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与小圈圈
长期接触网络的朋友一定知道甚么是社群。因为社群是所有旧式社交网站的基本──举凡讨论区、贴图区、网络家族、甚至是交友网站,都是用社群的概念所设计的。管理者预先定义出社群,或者由使用者申请了社群之后,就能使用某些功能。这种大家所熟悉的社群式社交机制有一个特色,就是社群本身是公诸于世的;不管加入社群的规则为何、不论非社群成员能参与的程度为何,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知道有这么一个社群存在。
另一方面,这种社群多半采用了中央阶级制度,定义了诸多权限等级,由整个社群的总管来管理社群内的各项事宜。也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群称做「由上而下」的社群;而这种在线社群的做法,正面临着时代的考验。
因为网页这种媒体,跟其它各种媒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决定自己眼中的网页要长甚么样子;同样地,当在这种媒体上社交时,每一个使用者也都要能决定自己与其它人互动的方式。正是这种强调每一个单独使用者的使用经验,纔造就了所谓的 Web 2.0──由下而上的使用者互动方式。
自部落格以来,新兴的社交方式就回归到社交的基本:以个人为核心,强调实时、富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跟其它人的往来情况。在这种模式中,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比较隐晦、难以被他人看见,除非同是圈内人,否则外人难以得知这些关系的存在;人跟人之间大抵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突然跟谁变得要好、要拉拢谁、突然跟谁翻脸、或者是要排挤谁,完全都在每个使用者自己的掌控之中。
仔细想想这种模式所建立出来的人际团体,就会明白「小圈圈」是多么贴切的说法。
当然,小圈圈跟社群可以是并行不悖的。社群通常是根据特定的主题,「师出有名」地招募而成,而同样参与社群的众人,总是可以发展出自己的小圈圈;另一方面,由于小圈圈的弹性,以及其强调「人」的性质,许多小圈圈甚至会跨越多个社群而形成。
回过头来看看 Web 2.0 世界中的节点──部落格,就更能明白这一点;有人认为所有的部落客都是所谓部落格社群的成员,因此可以成立社团等等,但是明眼人必能明白,部落客间每人观点不一、立场不同,岂能一概而论?于是有些部落客感情日益渐增,培养了默契,一同行动;有些部落客则把精力拿去做他所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其它事,而较少跟前述人等行动。但是这些部落客并没有办法一清二楚地划分成若干「社群」,甚至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随时受到其境遇或想法而有所不同。
这正是小圈圈的真貌。
唯有真正参与其中、真正细心咀嚼部落格上的每一样设施、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纔有机会一窥该部落客所踏入的小圈圈。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任何 Web 2.0 网站上,在接续传统的「社群」之余,总让使用者还有办法能够发展自己的小圈圈;除了公开的群组外,许多这类网站还提供了(私下的)「朋友」功能,乃至于能够自订亲人、邻居等其它人际关系,这就是对于「小圈圈」实务的一种基本做法。
同时别忘了,包括对特定一样东西(例如 Amazon 或 aNobii 上的一本书)的讨论,也都是促成小圈圈的契机;感谢 RSS、Atom 等源料的技术,让我们能把这些对话延续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以及其它的私密角落。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功能,往往却也是影响使用者对网页系统观感的关键。对使用者来说,「社群」是顶过大的帽子,人们更在乎日常所接触的人(其它使用者);所以能让使用者把这方面的喜好发挥到甚么程度,就成了重要的事。
网络世界是由真实世界的人们所驱动的,并非只有那些经筛选的「善意」才会参与其中;人性的两面都是重要的因子,也都是网页服务经营者所不该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