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众多公司纷纷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不乏有部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以削减成本为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系统宕机或故障频发等影响员工士气的现象,这也被戏称为“降本增笑”。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真正的降本与增效成为了科技公司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款从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提升协同效率而设计的工具,飞书在 9 月 4 日的 2024 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重磅推出了经过 AI 及前沿技术赋能后的全新系列产品,涵盖飞书多维表格、低代码平台以及飞书项目等多个关键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看飞书是如何在保障员工体验的同时,切实提升企业效能的。
谢欣:以前提效为了降本,现在提效为了生存
发布会伊始,飞书 CEO 谢欣回顾了飞书过去一段时间的客户以及收入情况。其透露,在 2022 年底,飞书的 ARR 达到了 1 亿美元;到了 2023 年年底,飞书的 ARR 达 2 亿美元,位列国内同类产品第一;预计将在今年超过 3 亿美元。
谢欣表示,「如果看行业“老大”微软 Office,其用了 34 年达到了今天 200 多亿美元的(年)收入,所以这是一个需要 10 年以上的耐心和眼光来投入的行业。因此,在 SaaS(软件即服务)行业中,飞书目前的发展和增长速度较为健康。」
不过,谢欣同样指出,过去几年,市场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迁,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些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的现象。如果说过去追求效率更多的是为了降低成本,那么如今追求效率则成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的关键。
今天飞书之所以要发布一系列新产品,也是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一线员工系统搭建不求人,飞书多维表格重新定义多维表格!
本次发布会上,飞书首先围绕多维表格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所谓多维表格,是一个灵活的业务工具,结合表格、数据库、看板、甘特图等多种产品形态,支持团队围绕业务数据和流程收集汇总信息、在线协作、可视化分析数据,灵活应对团队各类业务数字化管理需求。其中上千款款模板开箱即用,无研发经验也能按需搭建和迭代。
飞书最早是在 2020 年 11 月 18 日发布了多维表格。值得一提的是,“多维表格”这一产品名称本身就是由飞书团队提出,并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经过每年的迭代更新,正如上图所示,多维表格的功能变得愈发强大。据官方透露,截至目前,多维表格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 600 万,用户创建的多维表格总数接近 4000 万个,这些表格上流转的数据记录更是超过了 100 亿条。
随着使用场景从简单的数据记录发展到复杂的业务管理,客户对多维表格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高要求,这也驱动飞书多维表格的再进化。
本次发布会上,飞书从下面 5 大维度带来了重磅更新。
存储与计算
提到存储和计算,行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多维表格能够承载的业务规模。然而,在多维表格这一品类中,增加行数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因为多维表格的每一行不仅承载了文本、数字、图片等静态内容,还包括动态计算值,如公式引用和跨数据表的大规模计算引用。此外,这些行还需支持业务人员设定的各种流程自动化操作。飞书将具备这些能力的行被称为“热行”。
随着多维表格在企业和组织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带来了两个主要挑战:一是容量不足,二是随着容量增加导致的计算速度减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飞书投入了近百名来自飞书团队和字节跳动数据库团队的工程师,耗时数万人天,打造了全新的基础设施——多维表格数据库。
搭载这一数据库的全新一代多维表格,单数据表支持的热行数可达 100 万行,相比旧版提升了 20 倍。
此外,多维表计算速度也有提升。在实践中,在飞书多维表格中计算 10 万行、100 列公式这样复杂的数据,仍然能在 5 秒内便获取业务结果。
除了超大的容量和极速的计算能力外,飞书还带来了一项重磅功能——Time Machine,可以回溯所有编辑记录,恢复任一历史版本。特别是在多人协作场景下,Time Machine 可以实现对全体协作成员全部操作行为的可追溯、可回滚。同时,Time Machine 还接入了电子取证和 DLP系统(数据防泄漏系统),使管理者能够更加安心。
之所以可以做到以上性能提升,多维表格数据库整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内存表格视图引擎、Rust 公式运算引擎、智能算力调度引擎、MPP 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以及 Time Machine 多版本存储引擎。
多维表格仪表盘
飞书多维表格还引入了一款易用性极高的可视化和分析工具——仪表盘,为业务人员提供了灵活配置的图表、自定义布局以及实时数据分析能力。
今天最新发布的全新一代多维表格仪表盘支持市面上所有主流图表技术,数量多达 50 种。这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图表数量将不再是多维表格仪表盘的一个限制因素,几乎所有常用的图表类型都被纳入支持范围。
此外,全新一代多维表格仪表盘还对整个交互体验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引入了图表编组和样式控制功能,从而大幅提升数据的可读性和界面的自定义能力。
这样无论你是更换背景图片还是设置不同的主题风格,都能体验到个性化选项。
在数据分析能力方面,新版本仪表盘还带来了数据透视功能和单图表支持多数据源联合分析的能力。依托于全新的多维表格数据库,仪表盘中的每一个图表都能实现实时分析高达千万行数据。
高级权限
本次发布会上,飞书也为多维表格带来了精细管理的全新高级权限功能,做到颗粒级管理。
全新一代多维表格的高级权限首次支持了除数据之外的模块性功能权限管理。用户现在可以精确控制诸如仪表盘、自动化视图等高级功能的使用、创建和分享。这意味着,使用者不仅能管理数据层面的访问权限,还能深入到具体模块内的细节,比如仪表盘中的特定组件操作权限,或是自动化流程中特定步骤的配置权限。
除了模块化管理外,新版本也强化了条件权限功能,将权限管理提升到了动态分配级别。除了设置谁能查看数据外,还可以设定更细致的条件,比如特定时间段内谁能查看数据,或者当某项指标达到特定数值时才给予查看权限。
此外,高级权限还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仪表盘功能。这项功能可以根据每位用户的权限自动计算并展示其有权访问的数据,确保每个用户只能看到符合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仪表盘数据。
自动化
飞书在自动化方面还为多维表格带来全新的工作流,它不仅支持可视化的流程界面,使用户能够全局掌控流程的结构、节点和逻辑,还具备更便捷的条件节点循环处理等高级能力。
AI 能力
此外,飞书多维表格还发布了多个 AI 能力,其中面对复杂的图表时,基于多维表格的智能分析功能,使用者无需费时去逐层深入研究,只需点击智能分析按钮,便能在几秒钟内获得图表背后的数据洞察。无论数据量是几万行还是十几万行,无论图表形式是常见的饼图还是复杂的桑基图,用户只需简单点击即可快速获取 80% 的关键信息。
此外,在公式编辑器中,多维表格引入了 AI 生成公式的功能。用户只需描述所需功能,AI 即可生成一段高质量的公式。另外,多维表格也推出了智能问答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向多维表格中的数据提问。
除了上述的 AI 功能外,飞书还推出了全新多维表格的字段捷径能力。这一功能将 AI 功能封装进简单的字段配置环节,用户无需了解复杂的底层细节,只需简单的勾选即可完成参数设置和结果输出。
当需要翻译、提取信息、生成内容或视频图片时,用户会看到一个简洁的视频编辑面板,而不是复杂的对话框。
利用这些 AI 能力,所有即使不懂编程的业务人员可能自行构建业务系统,做到系统搭建不求人。
面向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
发布会上,飞书经过两年的精心打磨,正式面向了开发者发布了最新低代码平台。
飞书低代码平台负责人周洲表示,在字节跳动,通过飞书低代码平台,员工们构建了大量的业务系统,每周活跃系统数超过 1000 个,每天新增数据量超过 6000 万行,每天执行的流程数超过 2000 万次,每年为字节跳动节约的研发成本超过 1 亿元。
从全球来看,低代码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根据 Gartner 的研究,超过 50% 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低代码工具。然而,在国内,低代码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客户的需求往往是既要简单易用,又要具备强大的功能来应对复杂的业务需求。
时下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的低代码产品:一种面向业务人员,易于上手但功能有限;另一种面向专业开发者,功能强大但门槛较高。
针对以上问题,飞书低代码平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即面向全代码能力建设提供低代码开发,打造兼顾强大和灵活的应用平台。
具体来说,飞书低代码平台围绕交付复杂系统所需的核心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且灵活的核心能力层,确保符合开发者的直觉、能力全面且开放性良好。
为了解决易用性问题,平台在核心能力层与业务应用之间构建了一个搭建加速层,封装常见的开发范式,让开发者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此外,平台支持开发者将能力封装并添加到平台上,满足业务人员的开箱即用需求。
在研发环节,飞书低代码平台提供了全栈开发、全周期管理和全面开放三个维度的能力。
全栈开发涵盖了应用搭建过程中所需的所有元素,如页面搭建、流程编排、数据模型、权限管理、云函数、集成等。
全周期管理则通过测试、运维、发布、审计等环节对系统进行全面加固,减少隐性投入,提高交付质量。
全面开放则意味着平台所有核心能力支持开放和扩展,应用具备标准的开放能力,可以共享数据并与其它系统互通。
从业务视角来看,周洲表示,飞书低代码平台的应用与飞书深度整合,使得业务协同更加高效。平台还支持快速引入企业级 AI 能力,业务人员可以在系统中与 AI 协作,获取高质量的业务洞察。
值得关注的是,飞书低代码平台今天正式上线。
飞书项目
除了多维表格和飞书低代码平台之外,飞书 CEO 谢欣还在本次发布会上分享了业务工具——飞书项目,这款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的产研项目经理和业务人员实现专业的、复杂的项目管理。此次,飞书项目迎来重大升级,其核心能力包括:
可视化工作流引擎:该引擎能够将企业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可视化,完整地沉淀在工具中,为参与项目的人员提供清晰的指导。即便是项目新人,也能够迅速融入项目的最佳实践。
强大的自定义配置能力:飞书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定制元素,无论是各种级别的事项还是页面布局、流程自动化、各种规则,都支持自定义,满足一系列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为各行各业的企业量身定制项目解决方案。
数据度量能力:飞书项目提供原生的、自定义的图表度量能力,支持对重要指标进行实时度量,实现数据驱动的项目决策。移动端的支持也不错,用户可以随时查看项目的进度,获取关键数据。
整体而言,飞书项目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无论是敏捷开发、分布式开发、游戏开发、项目交付还是用户管理、质量管理等。此外,飞书还发布了针对制造业的行业专版 IPD 产品解决方案,其中提供了完整的评审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组织级的评审要素库,方便企业持续分析和迭代,提高评审质量。
最后
不难看出,一直以「效率为王」的飞书这次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多维表格重新定义了这一品类,赋能企业每位员工,更简单易上手地开始系统搭建;低代码平台则让业务系统开发提效;而飞书项目则服务于项目管理的全链路流程,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 8 年的效率工具打磨后,飞书不仅展现出了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也展示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期待。谢欣提到,工具的背后是对人的关怀与赋能。正如乔布斯所说:“Give people wonderful tools, and they'll do wonderful things.”(给予人们出色的工具,他们会创造出非凡的成果)。我们也期待飞书的全新升级能够激发更多团队和个人的创新潜能,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快。
推荐阅读:
▶猜 iPhone 16 “真高光”还是“挤牙膏”?苹果秋季发布会前瞻!
▶上6休3上3休2……这烧脑的调休安排,国内外AI都算不明白,集体大“翻车”!
▶C 语言老兵不服 Rust!Linux 内核爆发内讧,核心维护者被迫退出:真的吵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