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1.课程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学习,了解自然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理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中国马克思主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国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零、绪论
1.三个案例
(1)运动/变化悖论:自然界是怎样的?
(2)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关于创世论的世纪审判:什么是科学?】
麦克里恩反对阿肯色案 ——世纪审判
进化论胜
(3)重力波争议: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世界的本源(arche)是什么?cosmos
(0)燃素说
(1)元素:四元素说、五元素说 (亚里士多德)
(2)原子:道尔顿原子说
3.著名人物
(1)芝诺
芝诺的乌龟
集合模糊论
(2)谢利·卡根
谢利·卡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因其穿着牛仔裤、帆布鞋,一脸大胡子,坐在讲台上讲课的视频在网络上出现后,许多中国年轻人都认识了这个“不守常规”的卡根教授。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2]著有《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
4.物理学四大神兽: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薛定谔的猫
链接:【物理科普】物理学界的四大神兽,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薛定谔的猫。
物理学上有四大神兽,分别是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和薛定谔的猫:
1.芝诺的乌龟:
芝诺的乌龟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悖论之一,主要涉及运动和时间的概念。芝诺认为运动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运动都可以被无限分割成更小的部分,从而使得运动看起来不可能。这个悖论在微积分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被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所解决。
2.拉普拉斯兽:
拉普拉斯兽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系。统,能够根据初始条件预测未来任何时刻的状态。它代表了经典力学中的决定论,即如果知道系统的初始状态,就可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这一概念在经典力学中非常重要,强调了物理系统的可预测性。
3.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妖是一个假想的生物,能够通过测量并操纵分子运动来提高热机的效率。它揭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复杂性,即不可能制造出一种机器,其效率超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允许的范围。这一概念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4.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思想实验,描述了一个密封盒子中的猫的生死状态。它揭示了量子力学中的叠加原理和观测者的作用,即在没有观测之前,系统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观测之后才确定。这一思想实验在量子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神兽”不仅在物理学中具有象征意义,还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0.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①"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②"元气"说:万物由元气构成
2.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1)自然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本原,是决定事物运动和变化并赋予其特定秩序的内在原因,是自然物(包括人类)的本性,是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据的原则。
(2)自然界的本原存在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或“某种特殊的东西中”。
①神话观 (mythos):公元600BC以前
②逻辑和理性 (logos):公元600-300BC
帕特农神庙:Parthenon Temple
(1)泰利斯的“水”
泰利斯(thales),希腊哲学家,是古希腊第一位科学家。观测到了日食、月食,并有记录。提出呼吁,我们不要再以希腊神话当作信仰,要以 世界本源(arche) 当作信仰。
(2)阿那克西米尼的“气”
(3)赫拉克利特的“火”:世界的本源是火、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约前544-前483年),古希腊第一位辩证法哲学家。爱菲斯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持对立统一观念,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对应中国时期的东周春秋。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世界的本源是火”
(4)阿那克萨戈拉:种子、努斯
(5)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质是原子
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 留基波、 德谟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分别在存在、 根、种子、原子、 数中寻找万物的本原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论)
1.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
①亚里士多德
②伽利略、牛顿: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产生加速度)
③爱因斯坦
(三) 数学唯心主义自然观
1.毕达哥斯拉学派:自然界的本质是“数”
毕达哥拉斯以“数是万物之本”的哲学思想著称。他认为:自然界的本质是“数”,一切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数学关系和比例(例如音乐的和谐与数的比例关系)。
比例数(ratio) 误写作了 有理数(rational)
2.第一次数学危机
(四) 古希腊人的自然观
1.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素数是无穷多的
2.艾萨克·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是最后一位自然哲学家。
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发表了一部物理学哲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书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公式:
F
=
G
⋅
m
1
⋅
m
2
r
2
F=G·\dfrac{m_1·m_2}{r^2}
F=G⋅r2m1⋅m2
库伦公式:
F
=
k
⋅
∣
q
1
⋅
q
2
∣
r
2
F=k·\dfrac{|q_1·q_2|}{r^2}
F=k⋅r2∣q1⋅q2∣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李约瑟难题又称为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之问。
“李约瑟之问”是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4.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大大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蓬勃发展。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5.城邦国家 state
希腊雅典 vs 斯巴达
6.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二进制、计算器
7.巴贝奇:差分机
巴贝奇的第一个贡献是制作了一台"差分机"。所谓"差分"的含义,是把函数表的复杂算式转化为差分运算,用简单的加法代替平方运算。1812年,20岁的巴贝奇从法国人杰卡德发明的提花编织机上获得了灵感,差分机设计闪烁出了程序控制的灵光──它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旨意,自动处理不同函数的计算过程。巴贝奇耗费了整整十年光阴,于1822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当即就演算出好几种函数表。
由于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极低,第一台差分机从设计绘图到机械零件加工,都是巴贝奇亲自动手完成。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巴贝奇,他连夜奋笔上书皇家学会,要求政府资助他建造第二台运算精度为20位的大型差分机。然而,第二台差分机在 [1]机械制造过程中,因为主要零件的误差达不到每英寸千分之一的高精确度,以失败告终,但他把全部设计图纸和已完成的部分零件送进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供人观赏。
1834年,巴贝奇就已经提出了一项新的更大胆的设计。他最后冲刺的目标,不是仅仅能够制表的差分机,而是一种通用的数学计算机。巴贝奇把这种新的设计叫“分析机”,它能够自动解算有100个变量的复杂算题,每个数可达25位,速度可达每秒钟运算一次。
1819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设计“差分机”,并于1822年制造出可动模型。 这台机器能提高乘法速度和改进对数表等数字表的精确度。
1991年,为纪念巴贝奇诞辰200周年,伦敦科学博物馆制作了完整差分机,它包含4000多个零件,重2.5吨。
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研制出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巴贝奇(C.Babbage)的照片:宽阔的额,狭长的嘴,锐利的目光显得有些愤世嫉俗,坚定的但绝非缺乏幽默的外貌,给人以一个极富深邃思想的学者形象。
(四)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化学的基础是元素
(五)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是第一个提出唯物主义的,但是第一个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科学的标准
①它以自然规律为向导
②通过论及自然规律,它是解释性的
③它在经验范围内是可以检验的
④它的结论是试探性的
⑤它是可证伪的
2.运气
运气,弱者的借口,强者的谦辞
3.托勒密:地心说
托勒密的地心模型在西方世界中被广泛接受并主导了天文思想大约1400年,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出现并逐渐获得认可。
4.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200年后才被接纳。
他的日心说模型有致命缺陷:他认为星体轨道是圆形轨道。(现在我们知道是椭圆轨道)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重力波争议: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1969年,马里兰大学,韦伯的引力波实现,不可复现。他提出抗议:
①你们的实验设备不过关
②你们的实验操作水平不过关
2.韩春雨的基因编辑
①你们的实验细胞遭受了污染
②你们的实验环境不够干净
③你们的实验操作手法不过关
最终迫于压力,韩春雨进行了撤稿(Retraction)。
但是撤稿是一种学术污点。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杜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