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我们跟大家按照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文件中的顺序,逐条分析每一部分条款,帮助软件检测实验室在申请CNAS资质时,更好地理解资质申请过程中应该做好的相关工作。本文我们是公正性要求部分的解读。
一、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公正性相关条款解读:
在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文件中,对公正性的要求有如下:
4.1 公正性
4.1.1 实验室应公正地实施实验室活动,并从组织结构和管理上保证公正性。
4.1.2 实验室管理层应作出公正性承诺。
4.1.3 实验室应对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负责,不允许商业、财务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损害公正性。
4.1.4 实验室应持续识别影响公正性的风险。这些风险应包括其活动、实验室的各种关系,或者实验室人员的关系而引发的风险。然而,这些关系并非一定会对实验室的公正性产生风险。
注:危及实验室公正性的关系可能基于所有权、控制权、管理、人员、共享资源、财务、合同、市场营销(包括品牌)、支付销售佣金或其他引荐新客户的奖酬等。
4.1.5 如果识别出公正性风险,实验室应能够证明如何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这种风险。
解读:
在CNAS资质的实际评审过程中,针对公正性部分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4.1.4条。实验室应在任何可能发生影响公正性的事件时持续不断的识别风险。针对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来说,如果实验室所在的组织从事软件测试以外的活动涉及软件开发,还需要有承诺采取措施确保不利用被检测软件相关方的知识产权牟取利益。
该条款的“注”列出了可能影响实验室公正性风险的因素。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持续识别影响公正性的风险,何谓“持续识别”?顾名思义,是在初次识别公正性风险后的再次识别。CNAS-CI01-G001《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说明》给出的解释很有借鉴作用,即:“持续不断”是指检验机构在任何可能发生影响检验机构公正性的事件时识别风险。因此实验室首先应识别哪些风险因素会影响公正性,然后当这些风险因素出现、有变化或有新的风险因素出现时,或有可能发生影响公正性的事件时,进行风险识别,并按4.1.5的要求采取措施。例如实验室机构发生变化、所有权或控制权发生变化、有新进人员、有新客户产生、有营销行为时等等。
如果针对公正性制定体系文件,要注意内容应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当体系文件有相关规定时,应执行,否则也会被视为不符合。
实验室应保留识别影响公正性风险的记录。
以下这3个案例都是涉及识别/持续识别公正性风险的内容:
序号 | 事实陈述 | 问题 |
1 | 未按手册和管理程序要求提供对影响公正性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的记录。 | 未按文件要求执行。 |
2 | 没有证据表明,实验室对新的客户,识别了其可能带来的对公正性产生的风险。 | 未持续识别公正性风险。 |
3 | 实验室没有从所有权、控制权、管理、人员等方面识别公正性风险。 | 没有从对公正性有影响的各个方面识别公正性风险。 |
二、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公正性保障:
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应在整个管理体系中设置相关的制度和程序来满足上述要求。在质量手册中,需要在整体上说明本实验室对公正性的要求。接下来需要建立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保障,从组织结构方面、管理制度方面、管理层公正性承诺方面、员工行为规范方面、风险管理方面做出规定。
1、组织结构保障
软件检测实验室搭建组织架构层级、制定岗位职责、权力时应充分考虑公正性影响,从组织部门以及岗位设置方面保证检验检测活动的公正性。
2、管理制度保障
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应制定《保证公正性程序》,明确对公正性的控制要求,保证检验检测活动的公正性。
3、管理层公正性承诺
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质量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层全权负责检验检测活动,履行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并做出相关承诺。
4、员工行为规范
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制定员工行为规范,严格遵照执行。
5、公正性风险管理
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管理层应结合管理评审定期组织管理层持续不断地识别其单位层面的公正性的风险,最高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措施确保识别出的公正性风险消除或将此 类风险降至最低,并按照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管理,每年管理评审跟踪风险管理情况 。
以上就是针对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公正性部分要求的解读,如需软件检测实验室《质量手册》或《保证公正性程序》文件,可私信我获取。
(谢绝转载,更多内容可查看我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