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基础
1、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又可以大概分为光通信系统和电通信系统,我们这里仅研究电通信系统。
信源产生的是消息,消息的本质是信息,信号是消息的载体。
2、模拟通信系统构成
根据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同,对于模拟通信系统主要有两种主要的信号变换,
第一种是在发送端将连续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第一种变换往往由信源和信宿完成,适合能传输基带信号的信道。这里基带的含义是基本频带,指的是从信源发出或者送达信宿的信号,它的频谱通常从零频带附近开始,如语音信号是300~3.4kHz,图像信号是0~6MHz
第二种是在第一种基础上,还需要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把基带信号搬移到高频范围),并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第二种变换往往由调制器和解调器完成,适合以自由空间作为信道的无线传输信道。经过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这类信号有两个性质,一个是携带信息(可以把幅度频率相位信息加载到载波上传输),另一个是频带信号不是从零频开始,而在一段高频范围内,因此具有“带通形式”。
3、数字通信系统构成
(1)信源编码和译码(对标有效性这一指标)
信源编码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可以提高传输的有效性,通过压缩编码用最少的比特描述完整的信源信息以降低码元传输速率,进而提高传输的有效性。另一个作用是
【Q】这里可能猛地一看有个小问题,明明码元传输速率降低了,为什么有效性反而提高了呢?
需要明晰一下具体概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