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一代ERP”的思考

徐晓飞

目前,关于未来ERP的说法甚多,如e-ERP、后ERP、iERP、ERPII等等。这些说法都是人们站在不同角度对ERP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的描述。本文则以“新一代ERP”来表述未来ERP的形态,并就此提出有关观点。

 


新一代ERP主要特点 根据ERP管理思想与管理软件系统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新一代ERP应当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管理思想先进性与适应性 新一代ERP应当在继承当前ERP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吸纳最新的先进管理思想或模式,如敏捷制造与敏捷虚拟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供应链环境下的精良生产管理模式、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协同管理模式、跨企业的协同项目管理模式等,并将其管理思想与ERP业务处理模型结合。此外,新一代ERP应与不同国情的管理模式相适应,例如针对中国这样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改进型ERP管理模式,如基于主动动态成本控制的ERP模式、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新型ERP模式、基于资金流模型的ERP模式等。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协同性 在网络化信息时代,制造业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跨企业的生产体系间的竞争。企业正在把基于内部功能最优化的垂直一体化组织转变为更灵活的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实体组织,并努力使企业在供应链和价值网络中找到最佳定位。这种定位的不仅相关于所从事B2B和B2C电子商务,还参与协同商务过程。新一代ERP应当支持这种扩展型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间协同经营与运作。

面向企业商务过程的功能可扩展性 新一代ERP将越来越面向企业的商务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过程及资源的管理,其业务领域与功能不断扩充。新一代ERP除了具有传统的制造、财务、分销等功能外,还将不断吸纳新的功能,如产品数据管理PD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制造执行系统MES、决策支持系统DSS、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OLAP、办公自动化OA等,从而构成了功能强大的集成化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因此,新一代ERP应当具有很好的功能可扩展性。

基于工作流的管理过程性 随着ERP业务领域与功能的不断扩充,ERP系统将十分庞大和繁杂,加强业务处理过程的管理非常必要。新一代ERP将以工作流引擎作为业务处理的核心机制,使其成为集成的、基于规则的、自动和连贯的ERP工作管理程序,保证企业内外部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与责任流的有机集成。与此同时,采用工作流模型及其管理引擎也有利于新一代ERP系统的可定义、可配置与可重构性的实现。 基于知识的管理智能性 随着ERP系统从管理执行层向管理决策层的渗透,新一代ERP将通过集成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商务智能、决策支持等加强其对企业知识的管理功能,把企业高层领导从规模庞大、 “事无巨细” 的数据中解脱出来,构成集综合查询、报表和 OLAP为一体的智能决策信息系统,以帮助企业家进行宏观决策和经营策略。

经营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及时性 为了改进MRPII/ERP的“重计划,轻控制”的弱点,新一代ERP将进一步加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集成功能,加强ERP/MES/SFC或ERP/MES/PCS(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的实时化集成,并实现经营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ERP系统的应变能力和现场管理能力。 基于软构件的系统动态可变性 与ERP功能的不断扩展的趋势相对照,ERP软件的发展趋势则是在新的模块化概念下变得越来越规模可变(Scalable),并能够做到“可剪裁、可配置、可重构”,为用户企业“量身定制”。

新一代ERP软件系统应当具备上述特点,通过采用软构件技术实现系统可剪裁与可重构,并形成针对各类典型行业的专业化系统。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组织或过程重组和业务处理调整的需求,新一代ERP系统应当做到动态可重构,迅速适应企业的变化,采用软构件系统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基于快速实施工具的系统可实施性 ERP的实施周期对于ERP系统应用成功率影响甚大,支持ERP应用的快速实施应是新一代ERP系统的重要特征。

新一代ERP系统需要集成一系列ERP实施辅助工具,其中包括企业诊断方法及工具、企业建模方法及建模工具、基于企业建模的ERP快速实施与数据分析辅助工具、ERP系统快速配置及动态重构辅助工具、各类企业参考模型、ERP报表自动生成器、ERP系统界面、面向客户的个性化系统定制工具等,为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ERP快速应用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最新软件架构的系统可集成性 新一代ERP系统应当基于最新的软件架构、平台、接口等实现系统集成。其中包括企业应用集成EAI服务器、基于中间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浏览器/服务器分布式体系结构、J2EE架构、基于XML的系统接口、基于Web的ERP应用套件等。新一代ERP系统还应当跨越异构计算机系统平台实现系统集成。 由上可以看出,ERP的管理领域早已超出了企业内部资源计划与管理的范畴,已经步入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间协同管理的阶段,并将最终导致面向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新一代ERP系统的出现和发展。 ERP与中国国情的结合问题 ERP的国情化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人们观点也不尽一致。

由于ERP是在西方制造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提出的,比较适合按照西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制造业。而在我国制造业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存在着国情差别、地区差别和企业差别。研究应用ERP技术就必须处理好国情化、本地化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模式国情化、业务过程国情化、数据表单厂情化、操作方式用户化等等。这里主要谈ERP管理模式国情化问题。

现有erp管理模式基于工业化环境下的产品过程组织生产,比较强调交货期和时间进度计划,强化了多阶段计划体系的管理和以时间进度管理为中心的资源全面管理,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信息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相对而言,在成本计划与控制、现场管理与控制、人员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薄弱。 而对于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国家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时间进度管理和人员激励管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管理模式,如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斯达造纸公司提出的“基于动态成本控制和数据管理的两级控制与两级制约”的斯达模式、海尔集团提出的基于“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海尔oec管理模式等,都证实了这一点。

近期学术界在总结上述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动成本控制的erp管理模式”、“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erp管理模式”等,都是erp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有意义的探索。 我国ERP软件主要特点与问题 我国的ERP软件产业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兴旺发展却只是近两年的事。

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需求驱动下,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实践和不断改进,我国自主开发的ERP软件产品在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通过2002年科技部组织的国产化ERP软件评测情况,可以看出: · 国产化ERP功能比较齐全,可满足大部分企业管理的需要。通过科技部2002年国产化ERP软件评测的12家公司ERP软件产品均具备了ERP的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制造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生产任务管理、库存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生产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电子供应链管理、经营决策管理等。有的ERP软件还增添了扩展功能。 

 由于大多数国产化ERP软件产品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其开发工具比较先进、实用,与国外软件差距不大。如上述参评的12家ERP软件产品多使用了支持开放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开发工具,并可以运行在多种系统平台上;多数软件提供与CAD、PDM系统和主要国产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部分软件提供了在Web环境下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查询界面和多种数据分析功能。

多数国产ERP软件产品都不同程度地考虑了国情化问题。有的ERP软件商在实施、操作、培训等方面工作做得很细,提高了ERP实施成功率。正是由于在适应国情上做了大量努力,近几年国产ERP软件实施成功率和销售套数增长显著。 但国产化ERP软件产品在系统稳定性、软件可维护性与扩展性、软件模块设计的精细性、ERP系统可配置性与软件适应性等方面都与国外ERP软件产品差距较大。另外,在软件公司规模、软件产品成熟度、配套的咨询实施队伍方面差距更大。 通过分析上述ERP软件产品的优劣,我们可以探索一条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ERP发展途径: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发展。

相关链接一 “863”计划中的ERP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对于我国ERP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应用实施给予了长期支持。 “七五”、“八五”期间(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863计划CIMS主题主要支持了对于MRP II/ERP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通过少量的CIMS应用工程探索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途径,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九五”期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863”计划CIMS主题在继续支持ERP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了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及ERP应用。一方面,重点支持了5个国产化ERP产品的研发,包括利玛CAPMS、开思CASE、金思维JS-ERP、经纬JW-ERP、并捷EMIS等等;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实施200多家CIMS应用示范企业推动MRP II/ERP系统应用的深入,还特别设立了国产化软件应用工程项目,专门支持包括国产化ERP在内的CIMS应用软件的实施。这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为我国ERP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进入“十五”期间(2001年以来)后,“863”计划CIMS主题进一步明确把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及应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于2001、2002年先后重点抓了10个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其目的是:围绕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对中国先进管理模式与ERP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究,重点开发若干基于中国先进管理模式的ERP管理软件系统,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RP软件产品;结合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和典型行业区域CIMS应用工程进行广泛的应用,在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改革与信息化的同时,带动和促进我国ERP产业的发展,并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RP软件产品在ERP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相关链接二 我国ERP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我国开展MRP II/ERP的研究与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由初步应用到推广应用、由MRP II到ERP、由ERP技术研究到ERP产品开发进而发展成ERP产业的不同阶段。 MRP II初步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MRP II系统,如沈阳第一机床厂率先实施了以MRP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我国有些高校和研究所也开始了关于MRP II的技术研究工作。早期的MRP应用系统比较强调物料库存管理与生产计划,且多采用主机/终端式计算机系统。

 ERP推广应用及ERP产业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有较多企业应用ERP系统。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CIMS应用示范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应用MRP II/ERP系统的进程,有覆盖10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在实施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许多企业采用了MRP II、ERP系统。“九五”期间,“863”计划还支持了国产化ERP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我国ERP产业早期的发展。 ERP深入应用与ERP产业蓬勃发展阶段(21世纪):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科技部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贸委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行动,带动和掀起了我国企业应用ERP的高潮。“十五”的“863”计划也在大力支持和推动ERP管理系统的研究,并重点支持了10个ERP软件产品的研发,对ERP应用实施和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47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96349/viewspace-371473/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