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想清楚Web2.0的得失成败,我们就无法成功开启Web3.0

Web2.0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快20年了。

我们为什么还要提这个老掉牙的话题?就是因为,我们不想清楚Web2.0的得失成败,我们就无法成功地开启Web3.0。

Web2.0时代,十年时间,无数创业者、无数资本,一场空。要么转,要么卖,要么偏安一隅,要么死,算是全军覆没。

我们资本方、创业方,难道不值得去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失败吗?

(1)Web2.0时代的定义

Web2.0时代,从2004年开始,这个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因为Web2.0这个概念就是2004年始于出版社经营者O'Reilly和Media Live International之间的一场头脑风暴论坛。

而且2004年4月1日,Gmail发布。Gmail引爆了两个Web2.0的技术,一个是微软在1998年发明并内嵌到浏览器中的AJAX技术,一个是Amazon在2001年就已经用的WebService Open API技术。

很多人把Gmail当做Web2.0的代表应用。因为Web1.0从大家的感官上来说都是网站,而Gmail像个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即Web程序。

但是,Web2.0时代,结束于啥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说现在还是Web2.0时代,Web3.0应该是以P2P网络通信技术和区块链数据技术为支撑、去中心化应用、一切数字(包含内容和点击点赞)都可资产化、互联网原生的数字加密货币价值衡量的。

有的人是根据创业热潮期来划分的。说2007年iPhone发布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移动互联网是App不是Web,Web是网状,很便捷地Link连接成网状并跳转、很容易地HTML/XML展示、很轻松地Http访问。而App,不容易连接成网状并跳转。

但真要说起中国移动互联网,其实分好几个发展阶段:萌芽期2007年iPhone发布、启动期2011年小米手机和微信发布、成长期2013年底4G发布、爆发期2016年抖音这种视频社交网络发布。

(2)Web2.0的精髓

Web2.0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交互。

Web2.0更注重用户一起共创共建。

Web2.0更注重用户自发分享传播。

这怎么听着,Web2.0精神蛮像美国70年代的乌托邦精神啊,只不过被现代互联网技术架在了互联网上。

有人说,中国Web2.0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中国人不拥有共创共建和自发分享传播的习惯,而欧美人有这个习惯。

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中国人自古就有扎堆凑热闹、传谣言的习惯。所以说,欧美人和中国人,内驱力不一样,但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是雷同的。

(3)Web2.0时代的技术

Web2.0时代没产生适配的新技术。

AJAX交互技术是微软在1998年发明的。

RSS数据包装与投递协议是网景在1997年发明的。

Web Service是W3C国际组织在2000年发布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如果没有新科技的产生或者新科技的爆发普及,一个时代很难称作一个时代。

(4)Web2.0时代的应用

我首先要说两句:

产生在2004年之前的应用未必是Web1.0

产生在2004年之后的应用也未必是Web2.0

有人说发明于1971年的电子邮件就是Web2.0啊,因为有邮件组的功能啊。

我是没有使用邮件组的习惯。我是1997年开始使用聊天室和BBS论坛。我咋个人感觉,聊天室和BBS论坛就挺符合Web2.0思想精神啊。而且,发布于1999年的QQ,我咋感觉也是Web2.0啊。我就是通过BBS、QQ群,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陌生新朋友,交流碰撞了很多新颖的思想观点,也算是网友们一起自发共创和分享吧。

我甚至觉得BOSS直聘、脉脉、小红书,甚至Github,都是Web2.0应用。

一、2003年

1、百度贴吧创立。百度贴吧最火的时候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时候,粉丝们为了拉选票自发成立了一个个的明星吧

2、互相找对象的世纪佳缘创立。但后来世纪佳缘照搬了线下的媒婆机制,这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了。

3、VeryCD创立。这是P2P技术分享机制。国外的Napster早在1997年就这么干了。中国在2003年才照搬过来。因为中国在2001年才升级了ASDL宽带网络

而且,我个人有个观点:网络游戏本质上就是web2.0应用啊。很多人认识新的好朋友、好友交流,都是天南海北的人在一起打网络游戏时产生的。而中国的带交流的网络游戏,也是起步于2003年的盛大(咱们不提只玩不交流的创办于1998年的联众游戏)。

二、2004年

这一年倒是Web2.0的元年。但这一年到底有哪些知名的中国web2.0产生,我还真不知道。

三、2005年

2005年看起来是中国Web2.0最火爆的一年。

1、博客:以新浪博客为代表

2、个人空间:校内网(后来的人人网)、QQ空间

3、图片存储与分享:又拍网

4、问答:百度知道

5、黄页广告:58同城、赶集网、客齐集

如今再看这些应用,哪些是大家公认的真正的Web2.0应用呢?

四、2006年

1、点评类:豆瓣、大众点评、口碑网

2、任务类:猪八戒网(威客)

3、内容共创类:百度百科

很多人返回头来认为,2006年发布的这几个应用才是真正的Web2.0应用。但,又有谁活得好呢?

五、2007年

我是想不起来2007年创办或发布了哪些知名的Web2.0。

我就知道这一年,iPhone发布,新的一个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算开启了吧。

六、2008年

2008年出现了一个风靡一时的网络社区:开心网。开心网虽然有QQ空间的痕迹,但开心网火爆的是基于PC Web Flash技术的页游,而且也是基于社交网络机制的页游,用户之间可以互相种菜互相偷菜。

互相种菜互相偷菜本不稀奇,这和网络游戏是一样的机制。你可以认为网络游戏是重型的,页面游戏是轻型的。所以,开心网并不创新。

七、2009年

2009年出现了一款大家都公认的web2.0应用:新浪微博。这也是大家认为仅存的Web2.0应用。

但是大家也说不出来Web2.0这个大时代,为啥就仅存了一个微博这个应用。

而且我还发了一个问:如果新浪微博抛开新浪媒体积累了十年之久的明星资源,新浪微博还能成吗?

我们再更深一层次地灵魂追问:Web2.0的核心成功要素到底是什么?

七、2010年

我想不起来2010年创办或发布了哪些知名的Web2.0

八、2011年

2011年是知乎问答创立。但知乎问答和2005年发布的百度知道到底差异有多大?很难讲。

2011年,小米手机、微信发布,这算是中国真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吧。

那我有问题要发问了:微信算不算Web2.0的代表应用呢?

(5)web2.0时代的经验教训总结

首先来说,Web2.0的思想是稳定的,就是我上述讲Web2.0精髓时讲到的:

1、认识

2、一起交互、共创

3、自发分享传播

这三个环节是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

4a45686b500c6341f148cd7d3c2c025f.png

至于你和别人是怎么认识的,有很多来源,不管是共同喜爱认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部文学/一张唱片/一款游戏,甚至一篇新闻一篇文章一个短视频,都可以认识,进而关注加好友。甚至,亲人/同乡/同学/同事/同邻居,也是认识的来源。

重要的是一起交互、互相交互、一起共创。而不是一对一单独私密交互、一对一交互。你看,不管是微信群/QQ群、BBS/微博/朋友圈,都有这种一起交互、互相交互、一起共创。

最后,自发分享传播,需要有通道。没有通道,想自发分享传播也传播不出去。这不仅仅需要上述的微信群/QQ群、BBS/微博/朋友圈等等这些方式,还有,RSS和Open API甚至Link类似的这种技术手段也是分享传播的重要通道。

至于Web2.0应用怎么变现,我觉得还是老三样:

广告

数字应用交易平台抽水(可能应用商店中最重要的还是游戏)

实物电商交易平台抽水

这是经验。

但是,这种经验却在Web2.0 长达十年的时代没有崛起重量级应用,这教训值得洞察。

有人说教训来自监管,所以微博作为通用平台走向明星娱乐化,微信走向好友可见的有限信息传播的朋友圈,其他更走入了垂直(如小红书、BOSS直聘/脉脉)。

但是看看欧美跑出来LinkedIn(2003年)、Facebook(2004年)、Twitter(2006年),Youtube(2005年),Reddit(2005年),Flickr(2004年)、Instagram(2010年)、Pinterest(2010年)、SnapChat(2011年),又感觉恍如隔世。反正我还是没想明白教训。

94bdfcf6130971397c775bcf49000e46.png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