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据通信中,为了正确的传输数据,就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而计算机终端在不同的信道中传输需要使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不同的信道支持不同的编码类型,本文解释了编码中的极性编码。
一、极性编码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有一种码型使用正电平(正电压)、负电平(负电压)、零电平(零电压)表示二进制信息中的“1”和“0”。极包括正极(正电平)和负极(负电平)。(PS:如果不懂负电压怎么来的,后面有机会再来讲,这里理解极性编码用不到负电压的原理)。
1、极性码
我们知道极包括正极和负极,那我们就用正极表示二进制的“0”,负极表示二进制的“1”。
图:极性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每一个比特对应的波形都很清楚的用正电平和负电平表示出来了。比如第一个0就是用正极表示,第二1就是用负电平表示。
特点
优点:极性码直接用正负电平来表示二进制“0”和“1”,电平差比较大,所以极性码的抗干扰行较好。
缺点:图中第二个“1”和第三个“1”为连续的两个数据,当发送端发送出去的时候,接收端难以定时,不知道这个“1”是啥时候的,所以在传送一长串的“1”或“0”的时候需要同步信号。
2、单极性码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