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985高校硕士毕业拟新规:强制20%不通过或需大改?

4b1a39909ce316370d79c2e75d9bf52b.jpeg

来源:学术志,募格课堂,参考来源:教育部、知乎、各校研究生院、软科、高校人才网V

b14716444c4dc93431baafca1241c6db.gif

近日,临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生跃跃欲试,却有这样一批985高校的准毕业生愁眉不展,因为2023年的毕业新规拟发布,未来可能从对论文的“质检”变为“末位淘汰”,这将意味着:

你的论文就算合格,但如果不幸成为末尾论文的20%,就变成了“不通过”(延毕)或者“论文需大改”......

16c3027154e2b013de2e78f8dfb23525.png

图源:知乎话题

话题一出引发热烈讨论,网友热评:

1.“末位淘汰”只在职场听说,现在硕士毕业也得靠卷了吗?

硕士毕业论文评审,明明是通过性测试,而不是竞争性测试。政策应该是严控论文质量,而不是要求比例。

e304bc68262ffc799b0f500ce1af6dca.png

图源:知乎

2.卡了这20%,延毕的比率提升,就业率也可以提升了dea9f4eddbcf43dd351fa9b4f139f963.png

专业就业形势不好,培养模式可能也达不到就业要求,那么硕士毕业一定程度缺乏就业竞争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学校更改了培养方式,例如无导师制,这样给予了学生更多时间去实习、提升自己,为就业做准备。然而,有的学校,就从卡毕业率入手了......

9b92876ba5a423f603a2dfa03b99fdfc.png

图源:知乎

3.疑似同校毕业生反映:

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延期的学生还会给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机会的,可以再次申请学位。

29b22bc75698be866571fab4d72977a1.png

图源:知乎

4.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学校出台这样的政策,只是为了让学生重视毕业论文,20%也可能多是“大改”≠延毕,是一些学生玻璃心了。

aa9de102df1b563f27088c086f5794a2.png

图源:知乎

如此可见,大多数质疑此制度的网友,都聚焦在制度的不合理性上。那么值得我们思考,曾经有过同类的末位淘汰制吗?

从近年趋势看,已有不少高校发布实施“博士分流淘汰制”细则。

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便明确提到要“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还发布了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

d52703a64a72a2ef345a3bf9fb6ba495.png

图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为了能够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中科大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取消10%的末位淘汰制,从2021年12月开始进行开题考核算起。曾经10%的末位淘汰要求,也算在学生们合理接受的范围内。

7565195066a3debca316c0d3311cacb0.jpeg

此外,有网友反映:某985学校的博士培养要求,在博士综合考试和预答辩环节强制淘汰15%和20%,这也就决定了无论怎么努力,也有很大的几率延期毕业或被退学。

dce27e8502438b9eceaa2b64cd1b800e.png

图源:知乎

2021年9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中提出:

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dbd2713d04feda6defbaea85fdea9adb.png

图源:教育部

这说明“分流淘汰”制度是被允许的,但细化到各个高校的政策上,可能越卷的学校、越卷的专业,就加重了“淘汰”的程度。

8b5a7b6190f1dee1df1a5c35606da8ac.png

学术圈,处处都得“卷”

1.不强制发论文,读博就好毕业了?

2021年多所高校发文,不再将论文发表作为博士生培养的硬性指标之一,“苦论文”正在成为过去时。

2019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写到,“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e40ab0a776a4353990641e9ff05684bc.png

2020年3月,响应教育部、科技部政策,广西大学修订完善《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实施办法》,不将发表SCI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2020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制定了《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为该评价规定改革的突破之一。

同年12月,又一所“一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发文:不对博士生科研发表作统一要求!

......

即使发论文不再是“硬指标”,但是想要真正走顺学术之路,论文可能至关重要。

另外,学生们对于读博的积极性日益消减,也离不开对博士学位含金量的质疑。

在Nature的2022年全球研究生调查的受访者中,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他们当前课程的价值表现得非常冷淡。66%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认为,他们的学位将“实质性”或“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前景,但其他人认为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好处。

f72a1bec33673b5c15129ea2cd4ae847.png

2.高校从“非升即走”到“不升也能留”≠ 躺平

在过去的多年里,高内高校以清华、北大带头引进的“非升即走”制度,逐渐蔓延到从其他头部985到尾部211,甚至四非高校也照葫芦画瓢,搞起了美其名曰的“6年预聘制”。

2022年10月,复旦校长金力院士在参加“对话大脑”院士论坛时透露,该校即将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计划,即不升也能留,只要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来,彻底化解“五唯”压力。

4253e0552c49fdd9a2461d49049447a9.png

图源:科学网

事实上,近年已有不少高校开始放宽甚至明确不搞「非升即走」:

- 宿迁学院的招聘公告,不仅抛出百万安家费&科研启动费来引才,还直接写道:“无非升即走,入职即入编”;

- 重庆邮电大学在其《2022年高层次人才招聘简章》中特别标注:“采取‘先进站、再进编’的人才引进模式,不采用‘非升即走’等招录模式”;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2022年)》中特别提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采用‘非升即走’或类似招录模式,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

3b93667bfe266565489be0d1e7c806c6.png

然而,不搞「非升即走」不代表可以躺平,高校趋向于引导大家良性竞争,但无论怎样,人才分布多符合二八定律,总有一批优秀的人走在最前面,所以该卷还得卷。

8ce53cd384e58bc988bbd12b51c34bfd.jpeg6f29e387e0575ad09ae410b11fbc003f.jpeg

91e011b101ddad6c1339d76cc8e5151e.jpeg

d6e493dd6e0e625edfa2abd8f6511b40.jpeg

59fc39abd56c5ca6665f13279e402d37.jpeg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9a20e8aa63ae1551596f37970d850bf4.jpeg

e3fb0e810d63f943f6eed6612ff1cdab.jpeg

308fae5f0e73a2d5800598d38c2e4c60.jpeg

46256724fcce429a690678a3d86d36d8.jpeg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1671c36be0cdd3c75bb19e42986703a4.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