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相关技术

前言

其实我们在上网的时候并不是直接使用IP地址,同样IP地址还不方便记忆,这样我们就需要IP相关的技术来帮助我们通信

DNS

一开始人们使用TCP/IP世界中的主机识别码来转换成具体的IP地址,这样人们就可以直接使用主机名称,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变的麻烦
定义:管理主机名称和IP地址的系统,这样可以对数据进行变更和设定,也就是一个IP和主机对应的数据库,当输入用户名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匹配到那个IP
域名:是为是为了识别主机名称和组织名称的一种具有分层的名称

DNS查询

通过域名服务器向上查询,在根节点查询后返回(在这些协议中,基本上都有反馈机制,为了确定是否查收)

APR

定义:以IP地址为线索来搜寻对应设备或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只适用于IPV4)
实现:主机会通过广播发送一个APR请求包,其中包括主机的IP地址和想要了解的MAC地址,之后当主机或者路由器发现IP相同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MAC地址放入包中带回
当然为了防止APR被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影响网络流量,我们将APR获得MAC地址放入缓存中,之后再做成一张APR缓存表
RAPR
就是反向的APR,在使用一些嵌入式设备的时候,有时候会无法获得IP地址,这时候就需要通过RAPR来从注册表上获得他的IP地址

ICMP

定义:确实IP包是否送达目标地址,在发送的过程中IP包被废弃的原因,改善网络设置
比如当主机在发送消息时,路由器2没有收到,就会向主机发送一个ICMP包,同时他的消息是通过IP进行发送
ICMP的消息可以分为两类:通知出错原因的错误消息,用于诊断查询消息
主要的ICMP消息
1.ICMP不可达消息:当IP数据包无法到达目标地址的时候
2.ICMP重定向消息:当路由器发现主机使用次优路线发送数据的时候
3.ICMP超时消息:IP包有一个字段叫做TTL(生存周期),他经过一个路由器就会被减一,当到零的时候就会被丢弃,这时候IP路由器就会发送一个ICPM给主机说包已经丢失
4.ICMP回送消息:是个判断是否IP包达到对端的消息(通常使用的ping命令就是由这个实现的)

DHCP

定义:可以自动实现自动设置IP地址,统一管理IP地址分配
为了检测IP地址以及是否可用,有以下条件
DHCP服务器:在分配IP地址前发送ICMP请求包去确定没有返回应答
DHCP客户端:针对DHCP那里获得IP地址发送ARP请求包,确定没有返回应答


在大规模的学校或者单位大范围的网段,,这时候就使用DHCP统一管理,只需要在每一个网段使用一个DHCP代理

NAT

定义:用于本地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在连接互联网时转而使用全局IP地址的技术(实际是为了处理IPV4地址在正在枯竭的问题)
NAT-PT :IPV4------IPV6的转换
NAT都是依赖于自己的转换表,所以有很多潜在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隧道

连接IPV4与IPV6之间的通信

IP任播

IP任播为提供同一种IP地址,可以与最近的通信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TCP/IP基础 第1章 开放式通信模型简介 1 1.1 开放式网络的发展 1 1.1.1 通信处理层次化 2 1.1.2 OSI参考模型 3 1.1.3 模型的使用 5 1.2 TCP/IP参考模型 7 1.3 小结 7 第2章 TCP/IP和Internet 8 2.1 一段历史 8 2.1.1 ARPANET 8 2.1.2 TCP/IP 9 2.1.3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9 2.1.4 当今的Internet 12 2.2 RFC和标准化过程 12 2.2.1 获得RFC 13 2.2.2 RFC索引 13 2.2.3 有关RFC的幽默 13 2.3 Internet服务简介 13 2.3.1 Whois和Finger 14 2.3.2 文件传输协议 14 2.3.3 Telnet 14 2.3.4 Email 14 2.3.5 WWW 14 2.3.6 USENET News 15 2.4 Intranet和Extranet概览 15 2.4.1 Intranet 15 2.4.2 将Intranet对外开放 16 2.5 Internet的明天 16 2.5.1 下一代Internet(NGI) 16 2.5.2 超速骨干网服务 16 2.5.3 Internet2(I2) 17 2.6 Internet管理组织 17 2.6.1 Internet协会 17 2.6.2 Internet体系结构组 17 2.6.3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17 2.6.4 Internet工程指导组 17 2.6.5 Internet编号管理局 18 2.6.6 Internet名字和编号分配组织 (ICANN) 18 2.6.7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和其他注 册组织 18 2.6.8 RFC编辑 18 2.6.9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18 2.7 小结 19 第3章 TCP/IP概述 20 3.1 TCP/IP的优点 20 3.2 TCP/IP的层和协议 21 3.2.1 体系结构 21 3.2.2 传输控制协议 21 3.2.3 IP协议 23 3.2.4 应用层 25 3.2.5 传输层 25 3.2.6 网络层 25 3.2.7 链路层 25 3.3 远程登录(Telnet) 25 3.4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 3.5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 26 3.6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6 3.7 网络文件系统(NFS) 26 3.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7 3.9 TCP/IP和系统结合 27 3.10 内部网概述 28 3.11 小结 28 第二部分 命名和寻址 第4章 IP网络中的名字和地址 29 4.1 IP寻址 29 4.1.1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30 4.1.2 IPv4地址格式 30 4.2 子网的出现 34 4.2.1 分子网 35 4.2.2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37 4.3 无类域前路由(CIDR) 38 4.3.1 无类地址 38 4.3.2 强化路由汇聚 39 4.3.3 超网化 39 4.3.4 CIDR怎样工作 39 4.3.5 公共地址空间 40 4.3.6 RFC 1597和1918 40 4.4 小结 40 第5章 ARP和RARP 41 5.1 使用地址 41 5.1.1 子网寻址 41 5.1.2 IP地址 43 5.2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44 5.2.1 ARP cache 45 5.2.2 代理ARP 47 5.2.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47 5.3 使用ARP命令 47 5.4 小结 47 第6章 DNS:名字服务器 48 6.1 域名系统概述 48 6.2 授权局 50 6.3 DNS分布数据库 50 6.4 域和区 50 6.5 Internet顶级域 51 6.6 选择一个域名服务器 52 6.7 名字服务解析过程 52 6.7.1 递归查询 52 6.7.2 叠代查询 52 6.8 高速缓存 52 6.9 反向解析(Pointer)查询 52 6.10 DNS安全 52 6.11 资源记录 53 6.12 小结 54 第7章 WINS 55 7.1 NetBIOS 55 7.2 NetBIOS名字解析 57 7.3 动态NetBIOS名字解析 58 7.3.1 使用WINS的优点 58 7.3.2 WINS如何工作 59 7.3.3 配置WINS客户机 60 7.3.4 为代理配置WINS 60 7.3.5 配置NT 4.0系统 61 7.3.6 配置Windows 95或Windows 98 系统 61 7.4 安装WINS服务器 61 7.5 WINS管理和维护 62 7.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