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关键岗位人员,内审员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开展的重要人力保障。 内审员的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到内部审核活动的成效,因此CMA 软件检测机构需要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加强管理,进一步强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本文为CMA 软件检测机构内审员选拔、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CMA 软件检测机构内审员基本条件与职责:
1、任职条件
1)经过实验室认可基本知识、管理体系审核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方面的系统培训并且考核合格;
2)具备进行内审的能力;
3)为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岗位职责
1)参加内审员培训,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内审要求;
2)按照质量负责人的安排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并严格按照内部审核依据开展内审工作;
3)尊重客观证据,如何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状态,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独立做出判断,不屈服于各方面的压力,忠实于得出的客观结论;
4)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建议书;
5)对提交的审核记录及报告负责;
6)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二、CMA 软件检测机构内审员的选拔
要正视内审员对于CMA 软件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活动开展的重要作用。在内审员选拔过程中,通过笔试、实操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内审员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考核。确保能够选拔出企业所需的、优秀的内审员,坚实构建起一支素质强硬的人才队伍。建立较为系统的、可持续的内审员培养模式,增进内审员审核知识和审核技能,帮助内审员快速成长、成才,并形成“传帮带”的人才延续模式。
三、CMA 软件检测机构内审员的培训与管理:
1、内审员应接受具有内审员培训资格机构的培训。
一般来讲,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内审员经个人申请后,接受具有内审员培训资格机构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内审员通常不能审核自己的活动,除非证实有必要并且能够证明所进行审核是有效的。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未规定内审员的数量,一般需要2名,但是在规模较小的组织,审核可以由质量负责人自己来实施,是有据可循的,当然,管理者应当指定另外的人员来审核质量负责人的工作,以确保其质量职责如期履行。
3、内审员很少单独设置,多为兼职,本身另有工作岗位,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关于公正性、独立性、保密性相关规定,不宜参加其他同类型实验室的内审活动。
以上就是有关CMA软件检测机构内审员的相关内容,如需CMA软件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版可私信我获取。
(谢绝转载,更多内容可查看我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