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那棵树(李希贵)

转载:发现那棵树(李希贵)

题记:可以结合李希贵:改革大学治理结构 才会出现创新型人才视频)一起来看。


      在原始森林里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
      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也同样被我们的传统教育习以为常。
      每一年,我们都会迎来新一届学生,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多或少地闪烁着些许个性的亮光,然而,在我们教育者的内心,却早已确定了一个理所应当的主张,几年之后,我们希望他们变成一样的孩子,让他们全部变成“好”学生。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内心那个朦朦胧胧的好学生标准尽管并不一样,但确定无疑的是,我们必须殚精竭虑让学生走在同一条通往这种标准的大道上。
      然而,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就有了黄山险峰的松涛和长白山白桦林的色调。
      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们的职业操守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呵护白桦。于是,如何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
      发现那棵树,不能仅仅靠教育者主观的肉眼,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养料更加重要。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饥饱,对孩子们来说,能够为之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丰富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则是他们自我发现的前提。中学3年都没进过实验室的孩子,如何发现自己成为科学家的天赋?埋在题海里的孩子,怎么判定自己是不是心灵手巧?所有的计划都由教师安排,所有的活动都由别人主宰,也就永远不敢肯定自己的领导才能。只有当一个孩子在高端数学里感受智力挑战,在科学探究实验中享受到不尽的乐趣,在戏剧课的舞台上认可了自己的领导韬略,他们才有可能萌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因为只有在不一样的生态里,那棵树也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这棵树。
      发现那棵树,需要教育者的胸怀。由于我们的成长经历和价值判断,也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都早已有了一些理想之树的轮廓,甚或清晰的标准,如果没有时变事变的思维和宽广、博大的心胸,我们很容易像西方神话里的魔鬼,让每一个人全都躺在那张一样大小的魔床上,把他们锯得一样长。有时候因为敬业,有时候因为热爱,反而纵容了过度的教育,孩子们身上刚刚萌芽充满生机的枝枝杈杈,常常过早地被冠以“旁逸斜出”而遭扼杀。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下很多创伤。我们长大后要搜索自己的内心,看看它藏有多少张“魔床”,然后亲手将它摧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