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料编码的作用和意义
物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品,主要有原材料、辅料、燃料、生产设备、产品备件、产成品、半成品等等。物料编码,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简短的文字、数字或符号来表示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以及类别等其它信息的一种管理工具。
众所周知,通过实施 E 即与 PDM 进行企业信息化是推动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企业产能的重要途径。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录入与整理。在物料种类极少的前提下,物料编码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如果在物料种类和数量都极为庞大的情况下,能否对数以万计的物料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编码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物料编码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成功实施 ERP 关键,同时也是实现 PDM 与 E RP 集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物料编码很方便的将 PDM 中的物料与 ERP 中的物料唯一对应起来,从而准确无误的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物料编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 ) 提高物料信息的准确性,增强物料管理的透明度。
物料的领发、调运、验收、入库、清点、存放、出货、记录等一切物料的状态、转移都可以通过物料编码进行核对,降低了物料数据的差错率,有效地提高了物料信息的准确度。此外,物料经过编码后,所有的进出帐记录都清晰明了,使得物料管理更加严密透明,防止了物料舞弊事件的发生,增强了企业管理的标准化程度。
(2) 有利于推动提高企业管理、生产的信息化,提高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物料按照某一规则进行统一编码后,可以将物料信息转移到计算机平台上。物料编码使得信息的录入更迅速,方便使用电脑管理,推动了企业管理走向信息化。同时,在计算机平台上,物料信息可以进行系统地排列管理,以物料编码包含产品的文字信息,进而可使物料管理更为简便。
(3) 优化物料的领用、存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物料入库后均会按照其名称和规格进行编码。这就使得用料部门在领用物料以及仓库进行发料的过程中降低了物料交接中所需读取的信息量。另外,物料经过编码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后可对物料库存量进行实时控制,优化物料库存量和生产规模之间的配比,提高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管理作出判断,减小了生产中的风险和资金的积压,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实践证明 : 物料编码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物料编码技术也必将愈发的成熟、科学,促进企业信息系统构架的搭建和设计。
1.2PDM 物料信息和 ER P 物料信息比较
PDM 的物料信息主要侧重设计信息, E RP 物料信息主要侧重生产、销售信息。
PDM 中的物料信息主要来自于文件属性和 CAPP ,内容包括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材质、重量、工艺路线、工时等。
E RP 物料信息主要来自手工录入,主要内容包括采购单价、销售单价、计价方法、仓库、仓位、最小订货量、最大订货量、需求时界、计划时界等。
1.3 编码方案的确定
1.3.1 编码的基本原则
物料编码涉及企业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多个部门和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制定统一、科学的编码体系过程中要始终着眼系统的整体,同时注意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科学合理的物料编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原 则 :
( 1 ) 编号长度力求简单短小。一般而言,为了提高物料编号的阅读、抄写、输入速度,便于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我们总是要求物料编号在能较好地反映物料规格和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单明了,这样也能有效地降低数据的差错率。
(2) 物料编码应具备分类展开性。物料编码的分类展开性,即物料编号应该能反映物料的分类,便于物料进行分类管理。通常我们在对物料进行编码时,会按照大类 —— 中类 —— 小类 —— 流水号的形式进行编号。编号时可以用前两位表示大分类,接下来两位表示中分类,再用下面两至三位表示小分类,最后的几位用于表示流水号。这样我们就能在保证物料编码是同一类别的前提下,物料也是同一类的,便于管理。在进行分类时要注意,细分项目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掌握好编码的颗粒度,一般分类细分项目最好保持在五至九个。过细的编码冗长不实用,过粗的编码对物料属性描述不够准确。
(3) 完整编码,确保编号容量充足并能进行扩展和收缩。所谓完整编码就是要求所有物料都必须进行编码,不能出现物料存在但与之相对应的编号不存在的情况。对新加入的物料要进行及时编号。同时,记录编号所采用的字母或数字必须确保其具有足够的位数,即编号容量要足够大。只有编码的容量大于所要表示的物料种类,刁‘能使编码的完整性得到保证。此外,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生产所需物料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一些变动,这就要求物料编码规则在制定时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预留足够的可伸缩的编码空间。这样在产生新的物料或物料种类减少时都能在原有系统上进行增减,不至于因为无号可编或编号种类减少而导致物料编码系统的紊乱。
(4) 编号与相应物料必须唯一对应,且编码规则具有一贯性。物料编码与物料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物料编码只能用来表示一种物料,而这一种物料由且只由这一个编码来表示。既不能出现一物多码的情况也不能有重复码,这是物料编码的基本原则。物料编码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因此,编码规则必须要统一并具有延续性,也就是说无论物料种类和数量如何变化,都能按照当前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而且所采用的规则要一直沿用下去,避免中途更改编码规则。
(5) 编码应易学、易记,方便电脑管理。物料编码应尽量使用一些常用的,方便记忆的文字、符号或数字,或能通过编码符号得到一些暗示信息。这就要求组成编码的数字或符号组合具备一定的暗示性和联想性。同时由于企业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进行编码时还必须考虑编码输入的方便性,尽量减少“ * ”、“一”、“ # ”等其他符号的使用频率。因为这些符号的使用一方面会影响编码的输入效率。另一方面,在日常口述编号时亦会造成不便。如果必须使用这些符号,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应该统一规定这些符号出现的位置。此外,物料编码还要具备适用性、高效性、明确性、可分析性,尽量保持长度统一、具有防错功能等其他原则,此处不一一赘述。
1.3.2 典型编码方法介绍
目前,物料编码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即无赋意物料编码、部分赋意加特征属性物料编码、完全赋意物料编码。
( 1 ) 无赋意物料编码
所谓无赋意物料编码就是物料代码没有任何含义,仅仅作为一个顺序代号。无赋意物料编码可以有效地缩短编码长度,而且不影响以后的拓展。与此同时,这种编码思想也存在比较大的缺陷。首先,由于编码没有任何的含义,编码的可读性几乎没有。而且对于新产生的物料,只能按顺序依次往后排,导致同一类别的物料不能分得相近的编码,不便于管理。
采用无赋意物料编码思想的编码方法主要有连续数字编码法和连续英文字母编码法。这两种编码方法都是首先将物料进行大致地排列,然后按照数字或字母的顺序依次编排号码。这种编码仅仅能体现出物料在排列中的位次而与所代表物料的属性没有任何关系。例如 : 编号为 AO458 代表的项目为热轧 H 型钢 (GB11263 一 89) ,现新购入热轧 L 型钢 (GB9946 一 88) 。其信息编码无法插入,只能编以最后一个号码 B0963 。同样为热轧钢材,这两种物料本应该排在相近的位置,现在信息编码相距很远,不便于储藏管理。
(2) 部分赋意加特征属性物料编码
这种编码思想就是在无赋意物料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编码的部分字段赋予其含义使编码具备一定的可读性。此种物料编码只表示物料的一部分特征,也就是能通过物料编码确定物料的种类,但不能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物料,还需要通过一组特征属性来进一步描述, 才 能确定一个唯一的物料。这种编码的优点是增强了编码的可读性,使编码信息更容易掌握,便于记忆和表示。而且,在新的物料产生后可以方便地为新进物料分配相对应的编码范围,克服了无赋意物料编码中同类物料无法获得相近号段的缺陷。
目前工商企业大多采用部分赋意加特征属性物料编码思想的进行编码。主要方法有,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区段数字编码法、国际十进分类 (U.D.C) ,字母暗示法、数字暗示法。
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就是通过不同的字位的数字来表示物料的基本属性。例如,可以通过第 1 、 2 位表示物料的大类,第 3 、 4 位表示物料的中类,第 5 、 6 位表示物料的小类,最后 3 至 4 位表示物料的流水号。见图 3 - 1 所示 。
图 3 - 1 分级式数字编码示意图
上述表示的是三种属性的阶级式数字编码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编码读出物料的大体信息,但是由于中间夹杂了很多无用的空号,导致号段资源浪费,经常出现信息编码有的编码位数不够而有的位数多余。表 3 - 1 就是采用分级式数字编码的实例,共可组成 36 个编码。
区段数字编码法借鉴了连续数字编码法和分级式数字编码法的优点。位数与分级式数字编码相比更少,编码字段的利用率更高。例如,现有物料共计 87 项,分为六个大类。具体分布如表 3 - 2 所示。
采用区段数字编码法如表 3 - 3 所示。
由此可见,采用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必须要三位编码,而使用区段数字编码法只需要二位编码既能达到一物一码的编码要求。
国际十进分类 (U.D.C) 编码方法将所用物料分为十大类,用十个数字进行表示,每一大类再划分为十个中类,中类再划分为十小类,以此类推进行划分。当编码编至三位数后仍要继续延长时,通过加以“ . ”进行划分。国际十进分类可以无限展开,任何新物料产生后均可插入原有信息编码系统而不混淆原有的信息编码系统。其情形如下 :
数字暗示法是将物料的相关属性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得到数字形式的信息编码。读者可以从信息编码数字的暗示中得到该物料的特征属性。英文字母暗示法原理与此大致相同,进行编码时将物料的文字信息转换成字母表示,如 GT 表示钢铁, MC 表示木材等等,编码的读者从字母上暗示的含义能得到相应的物料信息。
(3) 完全赋意编码
完全赋意编码顾名思义就是编码所有的字位都是有含义的。物料编码可分成几个段,每一段都表示物料的一种或几种特性,直到编码所表示的特性能完全准确地描述这一物料为止。采用完全赋意编码其优点很明显,就是保证了物料编码极强的可读性,而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编码位数过多,数据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而且编码数量也会变得很多,造成数据维护高成本和低效率。目前实际工业应用中一般不采用完全赋意编码。
1.3.3 物料编码的步骤
对物料进行编码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 1 ) 成立编码小组。编码小组一般从公司各相关部门 ( 如研发部、销售部、财务部、仓库管理部等 ) 各抽调 1 人组成,各部门抽调的人员必须经过编码基础知识培训方能成为编码小组成员。编码小组负责整个企业的编码工作。
(2) 收集、清理现有物料的所有种类及型号并进行整理分类。这一步骤要求编码小组必须完全掌握企业现存的所有物料种类和型号,建立物料明细总表和产品型号规格表。接下来就是对物料进行整理分类确定层级,按照一定的划分规则确定出物料的大、中、小类。
(3) 确定大类、中类、小类的位数及代号,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别,需留一定的空位以便未来穿插。到这一步,基本上就能确定大类、中类、小类具体有多少种,进而确定出各类所需的位数。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企业当前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别,并预留好足够的空位方便后续新产生的物料穿插。
(4)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原则,对现有物料进行全部编码。经过上面的步骤,基本上就可以确定物料编码的规则和 BOM 规则。考虑物料种类、数量、所需表示的相关属性等各方面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编码原则,并按着这一原则对所有物料进行编码。
(5) 编制出编码对照明细表,制定物料编码管理方法。编码完成并不能算是大功告成,编码对照明细表是后续编码的依据,必须在制定编码规则后就编制出编码对照明细表。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保护编码规则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防止私自更改编码规则或不按编码规则编码的情况出现。
1.3.4 物料编码举例
下面,介绍襄樊某泵业公司的物料编码方案。
总的物料编码分五段,形如 02.03.01.001.003 ,每一段之间用“ . ”进行分割。每一段的含义如图 3 - 2 所示。
图 3 - 2 编码实例
其中大类分为 : 原材料、产成品、毛坯件,分别用 01 , 02 , 03 表示,原材料下一级又分主料和辅料两类,主料又分为炉料 (01) 、钢材 (02) 、电机 (03) 、五金 (04) 、轴承 (05) 、密封 (06) 、橡塑 (07) 、法兰 (08) 、棒料 (09) 、联轴器 (10) ;产成品又分为泵,阀,非标及备件,分别用 01 , 02 , 03 表示。其中泵又分为 LC 泵 (01) 、 PLC 泵 (02) 、 IHE 泵 (03) 、 IHZ 泵 (04) 、 F 泵 (05) 、 LH 泵 (06) 、 HZ 泵 (07) 、 MECP 泵 (08) 、 ECP 泵 (09) 、 FYL 泵 (10) 、 FY 泵 (11) 、 LSD 泵 (12) 、 LB 泵 (13) 、 LG 泵 (14) 。
对于毛坯的物料代码,最后一段带 M 的物料表示毛坯。毛坯的物料代码为加工件代码去第一位,最后一位加 M ,如托架 250 的加工件代码为 02.03.01.001.003 ,对应的毛坯的物料代码为 03.01.001.003M 。
1.4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物料编码作用和意义,物料编码有利于促进企业信息化,消除部门间数据的不统一、不规范,对企业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领域的信息交流、集成和共享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接下来,从物料信息的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对信息 PDM 物料信息和 ERP 物料信息进行了比较。
在编码方案的确定章节中,我们重点介绍了物料编码的几大原则,通过对几大原则的解释,结合编码的三大主流方法,即无赋意物料编码、部分赋意加特征属性物料编码、完全赋意编码,文章介绍了连续数字或字母编码法、分级式数字编码法、区段数字编码法、国际十进分类、英文字母暗示法、数字暗示法等六种编码方法。这六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物料分类、属性等具体信息确定不同的编码方法。接下来,详细介绍了物料编码的步骤;最后,结合襄樊某泵业公司公司实例就编码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介绍说明。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1532639/viewspace-263665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31532639/viewspace-263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