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 学习笔记 04 (Machine Translation)

all is based on the open course nlp on coursera.org week 5,week 6 lecture

-------------------------------------------------------------------------------------------------------------------------------

 时间匆匆啊,最近都比较忙,nlp这门课我在苦苦跟随,倒不是很难,就是平时有些忙,清明三天又因为一个比赛废了,有空了可能会写一篇推荐系统的东西,贴贴代码什么的~~下面还是做笔记吧

-------------------------------------------------------------------------------------------------------------------------------

①.Week5

             机器翻译大家想必都用过吧,谷歌翻译百度翻译什么的,虽然绝大多数时候翻译得啼笑皆非,不过相对于以前的模型其精度已经高了很多了,第五周的课程主要介绍了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的最早的两个模型,IBM Model 1 & IBM Model 2.
             相关资料: http://www.cs.columbia.edu/~mcollins/courses/nlp2011/notes/ibm12.pdf

        1.Challenge

             首先还是看看 挑战吧,万变不离其宗,一切nlp的问题基本上都离不开语言的 Ambiguity这个词,相同词汇在不同语句中的词性,意义都可能会不同。这还是在一门语言中,机器翻译涉及到两门语言,其问题更甚,比如同一个词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除此之外, 不同语言的句子构成结构是不同的,比如下面是英语和日语的构句形式:
                                     

         2.Direct Machine Translation

             最简单的翻译方法就是 直接翻译,如你所想,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基本上是不懂英语的人的水平,翻译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这也是机器翻译的鼻祖了吧
             对于一个词的翻译你得用很多歌if else来写,这样一个模型的缺点当然就很多啦,要靠人工来写if  else,这是相当费时费力还不讨好的事情,而且没有考虑单词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典”的翻译模型,也就是过时的,落后的,比如通过分析两种语言不同的构句结构来调整语法树,从而得到翻译的句子。从结果来讲都没有statistic的模型来得有效

         3.The Noisy Channel Model

             The Noisy Channel Model有两个部分组成:
                     
             我们用e代表英语,f代表法语,因为IBM的模型是在这两门语言上进行实验的。这里是 由法语翻译为英语
             通过很简单的概率论的转换我们就可以得到:
                                        
               我们的翻译结果就是argmax所得到的e。
               注意:语言模型p(e)和我们之前定义的是一样的。而翻译模型我们会从很多句一一对应的英法语句中训练学习到。
               这个模型是IBM两个模型的基础。

         4.IBM 1 Model

                IBM 1模型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Alignments,也就是词汇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很明显不同语言中同一个意思的句子词汇之间肯定会联系起来,这是翻译的基础。   
                比如说有如下两个句子:
                             
                         
                 l=6表示英语句子的长度
                 m=7表示法语句子的长度
                 一个 alignment就是一个长度为m的序列,将f中的每一个词映射到e中,为了完善,我们会 为e额外增加一个序号0,用来表示映射为空
                 比如说一个allignment:
                               
                   就表示如下映射:
                              
                   多个词可以映射到同一个词
                              
                   有了Alignments之后,我们就可以改变我的模型了,我们有如下定义
                                                           
                这是总模型           
                   其中a表示一个alignment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还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说“ 最大可能的Alignment,给你两个句子,必然有一个最大可能的映射
                   给定一个f,e,当然也就知道了l和m。我们有:
                                                    
                    值得一提的是,IBM Model 1虽然现在没有用于翻译,但它仍被用来寻找“ 最大可能的Alignment

                    在Model 中:
                                            
                      所有alignment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很强的假设,但同时也是所有事情的开始~~~
                     这是我们总的模型的右边部分,左边部分是上式:
                                          
                     t是什么东西能,其实就是每个法语词汇对应所alignment的英语词汇的概率,举个例子:
                                       
                     综上,IBM 1 Model :
                                               
                      至于t到底怎么求,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5.IBM  Model 2   

                 我们先介绍一下Model 2中引入的新的元素:

                         ,l,m还是和model 1中的定义一样,该式表示第 j 个法语中的词和第 i 个英语中的词互相关联的概率(在给出l和m的情况下)
                       然后有:
                                         
                      注意这就是Model 1中不同的地方了,Model 1中所有alignment的该项值都是相等的,这里是不等的
                      那么总的模型就是:
                                           
                     这就是Model 2中和1的差别

           6.EM Training of Models 1 and 2     

                 那么怎么计算这两个模型呢,我们首先介绍alignment已经存在的情况,也就是训练集包括e,f,a
                     对t和q做如下统计计算:
                              
                     具体的伪代码如下:
                             
                        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简单,我们再来看训练集中没有a的情况:
                            
                               其思想是EM算法的思想,通过下式计算,来实现逐步地趋近于最优值,注意每次都会重新计算t和q的值
                                                       
                             

②:Week 6

                  ps:这渣排版。。。。。写得我伤心

     1.Introduction

            第六周的主要内容是 Phrase-based Translation Models(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
            这个很好理解啦,我们平时看英文就知道 翻译不能逐字地搞,有些短语是需要整体翻译的,这一周的课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模型
            比如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这样我们将一个翻译拆分成了数个对应的短语的翻译,那么这样一个短语翻译(上面每个括号内的部分)的概率同样也可以用统计求得到:

           

当然这不是phrase模型的全部,我们对每一个翻译都有一个评分,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翻译第一个短语的得分,等式右边的第一个部分叫做“语言模型”的得分,表示翻译后的语句是否是合法的英语,第二个部分叫“短语模型”如你所见是单单这个短语翻译的得分,第三项叫做“失真模型”表示这个翻译的惩罚值,那个现在为0的地方是被翻译部分移动到现在位置的位移(直白点说就是原句被打乱的程度),如果原句的结构太乱了,会给以一定惩罚值。另一个例子:

                 

为了方便,我们在这里重新定义一下所有的东西,一个“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包括三个东西:

 1.短语模型,也就是上面的t,我们重新 给出一个符号g来描述:

                           

2.一个三元语言模型.这和上面是一样的

3.一个失真模型,有一个distortion parameter:η(是负数)

对于每个短语p,有这样一些东西,分别表示p开始的标号,结束的标号和对应翻译出来的英语短句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g(p)表示这个短语的得分

如果一些列的短语联合起来就可以翻译成一个句子,我们称之为一个derivation,一个derivation y有一些列的短语

比如对于这个句子:

      

可能会有一个y:

       

一个合法的derivation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每个词只能翻译一次,也就是所有的短语的s(p)和t(p)定义的区间是不能重叠的

2.跨度不能太大,要保证:

         一大坨,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每个短语之间不能相差太远,d使我们设定的常数,比如为4

         这样一步是为了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小搜索的空间,比如上面那个y的例子,第一个和第二个短语之间的距离就是|3+1-7|=3,比选定的d=4小,所以是合法的

这样一个derivation我们同样给它一个得分:

           

h是以前提到的三元语言模型,由一坨q构成~~~~

2.Decoding Algorithm: Definitions

一个状态的定义:(e1, e2, b, r,α ) 
                                e1和e2是两个英文单词,表示翻译的最后两个单词
                                b是一个长度为n的二进制序列,如果第i号位置为1,表示该单词已经被翻译了
                                r表示最后一个被翻译的单词的序号
                                α表示到目前为止该翻译的得分
                         eg:
                               
                                 表示前三个单词已经被翻译且最后两个词为must 和also,,其得分为-2.5

相等函数的定义:
                                  如果q和q‘相等则返回true,相等的条件是:
                             

next 函数的定义:next(q,p),其中q是一个状态,p是一个翻译的短语,nect函数返回q状态加入p项短语后的状态,,假设为q’,则有:
                                    
ph(q)函数的定义:返回一系列的翻译短语,并且对于状态q来说是合法的,也就是状态q加入这些短语后每个词只翻译了一次,以及它的失真在规定范围内:
                                   

Add(Q, q', q, p)函数的定义 :将状态q加入短语p后的状态q‘加入到集合Q中,集合Q是一系列的状态
                                   具体的伪代码如下:
                                    
                                   一句话描述:有该状态存在则更新最优得分,无该状态存在则加入,用bp来记录反向指针


  beam(Q)函数的定义:选择Q的的一个子集,Q是一个集合,包含一系列的状态
                                        首先得到集合中最优的得分:
                                              (注:应该是max而不是argmax)
                                        然后:
                                         
搞了半天,Q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一个待翻译的句子,长度为n,我们设定Q0……Qn表示翻译了(0…n)个词的状态集合
Decoding alogrithm的过程就是:
         
最后返回Qn中最高得分的状态,然后用bp指针一步步得到翻译出来的句子即可。


  • 1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