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
物理层:提供01数据;
数据链路层:将01数据打包成帧格式。MAC地址(物理寻址)
网络层:每个帧格式间路由之间的通信。TCP/IP,IP地址,逻辑寻址,IP寻址
传输层:端对端之间通信,节点对节点。TCP/UDP,tcp会对发送的消息分成可管理的一段段发送,并标记序列号,接受段会通过管理完整的序列进而完成数据的接受;流程控制传输;
应用层:HTTP的应用程序在应用层使用
表示层:从应用层接受数据,编码功能,压缩功能(有损,无损)
会话层:应用程序接口,API
windows端 iperf3 -s
linux端:iperf3 -c 主机IP地址 -R(反向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