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第一章 概述 习题课(2)— 时延相关习题

这节习题课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时延概念,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带宽下发送时延的变化,并探讨了多个比特发送时延的计算方法。同时,讨论了在不同链路长度下,信号传播时延对总耗费时间的影响,帮助理解时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 本节课是“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的习题课。
  • 时延是计算机网络比较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因此,本节课我们对他进行专项练习。
  •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曾介绍过,时延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三部分构成。

  • 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为“分组长度除以发送速率”。
    • 发送速率应该从网卡速率、信到带宽、以及对端的接口速率中取小者
  •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为“信道长度除以电磁波传播速率”。
    • 电磁波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中的传播速率略有不同,建议同学们记住图中这三种。
  • 处理时延一般不方便计算。

  • 接下来,我们更深入的探讨一下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 假设主机要发送数据,横坐标表示距离,链路带宽为1Mb/s,信号在该链路上的传播速率为2x108 m/s在此处键入公式。。
    • 主机发送一个比特的信号,由于该电路的带宽为1Mb/s,因此主机的发送速率可以是1Mb/s。
    • 那么主机发送完1比特的时间为 (1b)/(1Mb/s)。结果为1个微秒。
  • 请大家思考一下,此时表示该比特的信号的前端已经传播出去多远了?
    • 答案是200m。也就是用1微秒乘以信号在该链路上的传播速率2x10^8m/s即可得出
    • 紧跟着第1个比特的信号,主机发送完第2个比特的信号。很显然,第2个比特也要耗费1微秒的发送时间,此时共耗费2个微秒。并且第1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400m了。第2个比特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200m了。
    • 紧跟着第2个比特的信号,主机发送完第3个比特的信号。第3个比特也要耗费1微秒的发送时间,此时共耗费3个微秒。并且第一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600m了。第2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400m了。第3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200m了。
  • 如果我们把链路带宽提高8倍,到 8Mb/s,信号在该链路上的传播速率不变来看看主机的发送情况。
    • 经过1微秒时间,主机可将8比特信号连续发送出去。此时,最前面的那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200m了。很显然,与1Mb/s的带宽相比,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比特数量提高了8倍。
    • 紧跟着之前8比特的信号,主机又发送完8比特的信号。很显然,这8比特也要耗费1微秒的发送时间,此时共耗费2个微秒。并且最前面的那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400m了。此时主机已累计发送完16比特信号,是1Mb/s带宽时的8倍。
    • 紧跟着之前16比特的信号,主机又发送完8比特的信号。这8比特也要耗费1微秒的发送时间,此时共耗费3个微秒。并且最前面的那个比特的信号前端,已经传播出去600m了。此时主机已累计发送完24比特信号,是1Mb/s带宽时的8倍。
  • 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比,能加深大家对发送时延、传播时延的理解。

 

 

  • 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道题。大家一定会很自然的想到:
    • 主机发送这1比特信息的发送时延,加上该比特信号在60m长的链路上的传播时延,就是所耗费的总时间。
    • 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想基于这个练习,来看看其中的细节问题。
  • 根据题意,我们画出示意图。
    • 主机将表示这1比特的信号发送到链路上。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发送时延。计算为(1b)/(10Mb/s),结果为𝟏𝟎^−𝟕𝒔(10的负7次方秒)
    • 请大家思考一下。此时,信号的前端已经传播出去多远了?
      • 答案是20m。这是用传播速率
  • 2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