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信里的“养生“谣言

编者小新的博客

谈微信里的“养生“谣言

前两天我远在老家的奶奶难得给我发了一回微信,连发了十几条语音,警告我不要生吃番茄,一定要煮熟才能吃。作为一个酷爱吃番茄的人,我生吃了二十几年凉拌番茄也没出过问题,很奇怪奶奶怎么会今天突然给我发这样的信息。在我的追问下,奶奶把一条推文转发给了我,“关于番茄的坏消息!赶紧看看吧!”。

读完整篇推送,我发现全文都是欺骗中老年人来搏得点击率的低级手段。随意杜撰的“新西兰生物研究院”,加粗标黄的“不要生吃!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骇人听闻的“生吃10克必致命!”。作者通过提及一些看似权威其实并不存在的科研组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极其具有恐吓效果的语言,让这些像我奶奶一样的中老年人,在好奇和担忧之下,转发给自己关心的亲朋好友,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其实这种关于养生信息的微信谣言在大家的生活里都挺活跃的,相信每个人的家庭群里,或是一些长辈的朋友圈里都很容易看到这些标题浮夸“一看就假”的谣言。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想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类谣言背后的问题:为何中老年人容易“上钩”,媒体人为何撰写这些谣言。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这些推送里如此拙劣的把戏仍然能骗到这些中老年人,满篇的粗体字和感叹号,这些谣言并不高明啊?后来联系到受骗群体的背景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微信公众号这一类自媒体近年来发展地十分迅猛,但其实它的历史才短短不到7年。2011年,第一版微信诞生;2012年,智能手机开始流行;2013年八月,公众账号正式被划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这种信息时代产物的不断发展似乎对我们这些青年人来说很容易接受,微信更新个版本,一两天以后我们就用顺了,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新媒体是十分陌生的。大多数老年人也只是这两年来才开始使用起微信的,他们是踏上新媒体时代末班车的群体。对于微信公众号这类陌生的媒体,他们仍保持着像曾经对权威报纸一般的信任。就像我奶奶常说的,“手机上写的明明白白的,还能有假”?媒体数量的急剧增多使得整个平台鱼龙混杂,不再有以前出版实体书刊报纸或电视广播的层层审查,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辨别真伪并不是件难事,但若要一直信赖于媒体的老年人也改变自己几十年来的习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这一点外,媒体人还抓住老年人对于健康知识的渴求以及科学知识的匮乏,专门以养生类信息作为引子来欺骗。中老年人在自己已经年过半百之后,渴望能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长寿,可许多却因为自己知识水平不够,缺乏科学常识。因为他们科学知识匮乏却仍有渴求,推文中看似权威的“科研机构”就成了他们盲目信任的对象。

老年人易欺骗是真,但是什么让媒体人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去撰写谣言呢?“利益至上”的理念就是这一切的背后的元凶。诚然,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提供给了更多人成为媒体的机会,但它也降低了媒体的质量。因为信息繁杂并且交替极快,人们习惯快速阅读,只愿浏览大致,这样的阅读习惯使得讯息的爆点慢慢变得比质量更重要。许多人抨击我们媒体人为何不花时间去写好文章,其实很简单,写出来的高质文章没人看,反倒是这类谣言点击破万,这样长久以来,好作者不是饿死了就是迫于生计写低质但爆点多的文章去了。整个媒体行业,大家都想去搏得点击量,去挖掘信息的爆点,这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种恶性竞争,媒体的质量也会越来越令人堪忧。

中国的媒体现状虽高速发展但质量却令人担忧,若想改进,要从读者和媒体人两方面来努力。读者作为媒体的“顾客”应该起到监督者的作用,在培养优质阅读习惯的同时,通过“举报”的方式来打击谣言的撰写者。而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并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同行进行抵制。相信在两方面群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媒体环境可以得到净化,重返昔日的欣欣向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