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中的主要存货计价方法

SAP中的主要计价方法:

    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

    由于移动平均法不断以最新的库存成本来更新库存的价格,因此计算出的库存领用成本比较接近实际成本.而库存中物料的价格资料亦比较及时及准确.

    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有利于考核管理部门业绩。

    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可针对每一种物料选定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有收发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价值。

    移动平均法的应用

    1.  采购单创建:

    当采购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购订单时,首先要估计(Accrual)每一种物料的价格、运费及杂费。系统根据采购数量计算出总价值。

    2. 采购单收货

    ●     分录

    借:存货

    贷:GR/IR

    ●     移动平均价格被重新计算。

    New M.A.P=(100x2.00+100x2.40)/(100+100)=2.20

    3.发票校验:

    ●     分录:

    借:GR/IR

    贷:应付帐款

    库存

    ●依据发票价格,移动平均价格重新被计算。

    计算过程为:

    New M.A.P=(100x2.00+100x2.20)/(100+100)=2.10


    标准价格法应用

    1.       收货过程

    ●     分录:

    借:库存--标准价格

    贷:GR/IR--采购订单价格

    PPV

    ●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2.       发票校验

    ●     分录:

    借:GR/IR

    贷:应付帐款

    IPV

    移动平均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

    1.       当该订单完成时通过一个“确认功能 ”(Confirmation),执行该功能后,系统增加库存中的新产品,减少所耗材料的库存。同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从会计凭证看,这也是一个生产成本计算分配的过程。但此时的新产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平均价格,

    2.       需要通过“调整功能”(Settlement),将新产品的价格调整为移动平均价格。该功能不产生物料凭证,仅产生会计凭证,也就是说仅对库存价格和生产成本计算有影响。一般来说,一个生产订单依靠一道工序,当每一个订单被完成后,在系统中必须执行这两个功能,而且次序不能弄错。另外,一定要按生产订单的流程顺序来执行,否则计算的半成品和相应产成品的价格是错误的,从管理角度讲,影响客户获利能力的正确分析;从财务角度讲,导致产品销售成本错误,产品边际贡献错误,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一系列的数据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过程:

    1).生产订单10000号要求生产产品Dummy 100个。根据物料清单100个Dummy消耗100个A,50个B。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暂不考虑。

    库存余额

    2).订单完成确认过程(Confirmation)

    库存余额

    ● Dummy 材料的移动平均价没有变化,库存数量增加100个,金额增加了为 100*2.20=220.00。
    ●该移动平均价为存货增加前价格2.20元。
    ●原材料A和B的库存数量减少。
    ● 变动成本科目产生差异为80.00。

    3.       价格差异调整过程(Settlement)

    库存余额

    ● Dummy的移动平均价发生变化。该物料的库存价值被冲减80元

    其移动平均价计算过程为:

    New M.A.P=(库存原值+新增价值-与所耗材料价值差异)/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220-80)/100+100=1.80

    也就是说:

    New M.A.P(库存原值+所耗材料价值)/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100*1.00+50*0.80)/100+100=1.80

    ●变动成本科目为零。

    ●此步骤对库存材料数量没有影响,仅调整价值。

    4.       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比较容易理解。原材料按照标准价格发货到生产订单,这时原材料减少,变动成本增加;在生产订单结束确认后,产生的产成品按标准价格计价,同时变动成本减少;原材料标准价格与产成品之间的标准价格差异均被转到当期的损益中。

    移动平均价格和标准价格计价的主要区别是,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高或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如果标准价格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采用移动平均价格还是标准价格对存货计价,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计价方法。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434724/viewspace-44862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434724/viewspace-448629/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