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初赛

复盘

总体上来说是考的非常难受,感觉这场CSP的难度不说正解,在得分上就足以超过这一个半月以来的多数模拟赛。

惯例开局遍历,T1似乎是一道贪心,一个比较经典的模型。
T2括号序列,上来就给我一种抵触感,不过 O ( N 3 ) O(N^3) O(N3)dp拿60很可观。
T3比较迷,有点复杂,看数据范围没啥头绪。
T4非常迷,看数据范围没头绪,自带二维,感觉写个暴力都很麻烦。
一共花了30分钟看题。
综上,这次决定顺序做题。

T1回忆了一下以前的礼堂占用和牛棚占用的两个经典模型,发现和这题都不太一样,究其根本是这题内核是一个模拟,其实没有什么选择,飞机停靠唯一能做的是在空位选择,并不能安排飞机是否可以停靠,这一来大的贪心就被否决了,但是每次停飞机的时候还是选择停在下标小的廊道,因为此时停在下标小的,廊道的增减不影响决策,能够一次dp得到分得1~n个廊道的全部情况,这可以得40分。然而由于这题实在太像贪心,之后花了一些时间思考能不能贪心或者配合STL,都以失败告终。这题一共花了大约45分钟。

T2在设计dp上有些复杂,直到写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审题有问题,此题只支持ASB而不支持SAS,只支持(AS)而不支持(SAS),这两个情况如果用dp状态存极其难写时间复杂度又高,于是思考了很久能不能通过一些01状态判断看当前是否非法,这些尝试全部失败了。
此时考试只剩下大约80分钟了。
现在的选择大致有三个:一是接着研究dp,二是抛弃dp转而写28分的暴搜,三是抛弃这道题看T3(T4在这时候已经不在我考虑范围内了)。

我仅剩的理性可以判断出,以我浪费的时间就足以证明,T2哪怕一个15分的暴搜都极难写(甚至需要打一个递归的判断),以我当前的状态不适合去整这样一个烂摊子,我于是选择放弃T2看T3.

我自己曾经评论过,在考试中放弃一道未做完的题看别的题会导致心态和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必然导致失败,这也是我之后的考试当中一直非常忌讳的事情,然而在这次初赛,经过复盘,我觉得确实是这个决策挽回了我一开始误判T2难度顺序开题的失误,至少没有让我一败涂地。

T3dp感觉不好写,但是以搜索的眼光去看能看到一大堆可以剪枝的东西,结合以前玄学剪枝过80的经验,我觉得此题剪枝甚至能剪到48.然而实际上从40到48分数差的不多,数据范围差的却不小,剪枝虽然优化很大但不好写,考虑到现在的形势,我用了一两个之前想到的比较容易实现的剪枝,大样例可过,也就是40分的数据范围。虽说大样例可能很水,但是在时间计算上我觉得还算靠谱,于是过了接着回去写T2的搜索。此时考试仅剩30分钟。

从结果上来看其实应该考虑一下T4的10分暴力,但是从实际角度上来说确实应该争取那15分。

T2的搜索如我所料并不好写,最终的枚举之后的判断需要递归的写,调试的时候RE了,非常尴尬,一直调到只剩8分钟的时候也没调出来,果断不调了,关掉搜索,写了freopen,直接交个错的dp,剩下的时间用来检查文件格式交题。

以当时的紧张程度,我认为我能最终留出8分钟检查而没有接着纠结一个自己在考试上花了几乎100分钟研究而无果的题,说明心态起码在根源上还是比较好的。

总结一下这场考试,考的状态确实非常差,只能说是在最差的情况发生了之后才做出了当时所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最大的问题显然是一开始的难度的误判,看题做题太鲁莽了,没有把题看的非常明白就上去做(u1s1这把初赛的题面描述里面说的不清楚而且很要命的地方真的多,包括T1能否同时起降的问题都让我纠结了好一会儿),我只能说吃一堑长一智,之前我真的没有经历过误判难度误判如此之大的时候,总之以后碰到题面很复杂的直接开题顺序往后排吧。
这方面可能还是对初赛的心理预设有点多,可能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东西还是想到一点,干扰了判断,低估了困难。这套卷如果看出T2非常难,其实最差也能写到差不多40+15+40+10的程度。毕竟没有什么如果,还是只能说吃一堑长一智了,考试绝对应该看题之后想清楚了再考。

吐槽一句,虽然在这时候说非常的扯淡,我早该搞清楚省一分数线到底是多少,我考前给自己定的最低目标在我听说了去年的省一分数线之后就觉得真是离谱(高出50%)。只能说对于我以后就别定啥目标了,应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吧,不说放开了考状态更好,我的消息流通速度只能坑害我自己了,捂脸

不过“先写暴力,后想正解”的思路这场考试当中运用的我认为比较好,虽然T1觉得可以写出正解,但是思路上并不妨碍自己写出暴力,也没有在写暴力之前就进一步思考优化,最小化了花费的时间。至于T2我确实就是奔着暴力去的,这个翻车我觉得确实是意外成分。T3也没有浪费时间搞太多的剪枝浪费时间,也是最高效的得分,这些方面我觉得证明了模拟赛绝对不白练。

复盘以外的一些闲话

其实这场考试虽然很惨,但是理性的进行复盘,其中挽回大局的决策、基本精神的运用(上考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背景换成“暴力出奇迹”提醒自己,233)有很多可以称道的地方,但是考完试那一刻没回过味的时候确实觉得实在是烂完了。
很大程度上真不是由于这个考试难度上大幅度超过心理预期(我现在才意识到我们老师给我们整的CSP模拟赛真是CSP模拟赛,哈哈哈),主要是自己觉得很尴尬,用原话说,就是这卷子我今天做了80分,半年前让我做也能拿80分。毕竟运营之类是后台的,反映在代码上,真的让人看不出这半年来学习的各种东西和奇妙的技术,这件事情确实让我有点比较难以说服自己。
回顾一下从省选至今的学习历程,确实经历过一个思考自己学习竞赛的性价比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没持续多久,真正困扰了我很久的是学东西越来越吃力、感觉自己对一些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浅的这种迷茫感,现在看来应该是学的东西越来越难了,毕竟dp有橙题也有黑题,OI充其量就是代码的复杂与否,本没有什么简单算法困难算法之说,然而当初的我不太能意识到这一点,我只能感觉到自己会的东西感觉越来越不靠谱,将要学的东西又总感觉有点一知半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深知这一点,因此这个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严重困扰着我,我一直试着多学一些,在每一道题上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来锻炼自己,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我觉得短期上看不出很大的进步。暑假的集训模拟赛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我可能写了一整场考试都写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我并不和别的人进行比较,我只是觉得这种现象本身就非常糟糕。
于是我试着回到了刚考完省选的时候的那种感觉。
刚考完省选的时候是我学OI一年里最有自信的时候,因为很多的现实摆在我眼前,从省选的经历到宋队的课,充分说明省选暴力打满足以进队,国赛暴力打满足以拿牌,这个暴力打满的前提就是代码写的准确率足够高、思路足够好、基本功足够熟练(老实说,宋队6个dp拿银牌那一节课是我学OI对我影响最深的一节课),不需要会多么高深的东西,只需要一些我当时就能理解的做法再多那么一些就够用了,这彻底打消了我当时因为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一度感到疲劳的问题(虽然后来学东西确实让我非常累)。

不得不批评自己一句,刚学OI的第一个学期一直担心自己因为太差被劝退,前几个月又开始担心自己学得不够好考砸了被劝退,现在看看,其实境界上没区别,属实是开历史倒车。

从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代码实现开始,我觉得我确实一点点找到了当年那种不顾其他实实在在研究一个问题的状态,我感觉我不适合短时间学很多很多东西,但是适合长时间的磨合一样东西成为一种体系,从学知识到思考考试的运营,我的风格一直如此。所以感觉停课期的这一个多月学东西确实实在了不少,虽然学东西没有变快,理解能力没有提高的很多,但是对于我是一个进步,起码过去的迷茫感少了很多。大约临近考试的几天我又完全看开了这个考试竞争的问题(一个一向极端漠视竞争的人不知道啥时候关心竞争了,严重开历史倒车,我再一次批评我自己),所以考试前没有因为有什么大纲上不会的东西而很紧张,好好整,整到自己会的程度足够了。虽然从结果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没有展示出这种变化的历程是一个遗憾,但是总还是有机会,退一万步讲,哪怕在OI上体现不出来这种变化,起码在以后的文化课上也能体现出来,毕竟OI的竞争环境和学习的强度到底也要比文化课更激烈一些。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洛谷去测试,毕竟感觉这次考试很看数据的强度,测了意义确实不大,静静等待结果吧,毕竟现在不管何种结果我都可以理解和接受了。总之做好自己的事情,哪怕不知道结果,也得接着准备下一个阶段,NOIP再见吧。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