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盘点与梳理

软件测试实验室通过按照认可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取CNAS资质,不仅能向社会、向客户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而且可以创造和国际接轨的平台,助力产品质量提升。本文与大家分享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帮助大家快速掌握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思路。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确定组织结构

确定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设立部门及岗位,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实验室一般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实验室负责人由公司法人任命,以确保不受其他行政领导的干预,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实验室的管理层主要由实验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组成,如果实验室涉及的领域很多,技术负责人可以有多个,负责不同的领域。

2、制定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制定实验室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目标应可量化、可实现,有数据支撑,要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分为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指标如:检测数据准确率、合同完成及时率、客户满意度等。

3、明确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岗位职责

明确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并进行职能分配,如领导职能、执行职能、配合协助职能等。常设的岗位如检测检验岗位、设备管理岗位、样品管理岗位、供应商管理岗位等。

4、建立文件化的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管理体系

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A019: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建立与实验室检测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相适应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维护和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性。

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实验室开展质量和检测活动的范本,其内容应满足认可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对质量手册的具体阐述,请添加公众号:检验检测质量人,主要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各项活动做出规定,使各项活动受控。是评审质量和检测活动的依据。如人员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检测工作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等。

第三层次文件:作业指导书是开展某项具体工作的详细文件,侧重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和具体化。如检测标准、执行标准、设备操作规程、技术法规文件等。

第四层次文件: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是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证据。如人员档案、人员培训考核记录、设备使用/校准/维护保养记录、检测报告、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等。

编制完成的管理体系文件,经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并进行全员宣贯,确保所有人员理解并有效执行,当文件和相关信息更新时,应确保相关人员得到最新有效的文件和信息。

5、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

依据建立的文件化管理体系及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配置相应的资源,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即严格按照制定的程序、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的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寻求改进,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在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中,应全面覆盖所有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确保人员能力持续满足实验室工作需要:①人员的选择。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③人员的监督。⑤人员持续能力评价。

2)设施和环境条件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根据检测工作的要求,配置符合要求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如供电、供水、供气、采暖、通风、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度、声音和振动等),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布局,对有相互影响的检测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相互干扰或污染。还需对其实施有效的监测、控制和记录,以利于检测活动的正确实施,防止设施和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3)设备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配置的设备应能满足实验室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需要,同时需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如对设备的验收、使用、校准及校准确认、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维修、故障处置、报废等作出具体规定并实施,以确保设备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4)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确保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外部产品和服务的适宜性,制定对外部供应商的选择、监控、评价和再次评价的标准,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时效性、售后服务等,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作为实验室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5)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合同评审程序,以确定实验室是否有能力和资源满足客户的要求,确保能够正确、及时和有效地满足客户的检测要求。客户的要求应在委托书中明确规定,如检测标准、评价标准、样品的具体信息及客户的特殊要求等。当使用外部供应商时,应获得客户同意。

6)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检测方法是进行检测的技术依据和程序,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的基本职责是使用具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进行检测,其职责范围内的有关活动应满足客户检测的要求。在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前,实验室应对检测活动所用的方法进行选择、验证或确认,并确保所用方法的现行有效和方便取阅。

7)检测物品的处置

对检测物品的管理与控制,关系到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实验室的诚实性,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对检测物品流转的全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代表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样品进行管理:样品的接收、样品的标识、样品的流转、样品的保护、样品的储存、样品的处置、样品的保密。

8)确保结果有效性

质量监控是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验室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措施。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地监控。质量监控分为内部和外部监控,监控应考虑检验前过程、检验过程和检验后过程的要求。

9)内部审核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实验室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是否符合认可准则和管理体系的要求,以确认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内审员应经过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取得内审员证书,并经实验室授权。内审员原则上不得审核与自己相关的工作内容。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审核结果(内审报告)应报告给相关管理层,并提交管理评审。

10)管理评审

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管理层应定期(通常1次/年)对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管理评审通常以工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各部门或岗位责任人就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管理评审的输入与输出信息需至少包括CNAS-CL01要求的信息内容。

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CNAS软件测试实验室对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评价并作出改进措施,同时为各项改进决策配置资源条件,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除以上需重点关注的要素外,实验室还需从公正性、保密性、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纠正措施、改进、应对风险和机遇等方面完善实验室管理,以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如需软件测试实验室CNAS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可私信我获取。

(谢绝转载,更多内容可查看我的专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