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比较敏感,是不是有“如果我只写关于自己的内容是不是有点过于自我”或者干脆就不知道分享什么的困惑?
你本来有很多想表达的观点,但不敢表达,好不容易聚起了勇气用颤颤巍巍的手点了发布按钮后,文章的阅读、分享、点赞数都少得可怜,可能又陷入要不要不表达自己了,顺应读者吧,写热点话题,什么火写什么,但自己又不擅长写这些内容,甚至完全不想写,索性把写作这件事搁置了。
不瞒你说,你不孤单,白牙一直在坚持写自己,你可以翻看下这个公众号的内容,很少有热点话题内容,文章都是围绕“我”展开的,但文章数据太凄惨,曾一度想放弃,但我深知记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所以一直在坚持,直到昨天在得到听的这本书《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听完后更坚信自己做的是符合自己的性格特质的,更有动力做了。
昨天把这本书分享到了一个社群,群里有不少小伙伴对我表示感谢,说对盖洛普小蓝人太有用了,有的小伙伴甚至加我好友私聊表示感谢,能帮助到和我一样的人我非常开心,所以我也迫不及待的想让更多的高敏感人了解到这本书。




高敏感人的特质
非常重要的认知:高敏感不是性格缺陷,有人会把内向与高敏感划等号,甚至觉得敏感是性格缺陷,错,大错特错,高敏感一种天赋,利用好就是你的优势,所以无需改掉自己的高敏感。再告诉你件事,白牙是一个偏外向的男生,但很敏感,所以不要把内向和高敏感划等号,两个维度的事儿。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高敏感的人呢?你是不是会注意到身边的人都没注意到的小事?是不是能快速捕捉到对方情绪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自己情绪?想找领导谈话前内心戏很足?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大概率是高敏感人了。
PS:文末有23 道测试题,可以直接划到文末查看!
书中提到高敏感人有四个特质:
深度思考:容易感知到事物,甚至不想停留表面,想顺藤摸瓜一直到事物的本质。这点我也比较符合,很容易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事物。对一些事也更想知道 how、why,而不仅停留在what 上。
易被刺激: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刺激。每当装修的电钻声响起,我浑身不自在。如果周围人关系有问题,我会快察觉到,并极大概率受到影响,我会待着不自在,要么想帮忙修复她们的关系,要么想赶紧逃离这个场域。所以高敏感的人更容易感到压力。
共情能力强:书中说共情能力强是因为镜像神经元(能够让人感同身份的细胞)非常活跃。我经常看电影看到悲伤情节会代入到角色中,然后比演员哭的还厉害,在与人沟通时,如果对方情绪失落,我也会跟着代入进去,说到情深意切时,甚至眼睛湿润。
对细节的感知力强:能察觉很细微的细节,比如人情绪的变化。
总结来讲,高敏感人士的特质就是这么三个字,一个是叫强,同样的信息,对他的情感冲击会更大;第二个是,细,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第三个是,深,想得比别人深,喜欢探究问题的本质。
那怎么发挥高敏感人士的四个特性,规避劣势,获得幸福感?
高敏感人怎么顺应自己的特质
对细节感受力强->易被刺激
这俩特质相关性比较强,一般容易被刺激就是因为对细节感受力强,同样一件事,别人啥事没有,你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所以高敏感人要察觉自己,在什么环境比较自在,在什么环境不舒服,那就主动找到“旺自己”的环境,不要强留在不合适的场域里,不然高敏感人非常痛苦,在合适的场域环境里,高敏感人士就能发挥优势了。
你可能说,现在的职场环境,我还挑工作?有公司要我就不错了,你说的确实是现状,但可以先从小的场域选择做起,比如你待在某个社群里很不舒服,不喜欢群里各种广告满天飞,什么“年入百万”、“1:1 还原开发一个小红书高并发系统”,退掉不喜欢的社群,屏蔽掉不喜欢的朋友圈动态。但在有的社群浸泡就会受到滋养,那就多来这个社群看看,也多多与群里的人交流分享,这样你会吸引链接到更多同频的小伙伴,内心的力量也会得到聚拢。
作者在书中强调,高敏感人对环境特别挑剔,所以不要听类似主动让自己处于逆境才能成长的论调,高敏感人一定要慎重考虑。高敏感人的特质就是在顺境中表现更好,在有压力的环境,能力就会被抑制,为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又不是武松。但在逆境中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地方,这点是可以的。
敏感人找到幸福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能让自己心动之物,并跟他们在一起,把还行的东西换成喜欢的东西,也包括人。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感受上,比如写察觉日记,自己自己的感受变化,不要听有人说,写这些流水账有啥用啊,咱是高敏感人,就是要关注自己的感受。
做到这些有了成功经验后,再去更大的场域中做选择,作者对高敏感人士找工作也提供了参考建议。
高敏感人士不适合太卷效率的工作,高敏感人士更擅长利用自己的感受力,做一些提供情绪价值类的工作。所以尽量避免卷效率的工作,把人搞得神经紧,忙中就出错,出错就容易内耗,内耗就影响心情影响决策。所以还是要顺应自己的天性呀。提供情绪价值的工作在共情能力那会提到。
深度思考
白牙对深度思考理解的也比较浅,我理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喜欢联想,比如读书书,会与自己的想法、之前读过的书进行关联等等。而且高敏感人士做思考比较多的领域是身心灵领域,我发现我就比较喜欢这个领域,最近看的书也是这个领域的。
那怎能利用这个特质呢?其实这是我最想分享的点,就是输出写作,要学会把思考转化成输出,形成自己的作品。什么要写作品?难度太大了吧,千万别被作品二字吓到。你在flomo 记录输出就是作品,你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和价值观就是你的作品,你在公众号发的文章就是你的作品,作品不一定非得是一本书,一个专栏,对自己要求别太苛刻。
先把想法写出来,这加强与自己的联系,直面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需要掩盖修饰,慢慢的就对会自己了解越来越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解真正的自己。当然表达方式不局限于写作,绘画、摄影、音乐、视频都算。
有些隐私的内容不方便公开,就可以只留给自己看,我们的目的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可以公开的内容就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这种平台,公开表达会加强你与他人的联系,甚至把表达变成你的职业。作者提到,高敏感人士特别适合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因为高敏感的人表达的内容比较真诚,可以吸引更多同频的小伙伴,去和他们建立链接。
马上进入重点,你是不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动力,开头也提到了,有小伙伴私聊白牙说也想写点东西,但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围绕自己写吧,担心别人觉得太自我,而且写自己这些碎碎念,数据量好差。写热点内容呢,又与自己的初心不符。作者给你打了一剂强心针:高敏感人要坚持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不要被社会的点赞数、分享数所支配。
虽然现在的商业社会总说要强调用户需求,一篇文章自己写得很痛快,但没人买账,这篇文章就没有价值。但对于高敏感人士来说,他的深度思考是建立在这件事他有感觉的基础上的。高敏感的人先要和自己链接,才能去和世界链接。
如果被外界所支配,阻断和自己的链接,想得是别人喜欢什么,去表达别人想表达或想听到的内容时,高敏感人就没有动力了,写得特别不痛快,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不真诚,图啥呀,放着自己的优势不用,偏偏搞旁门左道。
作者强烈推荐高敏感人士搞创作就研究自己,通过挖掘自己的事儿,因为你遇到的事儿,别人大概率也会遇到,你的痛点和纠结同样是别人的,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感受,而是高敏感人士这个群体的感受。只要挖掘的足够深,底层都是人性,非高敏感的人也会共情的。
高敏感的人比别人感受力强,脑袋里会有很多想法,那搞创作的思考路径可以试试:今天我遇到了什么,我有什么疑问,我觉得哪里有意思,以我为核心去挖掘,而不是看哪个内容火就做哪个。
共情力强
共情力强这块,想分享给你的有两个点,一个是共情力强的人很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很可能被对方的情绪拖垮,如果你已经被极大消耗了,不用强迫自己对对方继续提供情绪价值,允许自己脱离这个场域,不用太想着如何帮她解决问题,可以试试短暂走神,与对方情绪保持一点距离,择时给出回应,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场。
不要试图追求别人理解你,因为他不是高敏感人士,他的细节感知能力不强,他是真理解不了,他也没有恶意,这样想就会看开很多事儿。比如你碰到同事了,你和她打了声招呼,但对方没回应,可能你会想,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瞧不起谁呀?其实她是真的没注意到你,不妨下次试试更大声或者靠的更近一些,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没回应,后续在碰到就选择看不见,这样高敏感的人士反而会难受,这不无端给自己添堵嘛。
第二个想分享的点是,可以去做指导他人更好地发挥能力的顾问,比如生涯规划师或者人生教练、个人优势教练,高敏感人士在这些岗位上可以利用自己的共情能力,精准洞察对方的需求和困惑,又能凭专业知识给予指导,还不会因为共情而消耗自己的能量。昨天看到这里时,白牙想到了去年买了一个盖洛普测评码,然后花了一元钱报名了她们的公开课,后面给我安排了一个优势教练帮我解读报告,她说我适合做教练,建议我报原价 68888现价 16888 的课,说可以帮我做定位、更好的认清自己,更好的成事。详情可查看《这段对话,至少能让你少花 2w》文章了解。哈哈,虽然知道她的初心是为了邀请我买课获得佣金,但可能我确实比较适合做教练,哈哈哈。
高敏感人测试题
以下是阿伦博士开发的高敏感人士诊断测试的内容。请根据你的感受回答下列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请回答“是”,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合请回答“否”。
□时常能察觉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微妙变化。
□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
□对疼痛敏感。
□如果每天的生活节奏较快,就会想钻进被窝或者待在昏暗的房间,以远离喧嚣,获得独处的空间。
□对咖啡因敏感。
□对强光、浓烈的气味、粗糙的布料、汽笛声等感到困扰。
□想象力丰富,易驰于空想。
□容易被噪声困扰。
□容易沉浸于美术作品和音乐,并被深深打动。
□很有责任心。
□容易受到惊吓。
□如果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件事,会感到毫无头绪。
□他人表现出不舒服时,会第一时间察觉并想办法解决(如调节灯光的明暗、为他调换座位等)。
□不喜欢同时被安排多件事。
□时刻注意不要犯错以及不要忘东西。
□不喜欢看暴力电影和电视节目。
□身边发生的事情过多时,会感到不开心,有神经敏感的倾向。
□肚子饿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且容易出现较大情绪波动。
□生活发生变化会不知所措。
□对怡人的香味、动听的声音、美妙的音乐等感受敏锐。
□习惯回避冲突。
□工作中处于竞争环境或被观察时会感到紧张,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才能。
□幼年时,被老师和家长认为自己“内向”“敏感”。
一共 23 个测试项,白牙竟然有 19 项都符合,妥妥的高敏感人了
作为“心灵捕手”的你,因为你的敏感和细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可能会受伤,所以请呵护好自己,也希望你能照亮更多人的心。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产生了一点启发,欢迎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高敏感人士看到,突破卡点,顺应自己的性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