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接口——(1)基础知识

USB3.0接口系列:

USB3.0接口——(1)基础知识

USB3.0接口——(2)数据结构

USB3.0接口——(3)协议层(包格式)

USB3.0接口——(4)生产消费者模型

1.背景

USB 3.0是一种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公司发起。

USB协议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名约定
USB-IF组织引入命名约定,将端口列为 USB 5 Gbps、USB 10 Gbps、USB 20 Gbps 、USB 40 Gbps,而不使用版本号。获得 USB-IF 认证的 USB 产品的制造商会获得带有 USB 速度编号的徽标,可以在其包装上使用这些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USB2.0、USB3.2 Gen 1、USB3.2 Gen 2差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3.2 Gen 1的编码方式为8b/10b编码,每传送10位数据中有8位是有效传输,因此会有高达20%的损耗,而USB3.2 Gen 2则采用了和PCle 3.0相同的128b/130b的编码方式,传输损耗大幅度下降。

相比USB 2.0的500毫安,USB3.2 Gen 1提供了最高达900毫安的供电电流,但仍未满足需求。USB3.2 Gen 2将供电的最高电流提升到5A了,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充电速度。

2.USB3.0系统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SB3.0系统通常由USB3控制器和PHY组成。

2.1 USB3控制器

2.1.1.特性

SSP、SS、HS、FS、LS操作模式
Device模式下不支持LS。
SS、HS、FS、LS下使用统一的编程模型
流
多路流和灵活的流分配
1到16突发
内部支持多达5种时钟域
PIPE PHY(125/250/312.5 MHz)
UTMI+ PHY(30/60 MHz) or ULPI PHY(60 MHz)
MAC(nominal 125/156.25 MHz for PIPE)
BUS 时钟域
RAM时钟域
内置DMA控制器
Power-saving特性
支持USB2.0的LPM协议和USB3.0的U0,U1,U2,U3状态切换。
USB2.0 host模式下的硬件控制LPM
端点动态FIFO空间分配
非2次方的端点fifo大小,以允许使用连续的内存位置
LS模式的Keep-Active特性,HS和FS模式的(micro-)SOFs
软件可控的标准USB命令(USB SETUP命令检测和)并转发到应用解析
硬件可控的USB总线层级和包层级错误处理
一些寄存器在内部RAM实现以减少gate count
Low MIPS请求
复杂的驱动配置传输和高级错误覆盖
硬件处理数据包和路由到特殊的pipe

2.2.PHY

2.2.1.ULPI PHY(3320)

l略

2.2.2.UTMI

l略

2.2.3.PIPE3

l略

2.2.4.PIPE4

l略

3.协议

Type-C

Type-c接口是一种接口规范而不是协议,通过该接口可以实现设备间的充电、高速传输及音视频传输等功能,目前该接口可以实现USB2.0/USB3.2/PD协议/雷电协议/Diaplay Port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母座端接口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头端接口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BUS:电源;

CC1/CC2:初始模式识别或用于pd通信;
依靠CC1、CC2引脚,实现PD快充的目标设备识别,而且避免了QC标准的DP、DM冲突,可以同时提供数据传输和快充功能。

DP/DM:USB2.0传输协议或Type-c耳机的左右声道信号;

TX/RX:USB3.2/4.0信号传输脚;

SBU1/SBU2:sideband use,USB3.0的辅助传输脚或Type-c耳机MIC信号及参考地;
属于辅助信号,在特定的一些传输模式时使用,一般时候可以直接忽略。

GND:电源地

注意:IP不支持CC1/CC2、SBU1/SBU2信号,仅支持VBUS(该信号不接到控制器,由外围电路控制)、GND、DP/DM、TX+/TX-、RX+/RX-这8个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5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USB 3.0(也称为SuperSpeed USB)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接口,它提供了比USB 2.0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下面是USB 3.0接口硬件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1. 电源供应:首先,USB 3.0接口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供应。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5V的直流电源。 2. 信号线:USB 3.0接口使用了9根信号线,其中4根用于数据传输(两对差分信号对),1根用于电源供应,1根用于地线,还有4根用于控制和同步。 3. PCB布局:在设计USB 3.0接口的硬件电路时,需要注意良好的PCB布局。差分信号对应该保持相等的长度,并且要避免干扰和串扰。同时,还需要考虑信号线的阻抗匹配和信号完整性。 4. 驱动器和接收器:USB 3.0接口需要使用特定的驱动器和接收器芯片来处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些芯片通常包含了差分信号线驱动和接收电路。 5. ESD保护:为了保护USB 3.0接口免受静电放电(ESD)的影响,需要在电路设计中添加ESD保护电路。这些保护电路可以帮助防止静电放电对接口和相关设备的损坏。 6. PCB层次:为了提高信号完整性和减少干扰,可以考虑使用多层PCB设计。通过将信号和电源层分离,可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 7. 信号完整性测试:在完成USB 3.0接口硬件电路设计后,需要进行信号完整性测试。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