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评测实验室申请CNAS/CMA认证时,需要根据相关认可准则文件的要求,准备能够支撑业务开展的相关资源,搭建科学规范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并覆盖全部质量要素后,经过评审机构的评审,就可以拥有相关资质了。本文我们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软件评测实验室认证如何创建质量管理体系。
一、软件评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搭建思路
根据相关认可文件的要求,软件评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资源要求、过程要求、管理体系要求、意识要求(公正性、保密性)。
1、资源要求
资源要求中,主要包含对软件评测实验室人员的要求、对设施和环境的要求、对设备的要求、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以及对外部提供的服务的要求
2、过程要求
过程要求主要指的是对软件检测业务及检测过程的要求,如标书和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抽样、检测物品的处置、技术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确保结果有效性的措施(实验室内外部比对、能力验证)、对检测报告的要求、如何应对投诉、对不符合工作的应对以及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
3、质量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主要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全面,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的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评审。
了解完软件评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一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及参考文件清单。
二、软件评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与分类
从文件类型方面,软件评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文件四个大类。
质量手册是阐明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并描述管理体系的文件,它全面地规定了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是指导实验室全部检验活动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
程序文件是描述实施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质量活动由谁来做,做什么,何时何地做。它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是描述完成特定任务或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为某项特定的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工作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执行,以保证质量。
记录文件包含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技术记录用于记载检测过程中与产生数据相关的信息。质量记录是程序文件的对应记录,用于记载质量活动管理的重要过程。
三、软件评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供参考)
1、质量手册
2、保证公正性程序
3、保密性管理程序
4、人员管理程序
5、监督管理程序
6、环境控制及内部管理程序
7、检测工作分包管理程序
8、设备管理程序
9、期间核查程序
10、设备校准管理程序
11、采购控制程序
12、服务客户程序
13、要求、标书、合同评审程序
14、检测方法及确认程序
15、新检测项目评审程序
16、允许偏离控制程序
17、样品管理程序
18、记录控制程序
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审程序
20、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
21、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22、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23、投诉处理程序
24、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25、数据控制程序
26、检测用计算机及软件管理程序
27、现场检测程序
28、文件控制程序
29、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30、改进管理程序
31、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
32、管理评审程序
33、能力验证程序
34、软件测试作业指导书
35、代码测试作业指导书
36、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37、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38、记录文件(在体系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文件及技术记录文件)
以上就是在软件评测实验室认证时,创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介绍。如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某个文件模板作为参考,可私信我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