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SAP德国造》

再读《SAP德国造》

 

这本书早在2003年已经阅读。书名《SAP德国造》,但这本书确实是中国造,作者并非SAP人,也非德国人。但这本书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把SAP这个低调的德国公司开放性的做了较为深入的介绍。

 

SAP作为管理软件的鼻祖和业界最高标杆,它是怎么做的,它是怎么思考的,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它在中间过程遇到了什么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它遇到了哪些机遇,它是怎么把握的,未来它要去何方,它是怎么看待未来的,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不断了解SAP、学习SAP,希望自己的公司也能成长为SAP。

 

这本书一共十六章,分别描述了
1 走出IBM

 

大型机的时候,当时是买硬件送软件。他们为不同的企业编制了各种应用软件。在各个软件项目开发中,他们已经感觉到很多软件需求很有类似性。他们觉得开发一套通用的企业应用软件应该有市场。

 

正好历史行进到了一个关键点,IBM决定把硬件、软件、服务三者独立计价。他们觉得再也不能再等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客户终于认识到软件的价值,可以独立销售软件了。

 

干。但找谁干,客户在哪里?

 

荷普在IBM就一直负责销售,早就打了埋伏。早有客户订了软件,就等他们开发了。

 

普拉特纳在IBM销售部门担任技术顾问,分析能力强,技术过人,能演善变,是做技术服务,售前演示的好手。

他们俩早就琢磨该自己独立干点什么了。

 

魏伦路特在IBM就负责编制财务会计处理软件,他也是企业管理专家商学院的文凭。

 

奇拉在IBM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对操作系统很有研究。是技术的好手。

 

海克特是编程老手。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为一家工程师事务所设计软件了。而且他在IBM也负责财务管理软件编写。

 

荷普还找到了两位开发人员,是挖客户的墙角。他们两个非常进取,编程也非常专业。

 

客户有了,销售人员有了,售前有了,财务业务专家有了,技术专家有了,开发人员有了。但计算机没了。

 

要知道,当年计算机是大型机,非常昂贵,创业公司是不可能买起的。

 

呵呵,还是客户。客户有计算机,让他们免费使用计算机,就在客户处工作。这就是搞好客户关系的深道理,以便将来可以独立门户自己单干。

 

另外,独立门户,你的人马很重要。SAP虽说是工程师文化,虽说是联合CEO结构,但SAP事实上的话事人一直是荷普和普拉特纳。因为他们找到了客户,他们务实,他们深刻理解商业也深刻理解软件。他们两个人一人偏销售,一人偏售前,推动了SAP不断能有客户合同。

 

虽说魏伦路特在专业业务和技术上都有一套,奇拉是技术专家,海克特也是软件与技术好手,在SAP发展初期做了很多贡献,但他们三人最终仍然渐渐沉没了。更别说那两个挖角来的开发人员。

 

2 R,标准企业应用软件诞生

 

这个章节没什么好看的。就是讲R1、R2是怎么诞生的。没有太多关键亮点。反正从他们第一家客户扩展到第二家,渐渐就这么发展。

 

1972年创业,1980年拥有自己的第一栋大楼的时候,SAP还才只有80人。典型的中小企业。但他们的客户却是跨国公司,SAP的软件支撑着跨国公司的主要业务。这在现在太不可思议了。我现在也不可思议,只能感叹当年的环境、当年的人和现在大不同。这就是机遇。不过他们这些创始人都出身于IBM这很重要。而且他们在IBM的时候都不是最基层小职员,他们每个人都是博士教育经历。这就是他们起步高的基础。所以一开始公司还是小麻雀的时候已经能打入跨国公司客户了。

 

虽然SAP有自己的大楼,有80名员工,但大部分人还都在客户处工作,在总部大楼常在的人也就是10来个。因为SAP至今没有一台电脑。因为当时还是大型机的天下。SAP在1980年之前也没有能力拥有一台大型机。但1980年,他们有实力了,他们买了一台西门子的计算机,后来又买了一台IBM的计算机。

 

提醒,什么是通用的企业应用软件,要实时的观察。不要把自己的目光仅仅限制于ERP或CRM这些范围内。要多实践,感觉多个行业都适用,就要提炼出来。

 

3 划时代的R/3
开发R/3。是IBM PC大行其道。那是1987了,就差3年就到了1990年了。Unix服务器、PC、Oracle数据库、C语言如火如荼。大型机没落了。开发基于新一代技术的R/3势在必行。

 

1992年,R/3正式发布。赶上了C/S时代最黄金的时期。于是一飞冲天。

 

从大型机,到PC。从字符界面,到窗口界面。从单机到局域网,再到互联网。这都是革命。赶上点就能一飞冲天。

 

谁都能看出,手机、云计算、应用商店是下一个点,这和PC、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操作系统开机登陆、鼠标键盘、互联网有很大的差异。

 

4 SAP走进美国

 

SAP走进美国,是因为SAP的客户是跨国公司,它的客户要进入美国,自然SAP也就匹配着来了。对于开展跨国业务,SAP从来没有主动思考,都是跟随客户而来。

 

但SAP在美国做了一个很大的模式转变。那就是引入合作伙伴,引入咨询公司。过去SAP一直是自己实施,自己人到客户那里修改开发、实施、培训、上线。但美国的业务蒸蒸日上,SAP的人根本无法满足。SAP拼命招人打广告,但效果不佳。

 

于是只能引入合作伙伴,开始主力培训合作伙伴。

 

SAP还与咨询公司合作。这个非常关键,这让SAP软件身价包上光环走上神坛,价格大增,专业性大增。因为咨询公司会先给客户导入管理,然后才会把软件作为管理工具介绍给客户。和管理者谈管理,才能让客户认同,进而认同管理软件。

 

与咨询公司合作,是我们尽快要做到的。

 

5 上市

 

上市没啥好说的,那是受资本市场、舆论、股评家操控的市场。SAP只能继续做好自己的软件。

 

但对于我们来讲会比较特殊。因为大家从一无所有到上市,心态能够服得住自己?我们过去可以自作主张,现在必须在媒体、股民、证监会的目光下透明做事,需要提前公告,如何适应我们自己的竞争战略。

 

6 创始伙伴的决裂

 

海克特离开了。

 

从我的阅读理解,海克特一直游离于这个团队的边缘,从一开始就有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海克特的专业特点是什么,对,他会开发技术,他也会财务软件。

 

但是呢?魏伦路特也编写过财务会计软件,而且还是商学院毕业,在专业业务领域比海克特更专业。

 

论开发,从一开始就有两位编程人员。海克特的技术并不明显有优势。

 

所以,尴尬人从一开始就埋下祸根。最后一步步走向决裂。

 

但既然如此,如此额外,荷普为何还是找到他?或许当时一切都不明朗,荷普尽量能拉拢一切可以起义的人吧。

 

从此可见,创业人越少越好,尽量互补,不要产生中间人。否则对整个团队都是尴尬,做事进退无法干脆。

 

7 SAP的硅谷气质

 

SAP身在德国,但与死板的德国人还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创始人都出自IBM。而IBM来自美国,所以SAP是美国和德国的混合。既有美国的灵活、开放,又有德国的严谨。

 

弹性工作时间
自由换岗
低调
严谨
高福利待遇
工程师至上
简单的两层管理结构

 

8 共生互利的生态网络

SAP终于走上了一条成熟之路,开办培训学院,专门培训合作伙伴,扶持咨询、定制开发、实施、培训认证各类合作伙伴公司。开办服务支持中心。

 

9 措手不及的互联网时代

R/3销售的很好。况且R/3在1992年才在德国推出,1993年才扩散到全世界。到了1995年就懵了。因为互联网突然大火。火的太快。大家都在狂欢互联网。

 

互联网狂热到什么程度。我记得当时在中国,就连多年的实业老江湖柳传志也弄不明白互联网到底为什么那么火,怎么虚拟经济就能代替实业经济呢,难道人们不吃饭了吗?在看不明白之下,但太火了,你不跟随大家就认为你落后,你的股价就会下落。联想在没有看清楚之前也匆忙进入了互联网,做了FM365。

 

那个时代的人都疯了,海归一片一片,到处都是创业热潮,一个主意一拍即合。上市神话每天不断在上演。通用汽车公司花了43年的时间才达到27亿市值,而网景公司只花了1分钟。

 

全世界的公司都在赶互联网这个大潮,都在纷纷要求互联网软件、都要求纷纷电子商务化。

 

SAP赶快仓促上阵,研发互联网软件。先把一些综合信息、报表放到互联网门户上,这个最容易。比把业务系统改成WEB容易些。

 

于是,mySAP.com产生。业务仍然由R/3处理,综合经营数据由mySAP.COM门户来互联网查看。对于和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的系统集成,也交给mySAP.COM来处理。

 

但mySAP.com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是电子商务吗?是企业网站吗?和R/3什么关系?

 

由于时间太紧迫,思考不深刻,推出后,mySAP.com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但很有戏剧性的是,互联网大泡泡破灭了,再也没有人批评SAP将要被扫到历史堆里了。这给SAP留下了喘息的机会。

 

互联网的泡沫是破灭了。但企业利用互联网在做实质性的工作却更加踏实了。经过这次泡沫,人们理性的看待了互联网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面对技术的变迁,我们保持什么样的跟进政策,这很重要。早了成先烈,晚了就被扫到一边了。

 

10 与微软危险的共舞

1996年,微软盖茨访问SAP,希望能和SAP合作。希望SAP能够支持他的NT服务器操作系统和SQLSERVER数据库,也希望SAP能够使用COM+技术写软件功能。

 

SAP害怕引狼入室,因为微软这么干事已经不是一两次了。但微软反复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这个意思,而且微软当时是世界上的软件巨人,SAP又害怕又心痒。

 

SAP最后采取了微软的合作。支持了SQLSERVER数据库和NT操作系统。但用COM+重写软件,这个动作很大。但SAP做了中间取舍。开发了业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可以与COM+互通。

 

这一思路让SAP的技术架构有了深刻变化。过去SAP卖的是套装软件,一套软件动辄好几张光盘大小。而COM+的思路是,软件功能是由一系列业务组件组成的。每个业务组件可以单独变化单独升级,不需要全部升级了。

 

SAP认识到未来的世界应该是WEB的,是B/S的,于是毅然开发下一代软件系统,以代替R/3。由于微软最后露出真面目,并购了多家中小应用软件公司。另外,SAP的客户大部分为大型客户,大型客户运行的大多是UNIX和JAVA。于是,SAP选择了用J2EE技术来开发下一代软件系统。这就是NetWeaver。

 

我们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分寸在哪里?产品如何互联?如何不让别人变成竞争对手、引狼入室,这值得我们深思。

 

SAP和微软的合作也只是浅层。

 

11 SAP在中国,灯塔计划

SAP进入中国,和SAP进入美国一样,都是客户带来的。跨国公司到处发展,于是SAP就跟随发展。德国大众使用的是SAP,德国大众进入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自然偏向使用SAP。SAP很多海外客户都是这样而来的。

 

但中国市场不同。中国企业缺钱,而且什么是现代化管理也没有太多经验。刚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一切都很谨慎、陌生。

 

但中国市场是谁也不可忽视的。战略重要,但短期内别想靠它赚钱。

 

于是,只能灯塔计划。对于中国本土好的一些企业如联想、海尔,也只能采取种子计划。

 

培训着呗。

 

对于我们来说,一个不成熟市场,如何去做?确实是难题,建立代理公司合作伙伴,可能是一个务实的方法。

 

幸好中国有很廉价但很好使的技术人才,所以SAP在中国发展研发中心还是合算的。

 

12 SBO,中小企业市场

SAP一直在高端大型企业运行着。而中端、中低端,SAP在全球各个地区国家都会遇到当地本土的软件厂商。而且这些厂商也成长很快,隐隐有崛起之势。

 

随着欧美企业的成熟,业务系统的逐渐铺开上线完成,很多世界500强的系统进入了完善期维护期,增长速度不再亮点。新兴的亚洲市场成为了主战场。但SAP软件一直在高端、大型企业。怎么赢得新兴市场?

 

SAP把宝押在了SBO上。中小企业版。

 

但SBO在中国大陆市场发展的并不好。毕竟SAP是做大型软件的,那一块是SAP的重点业务,对SBO的投入资源自然不能多。而且SAP的那套服务大型客户的方法论并不适合去推广中小企业软件。整个适合于中小企业市场的产业链条应该如何打造,SAP总部没有经验。

 

况且中国市场耕耘了这么久,一直没有看到收成,SAP总部也有些坐不住了。在SAP大型软件层面上,SAP总部和SAP大中国区总裁西曼也发生了许多隔阂,觉得他行动不力。

 

SBO仍然继续,但没有太多寄予厚望,SAP继续在高端软件层面驻留。我们本土的管理软件厂商也在继续向上竞争。

 

SAP未来会如何?低端市场,中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高端市场。怎么对待,有什么产品和产业链策略?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长大,全国设办事处分公司搞销售搞服务支持,还有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到达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埃及、波兰等等。SAP怎么想?SAP的未来在哪里?

 

事后,我们再看看SAP的收入结构(截至到2002年):
A 按区域来,美洲36%,欧洲53%,亚洲 12%
B 按行业来,流程行业21%,离散行业27%,消费品行业14%,服务行业25%,公共基础行业6%,金融行业7%
C 按收入结构来,软件许可20%,咨询36%,维护29%,其他15%(是不是培训、定制开发收入?)
D 按产品来,ERP最多,SCM次之,CRM第三,其他最后。

内容提要: 也许现在许多中国读者甚至还不能正确是读出“SAP”的名称。但如果你的工作与ERP或是企业信息化有关,SAP是一个不可以不知道的名字。 SAP来自德国,被称为“莱茵河畔的硅谷公司”,是欧洲最成功的软件公司,世界第三大独立软件公司,企业应用软件行业当仁不让的第一。“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SAP的客户 这对于SAP的卓越是一个最好的证明。SAP的软件帮助了这些公司实现了全球化的管理,同样,这些宝贵的客户也将管理的经验通过SAP的软件与更多的企业分享。 近几年,H的概念和产品在国内越来越热。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ERP是不可或缺的工具。SAP是ERP软件的鼻祖,SAP的R/3系统曾经被认为是ERP的代名词。在本书中,通过阅读SAP30年的历史发展,可以了解ERP的起源和沿革,以及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ERP如何延伸到“协同化电子商务”。 许多有志于创中国自有品牌ERP软件的创业者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启发,也许可以发现制真正的ERP软件的方法和设计思想。 SAP的成功决不是凭运气和偶然。他们在这30年中的技术,服务和品质上的坚持,信守对客户的承诺,在这个以商业利益为主要驱动、诚信品质日益重要的年代,足以获得我们最大的尊重和敬意。 目录: 第一章 四强争霸 第二章 走出IBM,创业去 第三章 R系统带的革命 第四章 划时代的R 第五章 德国软件占领美国市场 第六章 股市明星 第七章 海克特离队出走 第八章 莱茵河畔的硅谷公司 第九章 共生互利的生态网络 第十章 艰难的1999 第十一章 跟上硅谷速度 第十二章 SAP又回来了 第十三章 来自微软的威胁 第十四章 SAP在中国 第十五章 SAP在海尔,SAP在联想 第十六章 30年新的里程碑:中小型业务市场 访谈:为商业构筑一具神经中枢 附录 后记 编辑推荐: SAP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蓬勃发展,不仅关系到SAP的员工和投资者以及那些在90年代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安装它的软件的公司们,它对整个欧洲大陆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旧时代的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和创业活动的迅速发展中,一个可能很容易被遗忘的事实是:SAP是惟一一个赶上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的来自欧洲的技术新兴公司。它是惟一一个可以强大到为世界的其他地方制订规则的欧洲计算机软件公司。它并不模仿美国的公司模式,而是利用一种独特的欧洲方式开展业务并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财富》杂志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