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安排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和介绍来引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进而再对目前本课题的发展现状就国内外进行分析介绍。
第二章,主要介绍校园网络的设计与需求分析,着重介绍三层组网结构以及网络服务与冗余设计
第三章,主要是相关技术与工具介绍,主要包括VLAN规划、Eth-trunk链路聚合、OSPF和静态路由、DHCP、NAT、telnet、防火墙区域划分与包过滤策略。
第四章,本章节主要是对校园网络进行总体设计,设计总体的拓扑结构,主要是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另外还设置了防火墙、服务器以及相关的无线区域,划分好各个区域的VLAN和IP分配。
第五章,本章节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本课题的系统调试,主要是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把排错风险的工作做到前边,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改,确保后去的测试进程完整顺利。
第六章,总结本课题在整体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以及接下来想要继续改进的工作。
三层组网架构
基于ENSP的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通常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这种层次化的网络结构有助于实现高效、灵活且安全的网络管理
核心层是网络架构的中心,承载着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转发任务。它连接着网络中的各个重要节点,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网络区域之间快速、稳定地传输。在ENSP的模拟环境中,核心层设备(如交换机)的配置应着重于高性能、高可靠性,以确保网络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汇聚层位于核心层和接入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来自接入层的数据进行汇聚,并转发到核心层,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安全过滤和流量控制功能。在ENSP中,可以通过配置汇聚层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VLAN划分、访问控制列表(ACL)等功能,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有效管理和安全控制。
接入层是网络的边缘部分,直接连接着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它负责为用户提供接入网络的接口,并实现对用户设备的认证和访问控制。在ENSP中,接入层设备的配置应考虑到用户的安全需求,如设置用户权限、限制访问范围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通过这三层组网结构的设计,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网络管理和安全防护。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安全策略,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这种层次化的结构也使得网络更加易于扩展和维护,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关技术规划
vlan及ip地址技术规划
设备选型
为了应对网络冗余问题,本课题的系统选择了高质量的硬件设备。其中包括2台AR2220路由器,它们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确保网络通信的顺畅。此外,配备了2台USG6000V防火墙,它们能够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11台S5700交换机和5台S3700交换机共同构成了网络的核心部分,它们负责快速、高效地传输数据,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交换机的高性能特点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应对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为了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我们选用了5台AP(无线接入点)和1台AC(无线接入控制器)。它们共同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上网需求。
最后,还配备了5台电脑,供用户日常使用。这些电脑与网络设备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具体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