。他们往往会在文学、社会学、艺术、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如毛泽东、邱吉尔、普京、赖斯、琼瑶、郁达夫、钱钟书、郭沫若……都无不如此。毛泽东在自传中说他从来不交数理作业,但文史哲地非常优秀;二战中著名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在自传中说他数理成绩很差,而文科很好;俄罗斯总统普京被选为总统上台时,其岳母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普京在中学时数学成绩都是C,而其他科的成绩都是A;美国原国务卿赖斯,在中学时代仅因数学成绩不好,而被老师认为“肯定是没出息的人”,但最后她以国际政治系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琼瑶的数学成绩也不好;郭沫若上中学时,他的数学考试往往只得20几分;郁达夫和钱钟书考大学时,数学成绩都只有三十分(有的说只有十五分!),而语文等科几乎都是满分,他们都是被当时的校长特别批准上大学的。如若按我们现行的教育高考制度,钱钟书、郁达夫们是很难被大学录取的。前几年上海不是就有一个文学奇才韩寒没有被大学录取吗?这不能不说不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悲哀。毛泽东、邱吉尔、普京、赖斯、琼瑶、郁达夫、钱钟书、郭沫若等等都是属于语言形象思维型者中伟大的人物,他们有大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成功了。但对众多的一般的小人物而言,面对的将是学业的失败,往往自认为自己智力低,不是学习的料,而过早的弃学谋生。这对他们将造成终生的心理阴影。有自杀倾向和自杀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些学生当中。可以说,因为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与课程安排已经造成了无数的人间悲剧……!这样的人间悲剧再也不能在我们的国家再发生了。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也完全可以做得到用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并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因为皮纹生物识别多元智力测量可在一个孩子刚出生时就能提前鉴别出其是抽象思维或是语言形象思维,这样就可以对不同智力型的孩子施以不同的引导教育,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可成才。所以,文理分科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现在已经可以具体操作的。经二十年之研究,我已从皮纹生物识别的角度基本破译了人类智力密码。不同的智力参数值就代表不同的智力类型。例如:A参数值,这就是抽象思维值,若A值占主导者,数学成绩将会非常优秀,科学家特别是数学家、物理学家都是A参数值占主导。又如,f参数值,若此值占主导者,小学至初一阶段数学和语文成绩都会优秀,但到初二以后,语文成绩继续保持优秀,数学成绩则直线下降。按百分制计,一般都在70分左右。f参数值的定位,解答了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成绩非常好,到初中二年级后学习就不行了的原因。这也是“初二大分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再如,fm参数值,若此值占主导者,小学、初中、高一以前数学成绩都是优秀,但高二后,数学成绩就降至中等或中等以下。有fm值者,因数学成绩受影响的较晚,往往认为自己数学好,到高二数学成绩不如以前了,认为主要是自己学习不努力,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老师没教好,或是身体有病所致,总而言之,从不认为是自己本身的遗传基因所致。有fm参数值的这部分学生往往选择主攻理工科,因选择失误而影响学业,即本应该能考取重点大学的,只能进入四五流的大学;本应该考取本科的,只能进入专科或中专了事;有的则导致高考失败;有的甚至是复读后还不知改变攻读方向,结果是屡考屡败……。大家可能都还记得1999年杭州发生过一件悲惨事件:一个高中生原先在小学初中时学习都是班上前三名,到高一时还是在前8名之列,但到高二选理科后,学习成绩排名一直下降,最后排到了倒数第几名。其妈妈一天到晚的吵这个高中生学习不努力,以致于这个高中生实在忍耐不了妈妈的唠叨了,就用铁锤把妈妈打死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此事件进行了批示,说是教育出了问题,教育出来的高中生把母亲杀死了……。其实,这是一个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悲剧。为什么呢?如果这个高中生和老师及家长都提前知道此生的智力思维类型,并提前知道到高二阶段此生数学成绩很有可能要下降,并且选学文科,那么妈妈也就不会再唠叨学生不努力了,老师也不会再批评这个学生,这个学生也就不会苦闷而失态从而引发弑母惨剧了。提前进行科学的测量,完全可以避免同类事件的重演。从此也可以看出文理分科,至少是从高二再开始文理分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紧迫性。理论上初二就应该文理有所分开,或者对数学成绩加以更加科学的权重。可以说,高中文理分科,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做法,是符合学生生理智力类型分布科学规律的,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但不幸的是,在我国实践了多年的高中文理分科,从1999年左右起,我国的教育领导部门就已下文指示,在我国不同地区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消文理分科,而改为“3+X”,即所有的学生都要一样的去学数学,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权重都变成了一样。特别是最近有众多的“教育专家”,都以“提高素质”之名而大喊“取消文理分科”。但是,这貌似提高了教育素质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则是真正的不平等,至少是对占学生总数50%形象思维者的不公平。因为他们的基因已决定他们无论如何也学不好数学的。这就犹如对于一群男人和女人下了一道命令:为了体现公平,现在每人必须扛数袋100斤的大米入库,否则中午不得吃饭。女人不擅长扛大包,但擅长做精细的工作,如在厨房做饭或裁缝衣服什么的,如果要求她们和男人一样扛大包就是对她们的摧残。而在教育上,如果不分文理科,不降低数学成绩的权重,对数量占总人数50%的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就是一种惨无人道的摧残!就是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反动,也是对因材施教的反动。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文理科分班会降低学文科者的自然科学素质。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学人文学科的,能了解熟悉一般的定理定律公式什么的即可,没有必要去把时间大量的花费在事倍功半的数理学科上。已经毕业走入社会的学人文学科的学生回想一下,自己走入社会之后,有多少地方能应用上高深的数学知识呢?如被誉为当代大儒的钱钟书先生,虽说他数学一塌糊涂,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当代的学者大家。郭沫若甚至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的院长。上海的韩寒,数学也是一塌糊涂,但丝毫也不影响他写小说,并且在中国已小有影响。也有的人会说,文理分科,使学理工科的学生文史知识缺少,降低了文化素养。这种担心也是大可不必的。他们的文史哲知识就是相对少一点,一般也是不会影响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只要他们的专业知识底子厚,积累多,都会在不同科学领域做出优异成绩。至于科学大家,他们一般都会自觉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史哲素养的,如钱学森、华罗庚都是如此。纵观现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大部分国家都有不同形式的文理分科,或采用不同方案来降低考试时数学成绩的权重比例。《参考消息》2007年1月29日刊登了《印度降低数学成绩权重惹争议》的文章,附在后面,大家可以一读。从中也可看出,文理分科的难题同样困扰着世界其它国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望我国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能从中悟出些什么。我对生理遗传智力及其测量进行的二十年之研究成果,已于2006年4月通过了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医促会妇儿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论证。研究报告和论证报告已在网上公布。有兴趣者可登陆:www.zdzw.com 。据说,以脑科学和智力研究的科研成果来指导教育改革,是我国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导方针之一。教育部长周济曾痛批,我国的教育科研课题往往大而空,大而不着实际。那么,我这个研究了20年的小而实用的课题,又能否被有关权威部门所具体采纳而用于文理分科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呢? 附: 2007年1月29日《参考消息》刊登的文章:印度降低数学成绩权重惹争议 [中央社新德里1月27日电]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印度人,数学水平高居世界首位,印度人的电脑软件设计也领先全球,但印度自己却有不少学生为数学头痛到自杀,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有鉴于此,决定自下学年开始,降低数学成绩比例,学生也可放弃数学而改选其他科目取代成绩。全球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非源自阿拉伯人,是印度人在公元3世纪发明的。5世纪初,印度数学家还创造了零的概念,用数字符号“0”代表一个数,可以参与运算。印度人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Л。此外,台湾小学生只背九九乘法表,但印度小学生却要背到九九乘九九。尽管数学是印度人的天赋,但据德里心理学专家马洛特拉表示,学生因数学成绩不佳或为数学而精神崩溃自杀的案例,已经成为印度每年的常见现象,尤其在3月至7月的考试前期,更是达到颠峰。马洛特拉表示,希望自下学年开始,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降低数学成绩比例的措施,能够因此挽救更多学生的生命。据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在一周前发布的决定,目前作为学生期末成绩依据的3门学科将增加为5科,原有的数学所占成绩比例也降为20%;更重要的是,如果学生有两科不及格,可以放弃其中的数学而改以其他较高成绩取代,例如电脑、音乐或艺术等。这项决定距离执行日期还有一段时日,但已在学校教师间引起激烈争议,学生家长则是心情复杂,不知是喜还是忧,只有学生雀跃不已,许多人已纷纷开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科,准备取代可憎的数学。数学教师达斯表示,印度的教育制度一向受世界推崇,但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的“可怕”决定,等于全盘否认了自己的教育系统,并且在全球需求数学教育和教师最殷切的时候,降低了印度的数学教育品质,势必要招致国际评估机构降低对印度的教育评比。许多家长显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但他们也坦承,孩子终于摆脱了桎捁。一名女儿在明星中学读书的母亲说:“有谁会愿意每天在数学上煎熬数小时,考试的时候一翻两瞪眼,如今可以有选择了,愿意在数学上下功夫的人,仍然可以尽情发挥创意,而其他的孩子也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学习天地。”中学校长库马也赞成这种看法。他说:“要说印度的教育水准因此低落,是错误的看法,中等教育委员会的决定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学业成绩不及格的比例,而且可以减轻许多学子不必要的负担,学生现在可以依据每个人的兴趣,更为专心的学习,不必像以往的死记硬背,升学率也必然跟着增加。” 印度学校考试评鉴委员会助理秘书乔治也表示,评鉴委员会在2003年就已提出类似的建议案,认为不必硬性规定数学是必修课,但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有兴趣的学生自然会有出色表现,如此一来,不会招致学生的抱怨,也不会因此降低数学教育的品质。

[@more@]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1449376/viewspace-1021045/,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1449376/viewspace-102104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