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乔布斯所说:“创造力只是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设计互联网产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事情。围绕互联网展开的一系列服务,以及支撑服务实现的软硬件技术解决方案,就是互联网产品。在过去,当互联网产品还只是一个网站的时候,网站的内容和生产都由网站运营商来负责。而今运营商的重点工作在于搭建产品与服务框架,内容、数据、关系等则是由用户产生的,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产品也就越强大。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舞台,产品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即使同一种产品,甚至同一个产品,不同的人所看到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人们通常谈论的关于互联网的产品特点主要有:Web 1.0时代,Web 2.0时代,内容为王,图片为王,社交化……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任何同行或者专家对互联网所下的定义都远远不足以准确概括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当你经历过失败的产品,在各种试错并获得丰富的研发运营经验后,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应用场景。
场景一:某公司老板A的员工沟通难题。
日常工作中,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十分频繁,但大家都习惯使用QQ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公司老板A面临着两难局面:禁止QQ应用,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完全放开QQ应用,可能会导致信息泄密、员工公私不分。试想,如果账号所有权属于企业,员工离职时,老板可以在管理后台为员工重置登录密码回收账号,保证账号安全;同时,老板还可以对员工号码进行重新分配,又可以保证公司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老员工之间能够顺利交接。恰好在这个时候,腾讯推出了企业版QQ应用,能够满足“可控制、可存档、可监管、须授权”的需求。公司老板A购买这个产品,也就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老板A这样评价:“启用企业QQ办公版后,每位员工都有了自己唯一的办公QQ号码,公司可以统一QQ微空间发送最新的工作要求、文件精神等通知,非常方便,既能满足公司内部沟通的各种需要,又方便与外部联系人保持联系,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
场景二:用户B的打车难题。
“一车难求”一直是困扰着人们出行的难题。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场景。刚从某大型购物中心购物出来的用户B,两手拎着几大袋“战利品”。他气喘吁吁地走到路边,准备拦一辆出租车回家。结果,在路边等了20多分钟,还是没见到几辆出租车的影子。在拥堵路段、上下班高峰时段、重要节假日或是遇上恶劣天气,乘坐出租车更是难上加难。询问之后,无非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购物中心附近修地铁道路封闭,一些出租车司机怕堵不愿进来,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伴随着“打的难”,不少市民也感觉的哥的姐有点“拽”,高峰时段市中心不去,火车站不去,路近了不去,偏远拉不到回头客的地方也不愿去。但是,的哥的姐们也是有苦说不出,“正常情况下,我1小时能接三四笔生意,营收在50元上下,如果塞车1小时可能连一单生意也接不了。”
互联网产品就是要解决人们的这些烦恼。在冗长的看似平凡的打车人群里,APP开发者们嗅到了商机,有人算了一笔账,全国4000亿元的打车市场,如果能将出租车两成的空驶率降低到一成,将为这个行业提高50亿元的收益。基于此,许多优秀的打车软件应运而生。它们依托于位置服务以及语音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定位,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司机间点对点的无缝沟通。
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就是通过软硬件设计及相关技术形成良好的体验,帮助人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比如,当我们需要各种资料时,会去搜索和浏览各个博客或网站,找到一个觉得不错的就把网址放进收藏夹里。出现重大新闻事件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去看看别人的微博发了什么内容,而不是自己先思考。正如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所说,“我们所做的没什么新鲜的,更深度地了解人们头脑中想什么,了解在搜索栏进行输入的人,从回答问题到提供解决方案。至于隐私方面,谷歌使用那些你主动给我们的信息,这是用户的选择。”
《互联网产品之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深度挖掘产品的价值之美、设计之美、运营之美和营销之美!京东:http://t.cn/zRVJDCj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品经理这个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做产品永远是个纠结体、矛盾体,处处都是选择题,也永远充满着未知和挑战。一直在密切关注本书,这是多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实践总结,多思、多看、多领悟,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帮助。
——敖文辉,艾锐投资云投买事业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