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晶振
1. 晶振是什么?
1.1 关于晶振
还是从模拟电路出发吧。个人觉得电子类的器件最基本的组成都是三极管mos管电阻电感电容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对外的端口特性就不同,还是得抓住主要矛盾,一切从简出发。
晶振,全称石英晶体振荡器,从字面意思看有两点需要理解,石英晶体和振荡器。
- 振荡器
首先说振荡器。电路能起振的功臣就是电感L和电容C和R。它们一旦组成了二阶网络,就可能振荡起来,毕竟二阶函数的根包含正弦函数。
RC振荡电路工作在低频<1MHz,LC振荡电路工作在高频/>1MHz.
晶振用在LC振荡电路中,用在LC振荡电路中就能输出稳定的频率。 - 石英晶体
下面再来说石英晶体。之所以用这个东西是因为它的品质因数Q值很高。Q值越高,频率稳定性越高,即频率的偏移相对于它的振荡频率来说很小。
我们不用知道它的物理化学特性,主要考虑它的电参数。
首先说两个概念。
压电效应:在晶体的某些轴向施加电场时,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晶片某轴向上施加压力时,相应施力的方向会产生一定的电位。
压电谐振: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
不过以上两个概念也不是重点,毕竟用的时候也不会考虑它,接下来等效电路就是重点了,晶振的压电谐振效应可以用等效电路表示。(搬了模电书上的图形)
C0是静电电容,LC是弹性惯性参数,R是损耗的等效电阻,C比C0小的多。
此电路有两个谐振频率,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为
并联谐振频率为
串并联两者的频率接近。
但是下图所示的额标称频率,并不是串并联频率,而是加了微调电容后的频率。
1.2 关于谐振
从上面可以看到石英晶体起振,全靠LC谐振。
这里补充讲解下LC谐振的知识。
什么叫谐振?
含有RLC的二端口网络,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同相时,即可任务发生了谐振。
串联谐振的原理
发生谐振时,由于输入电压不一定是完全的直流,根据傅里叶分解可以分为多种频率的叠加,在谐振频率下,电感电容的电压电流都是正弦,并且两者进行能量交换。
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电路对偶,实际原理相同,这里就不多说了。
2. 分类
2.1 无源晶振
2.1.1 原理
无源晶振芯片内部有振荡器,并且晶振的信号电压根据起振电路而定,允许不同的电压,但无源晶振通常信号质量和精度较差,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电感、电容、电阻等).
2.1.2 应用
无源晶振在使用时,需要外接电容。
当无源晶振接到stm32时,未烧录程序,去测晶振两端的电压,发现非正弦。烧录程序后即可测得正弦波形。
可能原因是,数字电路采用的是皮尔斯震荡器,里面有反相器,反相器由三极管或mos管组成,需要驱动,所以如果不对stm32配置,反相器工作不起来,晶振就没法组成正反馈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也就是说stm32接无源晶振时需要一定的驱动晶振才能起振。
2.2 有源晶振
2.2.1 原理
有源晶振需要外部供电。供电主要是给内部的三极管等有源器件。在使用有源晶振时,注意电源的匹配,最好3.3V的晶振供电3.3V,5V的供电5V,否则晶振有可能不工作,或者造成损坏。
2.2.2 应用
2.2.2.1 单端晶振
单端晶振的输出是只有一路。
2.2.2.2 差分晶振
之前都不知道有差分晶振这个东西,现在真的是什么都做成差分的,因为它抗干扰性好。它的输出相位相反。这样可以减小共模噪声。
3. 参数
标称频率。晶振上标注的频率。
频率误差。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标称,变化越小,精度越高。
负载电容。与晶振一起得到标称频率的外接电容。在无源晶振使用时,会考虑此参数。
我们需要根据负载电容,算出晶振对地外接的电容。
CS为晶体两个管脚之间的寄生电容,CG指的是晶体振荡电路输入管脚到GND的总电容,CD指的是晶体振荡电路输入管脚到GND的总电容。
CG=CD=Ci+CPCB+CL1
Ci:需加外晶振主芯片管脚芯到GND的寄生电容
CPCB:晶体震荡电路PCB走线到到GND的寄生电容
CL1:电路上外增加的并联到GND的外匹配电容
由此可计算出CL1,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