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尽可能延后变量定义式的出现时间

只要你定义了一个变量而其类型带有一个构造函数或析构函数,那么当程序的控制流(control flow)到达这个变量定义式时,你便得承受构造成本;当这个变量离开其作用域时,你便得承受析构成本。即使这个变量最终并未被使用,仍需耗费这些成本,所以你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或许你会认为,你不可能定义一个不使用的变量,但话不要说得太早。

考虑下面这个函数,它计算通行密码的加密版本而后返回,前提是密码够长。若密码太短,函数会丢出一个异常,类型为logic_error:

//这个函数过早定义变量"encrypted"
std::string encryptPassword(const std::string& password)
{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encrypted;
	if (password.length() < MinimumPasswordLength)
	{
		throw logic_error("Password if too short");
	}
	//...
	//必要动作,将一个加密后的密码置入变量encrypted内
	return encrypted;
}

上述代码的encrypted好像并非完全未被使用,但若有个异常被丢出,它就真的没被使用。也就是说若函数encryPassword丢出异常,你仍得付出eccrypred的构造成本和析构成本。所以最好延后encrypted的定义式,直到确实需要它。

因此,可以这样改善:

//这个函数过早定义变量"encrypted"
std::string encryptPassword(const std::string& password)
{
	using namespace std;
	if (password.length() < MinimumPasswordLength)
	{
		throw logic_error("Password if too short");
	}
	string encrypted;//在这里定义
	//...
	//必要动作,将一个加密后的密码置入变量encrypted内
	return encrypted;
}

但这段代码仍然不够好,因为encrypted虽获定义却无任何实参作为初值。这意味着调用的是其default构造函数。许多时候你该对对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个值,通常是通过一个赋值动作达成。因为通过“default构造函数构造一个对象然后对它赋值”比“直接在构造时指定初值”效率差。

举个例子:

//这个函数延后定义变量"encrypted",直到需要它为止
//但此函数仍然有着不该有的效率低落
std::string encryptPassword(const std::string& password)
{
	using namespace std;
	if (password.length() < MinimumPasswordLength)
	{
		throw logic_error("Password if too short");
	}
	string encrypted;//default-construct encrypted
	encrypted = password;//赋值给encrypted
	encrypt(encrypted);//在其中的适当地点对encrypted加密
	return encrypted;
}

更好的做法是以password作为encrypted的初值,跳过毫无意义的default构造过程:

//这是定义并初始化encrypted的最佳做法
std::string encryptPassword(const std::string& password)
{
	using namespace std;
	if (password.length() < MinimumPasswordLength)
	{
		throw logic_error("Password if too short");
	}
	string encrypted(password);//通过copy构造函数定义并初始化
	encrypt(encrypted);
	return encrypted;
}

这体现了本条款“尽可能延后”的真正意义。你不只应该延后变量的定义,直到非得使用该变量的前一刻为止,甚至应该尝试延后这份定义直到能够给它初值实参为止。若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构造(和析构)非必要对象,还可以避免无意义的default构造行为。

“但循环怎么办?”若变量只在循环内使用,那么把它定义于循环外并在每次循环迭代时赋值给它比较好,还是该把它定义于循环内?也就是说下面左右两个一般性结构,哪一个比较好:

//方法A:定义于循环外
Widget w;
for (int i = 0; i < n; ++i)
{
	//w=取决于i的某个值
	//...
}
//方法B:定义于循环内
for (int i = 0; i < n; ++i)
{
	Widget w;//取决于i的某个值
	//...
}

在Widget函数内部,以上两种写法的成本如下:

1.做法A:1个构造函数+1个析构函数+n个赋值操作

2.做法B:n个构造函数+n个析构函数

分析如下:

若class的一个复制成本低于一组构造+析构成本,做法A大体而言比较高效。尤其当n很大的时候。否则做法B比较好。此外做法A造成名称w的作用域(覆盖整个循环)比做法B更大,有时那对程序的可理解性和易维护性造成冲突。因此除非你知道赋值成本比“构造+析构”成本低或你正在处理代码中效率高效敏感(performance-sensitive)的部分,否则你应该使用做法B。

总结

尽可能延后变量定义式的出现。这样做可增加程序的清晰度并改善程序效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