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AWS、阿里云、Azure、腾讯云等公有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考虑上公有云了。
这些年做架构咨询,发现很多传统的公司在基础设施上云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设计思路,只是一通购买云产品,然后使用云产品,认为这样就是上云了。
但其实,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云基础设施架构设计,会使后续的云使用变得难以维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成本上升。
这篇文章里面,我会分享一些过去项目中的公有云设计经验和思路,给大家提供一些基于微服务的场景下如何设计云基础设施架构的参考。其中这里的云指的是如阿里云,AWS的公有云。
为什么要上云
上云的好处或价值在各大文章里面已经说得非常多了。
我这里也敷衍的列举几个好处和价值吧。
- 降低成本
- 可伸缩性
- 专业的运维
- 速度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主要是降低了两类成本。
- 公司不再需要招聘专业的运维人员专门负责维护服务器。(大型公司除外,他们通常需要大量的运维人员统一维护全公司的云资产或者自建云计算)
- 公司不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针对运维开发各类工具,如今常见的云计算平台都包含丰富的功能,以及完善的售后体系。
可伸缩性
可伸缩是传统的服务器无法做到的,这也正是如今云计算越来越火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我们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扩展服务性能,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做到缩小服务性能,以节约成本。
专业的运维
上云之后不是没有运维了,而是把运维交给了云计算平台的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