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知识点笔记

参考视频:黑马程序员MySQL教学

1.MySQL概述

数据库概念

image-20231123114142017
  • Oracle:大型的收费数据库,Oracle公司产品,价格昂贵。
  • MySQL:开源免费的中小型数据库,后来Sun公司收购了MySQL,而Oracle又收购了Sun公司。目前Oracle推出了收费版本的MySQL,也提供了免费的社区版本。
  • SQL Server
  • DB2

不论我们使用的是上面的哪一个关系型数据库,最终在操作时,都是使用SQL语言来进行统一操作,因为我们前面讲到SQL语言,是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 统一标准 。

MySQL数据库

启动MySQL:

image-20231123114409757

[]内为可选参数,如果需要连接远程的MySQL,需要加上这两个参数来指定远程主机IP、端口,如果连接本地的MySQL,则无需指定这两个参数。

注意: 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连接时,需要安装完毕后配置PATH环境变量 。

关系型数据库:概念: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由多张相互连接的二维表组成的数据库。

特点:
A. 使用表存储数据,格式统一,便于维护。
B. 使用SQL语言操作,标准统一,使用方便。

2.SQL

SQL通用语法

  1. SQL语句可以单行或多行书写,以分号结尾。
  2. SQL语句可以使用空格/缩进来增强语句的可读性。
  3. MySQL数据库的SQL语句不区分大小写,关键字建议使用大写。
  4. 注释:
  • 单行注释:-- 注释内容 或 # 注释内容
  • 多行注释:/* 注释内容 */

SQL分类

image-20231123120903816

DDL

数据库操作
-- 查询所有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 查询当前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 if not exists ] 数据库名 [ default charset 字符集 ] [ collate 排序规则 ] ;
--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 if exists ] 数据库名 ;

-- 切换数据库
# 我们要操作某一个数据库下的表时,就需要通过该指令,切换到对应的数据库下,否则是不能操作的。
user 数据库名;
表操作
-- 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1 字段1类型 [ COMMENT 字段1注释 ],
	字段2 字段2类型 [COMMENT 字段2注释 ],
	字段3 字段3类型 [COMMENT 字段3注释 ],
	......
	字段n 字段n类型 [COMMENT 字段n注释 ]
) [ COMMENT 表注释 ] ;
-- 查询建表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 查询指定表结构
desc 表名;
-- 查询当前数据库所有表
show tables;

image-20231123122058031

image-20231123122109916

数据类型

数值类型:

image-20231123173332173

字符串类型:

image-20231123173350698

日期类型:

image-20231123173406176

表操作-修改
-- 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emp ADD nickname varchar(20) COMMENT '昵称';
-- 修改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字段名 新数据类型 (长度);
-- 修改字段名和字段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字段名 新字段名 类型 (长度) [ COMMENT 注释 ] [ 约束 ];
-- 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表操作-删除
-- 删除表
DROP TABLE [ IF EXISTS ] 表名;
-- 删除指定表, 并重新创建表 (清空表数据)
TRUNCATE TABLE 表名;

注意: 在删除表的时候,表中的全部数据也都会被删除。

DML

DML英文全称是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表的数据记录进行增、删、改操作。

-- 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名1, 字段名2, ...) VALUES (值1, 值2, ...);
-- 给全部字段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值1, 值2, ...);

-- 批量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名1, 字段名2, ...) VALUES (值1, 值2, ...), (值1, 值2, ...), (值1, 值2, ...);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值1, 值2, ...), (值1, 值2, ...), (值1, 值2, ...);

注意:

  • 插入数据时,指定的字段顺序需要与值的顺序是一一对应的。
  • 字符串和日期型数据应该包含在引号中 。
  • 插入的数据大小,应该在字段的规定范围内。
-- 修改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 = 值1 , 字段名2 = 值2 , .... [ WHERE 条件 ] ;

修改语句的条件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没有条件,则会修改整张表的所有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 WHERE 条件 ] ;

注意事项:

  • DELETE 语句的条件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没有条件,则会删除整张表的所有数据。
  • DELETE 语句不能删除某一个字段的值(可以使用UPDATE,将该字段值置为NULL即可)。
  • 当进行删除全部数据操作时,DataGrip会提示我们,询问是否确认删除,我们直接点击Execute即可。

DQL

基础查询
-- 查询多个字段
SELECT 字段1, 字段2, 字段3 ... FROM 表名 ;
SELECT * FROM 表名 ;

注意 : * 号代表查询所有字段,在实际开发中尽量少用(不直观、影响效率)。

-- 设置别名
SELECT 字段1 [ AS 别名1 ] , 字段2 [ AS 别名2 ] ... FROM 表名;
# as 可省略
SELECT 字段1 [ 别名1 ] , 字段2 [ 别名2 ] ... FROM 表名;
-- 去除重复记录
SELECT DISTIN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条件查询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列表 ;
image-20231123211935935 image-20231123211952772

案例:

# 查询年龄在15岁(包含) 到 20岁(包含)之间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age between 15 and 20;
# 查询年龄等于18 或 20 或 40 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age in(18,20,40);
# 查询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X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idcard like '%X';
select * from emp where idcard like '_________________X';
聚合函数

将一列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纵向计算 。

image-20231123212728285
 SELECT 聚合函数(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

注意 : NULL值是不参与所有聚合函数运算的。

分组查询
-- 语法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 WHERE 条件 ] GROUP BY 分组字段名 [ HAVING 分组后过滤条件 ];

where与having区别

  • 执行时机不同:where是分组之前进行过滤,不满足where条件,不参与分组;而having是分组之后对结果进行过滤。
  • 判断条件不同:where不能对聚合函数进行判断,而having可以。

注意事项:

• 分组之后,查询的字段一般为聚合函数和分组字段,查询其他字段无任何意义。

• 执行顺序: where > 聚合函数 > having 。

• 支持多字段分组, 具体语法为 : group by columnA,columnB

案例:

-- 根据性别分组 , 统计男性员工 和 女性员工的平均年龄
select gender, avg(age) '平均年龄' from emp group by gender ;

-- 查询年龄小于45的员工 , 并根据工作地址分组  , 获取员工数量大于等于3的工作地址
select workaddress, count(*) address_count from emp where age < 45 group by workaddress having address_count >= 3;
-- 统计各个工作地址上班的男性及女性员工的数量
select workaddress, gender, count(*) '数量' from emp group by gender , workaddress;

image-20231123215153259

image-20231123215122330

排序查询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ORDER BY 字段1 排序方式1 , 字段2 排序方式2 ;
  • ASC : 升序(默认值)
  • DESC: 降序

注意事项:

  • 如果是升序, 可以不指定排序方式ASC ;
  • 如果是多字段排序,当第一个字段值相同时,才会根据第二个字段进行排序 ;
分页查询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LIMIT 起始索引, 查询记录数 ;

注意事项:

  • 起始索引从0开始,起始索引 = (查询页码 - 1)* 每页显示记录数。
  • 分页查询是数据库的方言,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实现,MySQL中是LIMIT。
  • 如果查询的是第一页数据,起始索引可以省略,直接简写为 limit 10。
执行顺序
image-20231123223111456

DCL

DCL英文全称是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来管理数据库用户、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管理用户
-- 查询用户
select * from mysql.user;
-- 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 修改用户密码
ALTER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新密码' ;
-- DROP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
DROP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

注意事项:

  • 在MySQL中需要通过用户名@主机名的方式,来唯一标识一个用户。
  • 主机名可以使用 % 通配。
  • 这类SQL开发人员操作的比较少,主要是DBA( Database Administrator 数据库
    管理员)使用
权限控制

MySQL中定义了很多种权限,但是常用的就以下几种:

权限说明
ALL, ALL PRIVILEGES所有权限
SELECT查询数据
INSERT插入数据
UPDATE修改数据
DELETE删除数据
ALTER修改表
DROP删除数据库/表/视图
CREATE创建数据库/表
-- 查询权限
SHOW GRANTS FOR '用户名'@'主机名' ;
-- 授予权限
GRANT 权限列表 ON 数据库名.表名 TO '用户名'@'主机名';
-- 撤销权限
REVOKE 权限列表 ON 数据库名.表名 FROM '用户名'@'主机名';

注意事项:

  • 多个权限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 授权时, 数据库名和表名可以使用 * 进行通配,代表所有。

3.函数

字符串函数

函数功能
CONCAT(S1,S2,…Sn)字符串拼接,将S1,S2,… Sn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LOWER(str)将字符串str全部转为小写
UPPER(str)将字符串str全部转为大写
LPAD(str,n,pad)左填充,用字符串pad对str的左边进行填充,达到n个字符 串长度
RPAD(str,n,pad)右填充,用字符串pad对str的右边进行填充,达到n个字符 串长度
TRIM(str)去掉字符串头部和尾部的空格
SUBSTRING(str,start,len)返回从字符串str从start位置起的len个长度的字符串

案例:

# 由于业务需求变更,企业员工的工号,统一为5位数,目前不足5位数的全部在前面补0。比如: 1号员工的工号应该为00001。
update emp set workno = lpad(workno, 5, '0');

数值函数

函数功能
CEIL(x)向上取整
FLOOR(x)向下取整
MOD(x,y)返回x/y的模
RAND()返回0~1内的随机数
ROUND(x,y)求参数x的四舍五入的值,保留y位小数

日期函数

函数功能
CURDATE()返回当前日期
CURTIME()返回当前时间
NOW()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YEAR(date)获取指定date的年份
MONTH(date)获取指定date的月份
DAY(date)获取指定date的日期
DATE_ADD(date, INTERVAL expr type)返回一个日期/时间值加上一个时间间隔expr后的 时间值
DATEDIFF(date1,date2)返回起始时间date1 和 结束时间date2之间的天数

流程函数

函数功能
IF(value , t , f)如果value为true,则返回t,否则返回 f
IFNULL(value1 , value2)如果value1不为空,返回value1,否则 返回value2
CASE WHEN [ val1 ] THEN [res1] … ELSE [ default ] END如果val1为true,返回res1,… 否 则返回default默认值
CASE [ expr ] WHEN [ val1 ] THEN [res1] … ELSE [ default ] END如果expr的值等于val1,返回 res1,… 否则返回default默认值

案例1:

# 需求:查询emp表的员工姓名和工作地址 (北京/上海 ----> 一线城市 , 其他 ----> 二线城市)  
select
	name,
	( case workaddress when '北京' then '一线城市' when '上海' then '一线城市' else'二线城市' end ) as '工作地址'
from emp

案例2:

select
	id,
	name,
	(case when math >= 85 then '优秀' when math >=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end )'数学',
	(case when english >= 85 then '优秀' when english >=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end ) '英语',
	(case when chinese >= 85 then '优秀' when chinese >=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end ) '语文'
from score;

4.约束

概念

概念:约束是作用于表中字段上的规则,用于限制存储在表中的数据。
目的: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有效性和完整性。

约束描述关键字
非空约束限制该字段的数据不能为nullNOT NULL
唯一约束保证该字段的所有数据都是唯一、不重复的UNIQUE
主键约束主键是一行数据的唯一标识,要求 非空 且 唯一PRIMARY KEY
默认约束保存数据时,如果未指定该字段的值,则采用默认值DEFAULT
检查约束(8.0.16版本 之后)保证字段值满足某一个条件CHECK
外键约束用来让两张表的数据之间建立连接,保证数据的一致 性和完整性FOREIGN KEY

外键约束

-- 添加外键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 数据类型,
	...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名) REFERENCES 主表 (主表列名)
);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名) REFERENCES 主表 (主表列名) ;
删除/更新行为
行为说明
NO ACTION当在父表中删除/更新对应记录时,首先检查该记录是否有对应外键,如果有则不 允许删除/更新。 (与 RESTRICT 一致) 默认行为
RESTRICT当在父表中删除/更新对应记录时,首先检查该记录是否有对应外键,如果有则不 允许删除/更新。 (与 NO ACTION 一致) 默认行为
CASCADE当在父表中删除/更新对应记录时,首先检查该记录是否有对应外键,如果有,则 也删除/更新外键在子表中的记录。
SET NULL当在父表中删除对应记录时,首先检查该记录是否有对应外键,如果有则设置子表 中该外键值为null(这就要求该外键允许取null)。
SET DEFAULT父表有变更时,子表将外键列设置成一个默认的值 (Innodb不支持)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 REFERENCES 主表名 (主表字段名)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5.多表查询

  • 一对多(多对一)
  • 多对多
  • 一对一

一对多:

案例: 部门 与 员工的关系
关系: 一个部门对应多个员工,一个员工对应一个部门
实现: 在多的一方建立外键,指向一的一方的主键

多对多:

案例: 学生 与 课程的关系

关系: 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供多个学生选择

实现: 建立第三张中间表,中间表至少包含两个外键,分别关联两方主键

一对一 :

案例: 用户 与 用户详情的关系
关系: 一对一关系,多用于单表拆分,将一张表的基础字段放在一张表中,其他详情字段放在另一张表中,以提升操作效率
实现: 在任意一方加入外键,关联另外一方的主键,并且设置外键为唯一的(UNIQUE)

多表查询就是指从多张表中查询数据。

如果直接select * from emp, dept; 则会包含大量的结果集。

image-20231124170120691

消除无效的笛卡尔积:select * from emp, dept where emp.dept_id = dept.id;

内连接

image-20231124170314939
-- 隐式内连接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1 , 表2 WHERE 条件 ... ;
-- 显示内连接(INNER可省略)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1 [ INNER ] 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 ... ;

案例:

#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姓名 , 及关联的部门的名称 (隐式内连接实现) 
select e.name,d.name from emp e , dept d where e.dept_id = d.id;

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姓名 , 及关联的部门的名称 (显式内连接实现)
select e.name, d.name from emp e join dept d on e.dept_id = d.id;

外连接

image-20231124170516795

左外连接:绿+蓝

右外连接:绿+黄

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

  • 左外连接会返回左表中的所有记录以及右表中与左表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如果右表中没有匹配的记录,则会返回 NULL 值

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

  • 右外连接会返回右表中的所有记录以及左表中与右表满足连接条件的记录。如果左表中没有匹配的记录,则会返回 NULL 值。
-- 左外连接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1 LEFT [ OUTER ] JOIN 表2 ON 条件 ... ;
-- 右外连接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1 RIGHT [ OUTER ] JOIN 表2 ON 条件 ... ;

案例

# 查询emp表的所有数据, 和对应的部门信息
select e.*, d.name from emp e left join dept d on e.dept_id = d.id;
# 查询dept表的所有数据, 和对应的员工信息
select d.*, e.* from emp e right outer join dept d on e.dept_id = d.id;

select d.*, e.* from dept d left outer join emp e on e.dept_id = d.id;

注意事项:
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只需要调整在连接查询时SQL中,表结构的先后顺序就可以了。而我们在日常开发使用时,更偏向于左外连接。

自连接

自连接查询

自连接查询,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连接自己,也就是把一张表连接查询多次。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A 别名A JOIN 表A 别名B ON 条件 ... ;

而对于自连接查询,可以是内连接查询,也可以是外连接查询。

案例:

image-20231124172701493
# 查询员工 及其 所属领导的名字 (领导也是员工)
select a.name , b.name from emp a , emp b where a.managerid = b.id;
# 查询所有员工 emp 及其领导的名字 emp , 如果员工没有领导, 也需要查询出来
select a.name '员工', b.name '领导' from emp a left join emp b on a.managerid = b.id;

注意事项:
在自连接查询中,必须要为表起别名,要不然我们不清楚所指定的条件、返回的字段,到底是哪一张表的字段。

联合查询

对于union查询,就是把多次查询的结果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查询结果集。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A ...
UNION [ ALL ]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B ....;
  • 对于联合查询的多张表的列数必须保持一致,字段类型也需要保持一致。
  • union all 会将全部的数据直接合并在一起,union 会对合并之后的数据去重。

子查询

SQL语句中嵌套SELECT语句,称为嵌套查询,又称子查询。

分步进行编写SQL语句即可。

SELECT * FROM t1 WHERE column1 = ( SELECT column1 FROM t2 );

根据子查询位置,分为:

  • A. WHERE之后
  • B. FROM之后
  • C. SELECT之后
标量子查询

子查询返回的结果是单个值(数字、字符串、日期等),最简单的形式,这种子查询称为标量子查询

常用的操作符:= <> > >= < <=

案例:

# 查询 "销售部" 的所有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_id = (select id from dept where name = '销售部');
列子查询

子查询返回的结果是一列(可以是多行),这种子查询称为列子查询。

常用的操作符:IN 、NOT IN 、 ANY 、SOME 、 ALL

操作符描述
IN在指定的集合范围之内,多选一
NOT IN不在指定的集合范围之内
ANY子查询返回列表中,有任意一个满足即可
SOME与ANY等同,使用SOME的地方都可以使用ANY
ALL子查询返回列表的所有值都必须满足

案例:

# 查询比 财务部 所有人工资都高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ry > all ( select salary from emp where dept_id = (select id from dept where name = '财务部') );
# 查询比研发部其中任意一人工资高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ry > any ( select salary from emp where dept_id = (select id from dept where name = '研发部') );
行子查询

子查询返回的结果是一行(可以是多列),这种子查询称为行子查询。
常用的操作符:= 、<> 、IN 、 NOT IN

案例:

# 查询与 "张无忌" 的薪资及直属领导相同的员工信息 ;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ry, managerid) = (select salary, managerid from emp where name = '张无忌');
表子查询

子查询返回的结果是多行多列,这种子查询称为表子查询。

案例:

# 查询与 "鹿杖客" , "宋远桥" 的职位和薪资相同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salary) in ( select job, salary from emp where name = '鹿杖客' or name = '宋远桥' );

# 查询入职日期是 "2006-01-01" 之后的员工信息 , 及其部门信息
select e.*, d.* from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ntrydate > '2006-01-01') e left join dept d on e.dept_id = d.id ;

6.事务

事务 是一组操作的集合,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会把所有的操作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即这些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 1. 查询张三余额
select * from account where name = '张三';
-- 2. 张三的余额减少1000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name = '张三';
出错了....
-- 3. 李四的余额增加1000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name = '李四';

# 导致数据在操作前后不一致

事务操作

控制事务1
# 查看事务提交方式
SELECT @@autocommit ;
# 设置事务提交方式
SET @@autocommit = 0 ; # 0为手动提交 1为自动提交

注意:上述的这种方式,我们是修改了事务的自动提交行为, 把默认的自动提交修改为了手动提交, 此时我们执行的DML语句都不会提交, 需要手动的执行commit进行提交。

控制事务2
#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或 BEGIN ;
# 提交事务
COMMIT;
# 回滚事务
ROLLBACK;

转账案例:

--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 1. 查询张三余额
select * from account where name = '张三';
-- 2. 张三的余额减少1000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name = '张三';
-- 3. 李四的余额增加1000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name = '李四';
-- 如果正常执行完毕, 则提交事务
commit;
-- 如果执行过程中报错, 则回滚事务
rollback;

事务四大特性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操作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一致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提供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下运行。
  •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一旦提交或回滚,它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的。

并发事务问题

  1. 脏读:一个事务读到另外一个事务还没有提交的数据。

    image-20231125152923047
  2.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先后读取同一条记录,但两次读取的数据不同,称之为不可重复读。

    image-20231125153020880
  3. 幻读:一个事务按照条件查询数据时,没有对应的数据行,但是在插入数据时,又发现这行数据已经存在,好像出现了 “幻影”。

    image-20231125153102634

事务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默认)××
Serializable×××

MySQL默认Repeatable Read,Oracle默认Read committed。

-- 查看事务隔离级别
SELECT @@TRANSACTION_ISOLATION;
-- 设置事务隔级别(session 只限本窗口, GLOBAL 全局)
SET [ SESSION | GLOBAL ]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 READ UNCOMMITTED | READ COMMITTED | REPEATABLE READ | SERIALIZABLE }

注意:事务隔离级别越高,数据越安全,但是性能越低。

7.存储引擎

MySQL体系结构

image-20231125201433175
  1. 连接层
    最上层是一些客户端和链接服务,包含本地sock 通信和大多数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工具实现的类似于TCP/IP的通信。**主要完成一些类似于连接处理、授权认证、及相关的安全方案。**在该层上引入了线程池的概念,为通过认证安全接入的客户端提供线程。同样在该层上可以实现基于SSL的安全链接。服务器也会为安全接入的每个客户端验证它所具有的操作权限。
  2. 服务层
    第二层架构主要完成大多数的核心服务功能,如SQL接口,并完成缓存的查询,SQL的分析和优化,部分内置函数的执行。所有跨存储引擎的功能也在这一层实现,如 过程、函数等。在该层,服务器会解析查询并创建相应的内部解析树,并对其完成相应的优化如确定表的查询的顺序,是否利用索引等,
    最后生成相应的执行操作。如果是select语句,服务器还会查询内部的缓存,如果缓存空间足够大,这样在解决大量读操作的环境中能够很好的提升系统的性能。
  3. 引擎层
    **存储引擎层, 存储引擎真正的负责了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服务器通过API和存储引擎进行通信。**不同的存储引擎具有不同的功能,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取合适的存储引擎。数据库中的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
  4. 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 主要是将数据(如: redolog、undolog、数据、索引、二进制日志、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等)存储在文件系统之上,并完成与存储引擎的交互。

和其他数据库相比,MySQL有点与众不同,它的架构可以在多种不同场景中应用并发挥良好作用。**主要体现在存储引擎上,插件式的存储引擎架构,将查询处理和其他的系统任务以及数据的存储提取分离。**这种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

存储引擎介绍

存储引擎就是存储数据、建立索引、更新/查询数据等技术的实现方式 。存储引擎是基于表的,而不是基于库的,所以存储引擎也可被称为表类型。我们可以在创建表的时候,来指定选择的存储引擎,如果没有指定将自动选择默认的存储引擎 。

-- 建表指定存储引擎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1 字段1类型 [ COMMENT 字段1注释 ] ,
	......
	字段n 字段n类型 [COMMENT 字段n注释 ]
) ENGINE = INNODB [ COMMENT 表注释 ] ;

-- 查询当前数据库支持的存储引擎
show engines;

-- 查询建表语句,可显示默认存储引擎
show create table account;
image-20231125205206739

案例

# 创建表 my_myisam , 并指定MyISAM存储引擎
create table my_myisam(
	id int,
	name varchar(10)
) engine = MyISAM ;

存储引擎特点

InnoDB

特点:

  • DML操作遵循ACID模型,支持事务
  • 行级锁,提高并发访问性能;
  • 支持外键FOREIGN KEY约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文件:

xxx.ibd:xxx代表的是表名,innoDB引擎的每张表都会对应这样一个表空间文件,存储该表的表结构(frm-早期的 、sdi-新版的)、数据和索引。

image-20231125205409726

ibd文件中不仅存放表结构、数据,还会存放该表对应的索引信息。 而该文件是基于二进制存储的,不能直接基于记事本打开,我们可以使用mysql提供的一个指令 ibd2sdi ,通过该指令就可以从ibd文件中提取sdi信息,而sdi数据字典信息中就包含该表的结构。

image-20231125205521644

逻辑存储结构:

image-20231125205600923

  • 表空间 : InnoDB存储引擎逻辑结构的最高层,ibd文件其实就是表空间文件,在表空间中可以包含多个Segment段。
  • 段 : 表空间是由各个段组成的, 常见的段有数据段、索引段、回滚段等。InnoDB中对于段的管理,都是引擎自身完成,不需要人为对其控制,一个段中包含多个区。
  • 区 : 区是表空间的单元结构,每个区的大小为1M。 默认情况下, InnoDB存储引擎页大小为16K, 即一个区中一共有64个连续的页。
  • 页 : 页是组成区的最小单元,页也是InnoDB 存储引擎磁盘管理的最小单元,每个页的大小默认为 16KB。为了保证页的连续性,InnoDB 存储引擎每次从磁盘申请 4-5 个区。
  • 行 : InnoDB 存储引擎是面向行的,也就是说数据是按行进行存放的,在每一行中除了定义表时所指定的字段以外,还包含两个隐藏字段(后面会详细介绍)
MyISAM

早期MySQL默认引擎。

特点:

  • 不支持事务,不支持外键
  • 支持表锁,不支持行锁
  • 访问速度快

文件:

  • xxx.sdi:存储表结构信息
  • xxx.MYD: 存储数据
  • xxx.MYI: 存储索引
Memory

Memory引擎的表数据时存储在内存中的,由于受到硬件问题、或断电问题的影响,只能将这些表作为临时表或缓存使用。

特点:

  • 内存存放
  • hash索引(默认)

文件:

xxx.sdi:存储表结构信

三者区别和特点
特点InnoDBMyISAMMemory
存储限制64TB
事务安全支持--
锁机制行锁表锁表锁
B+tree索引支持支持支持
Hash索引--支持
全文索引支持(5.6版本之后)支持-
空间使用N/A
内存使用中等
批量插入速度
支持外键支持--

主要区别:InnoDB支持事务、行锁、外键。

存储引擎选择

在选择存储引擎时,应该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对于复杂的应用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存储引擎进行组合。

  • InnoDB: 是Mysql的默认存储引擎,支持事务、外键。如果应用对事务的完整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并发条件下要求数据的一致性,数据操作除了插入和查询之外,还包含很多的更新、删除操作,那么InnoDB存储引擎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 MyISAM : 如果应用**是以读操作和插入操作为主,只有很少的更新和删除操作,并且对事务的完整性、并发性要求不是很高,**那么选择这个存储引擎是非常合适的。(被MongoDB替代)
  • MEMORY:将所有数据保存在内存中,访问速度快,通常用于临时表及缓存。MEMORY的缺陷就是对表的大小有限制,太大的表无法缓存在内存中,而且无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被Redis替代)

8.索引

概述

索引(index)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有序)。在数据之外,数据库系统还维护着满足特定查找算法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以某种方式引用(指向)数据, 这样就可以在这些数据结构上实现高级查找算法,这种数据结构就是索引。

在无索引情况下,就需要从第一行开始扫描,一直扫描到最后一行,我们称之为 全表扫描,性能很低。

特点:

优势劣势
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降低数据库 的IO成本索引列也是要占用空间的。
通过索引列对数据进行排序,降低 数据排序的成本,降低CPU的消 耗。索引大大提高了查询效率,同时却也降低更新表的速度, 如对表进行INSERT、UPDATE、DELETE时,效率降低。

索引结构

索引结构描述
B+Tree索引最常见的索引类型,大部分引擎都支持 B+ 树索引
Hash索引底层数据结构是用哈希表实现的, 只有精确匹配索引列的查询才有效, 不 支持范围查询
R-tree(空间索 引)空间索引是MyISAM引擎的一个特殊索引类型,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类 型,通常使用较少
Full-text(全文 索引)是一种通过建立倒排索引,快速匹配文档的方式。类似于 Lucene,Solr,ES
索引InnoDBMyISAMMemory
B+tree索引支持支持支持
Hash 索引不支持不支持支持
R-tree 索引不支持支持不支持
Full-text5.6版本之后支持支持不支持

注意: 我们平常所说的索引,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指B+树结构组织的索引

B+ Tree

B+Tree是B-Tree的变种,我们以一颗最大度数(max-degree)为4(4阶)的b+tree为例,来看一下其结构示意图:

image-20231130215411207

我们可以看到,两部分:

绿色框框起来的部分,是索引部分,仅仅起到索引数据的作用,不存储数据。

红色框框起来的部分,是数据存储部分,在其叶子节点中要存储具体的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数据结构可视化的网站来简单演示一下。 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BPlusTree.html

最终我们看到,B+Tree 与 B-Tree相比,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 所有的数据都会出现在叶子节点。
  • 叶子节点形成一个单向链表。
  • 非叶子节点仅仅起到索引数据作用,具体的数据都是在叶子节点存放的。

MySQL索引数据结构对经典的B+Tree进行了优化。在原B+Tree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链表指针,就形成了带有顺序指针的B+Tree,提高区间访问的性能,利于排序。

image-20231130215542403
Hash

哈希索引就是采用一定的hash算法,将键值换算成新的hash值,映射到对应的槽位上,然后存储在hash表中。

image-20231130215613782

特点:

A. Hash索引只能用于对等比较(=,in),不支持范围查询(between,>,< ,…)

B. 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

C. 查询效率高,通常(不存在hash冲突的情况)只需要一次检索就可以了,效率通常要高于B+tree索引

在MySQL中,支持hash索引的是Memory存储引擎。 而InnoDB中具有自适应hash功能,hash索引是InnoDB存储引擎根据B+Tree索引在指定条件下自动构建的。

思考题: 为什么InnoDB存储引擎选择使用B+tree索引结构?

A. 相对于二叉树,层级更少,搜索效率高;

B. 对于B-tree,无论是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都会保存数据,这样导致一页中存储的键值减少,指针跟着减少,要同样保存大量数据,只能增加树的高度,导致性能降低;

C. 相对Hash索引,B+tree支持范围匹配及排序操作;

索引分类

索引分类

在MySQL数据库,将索引的具体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主键索引、唯一索引、常规索引、全文索引。

分类含义特点关键字
主键 索引针对于表中主键创建的索引默认自动创建, 只能 有一个PRIMARY
唯一 索引避免同一个表中某数据列中的值重复可以有多个UNIQUE
常规 索引快速定位特定数据可以有多个
全文 索引全文索引查找的是文本中的关键词,而不是比 较索引中的值可以有多个FULLTEXT
聚焦索引&二级索引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根据索引的存储形式,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分类含义特点
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将数据存储与索引放到了一块,索引结构的叶子 节点保存了行数据必须有,而且只 有一个
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将数据与索引分开存储,索引结构的叶子节点关 联的是对应的主键可以存在多个

聚集索引选取规则:

  • 如果存在主键,主键索引就是聚集索引。
  • 如果不存在主键,将使用第一个唯一(UNIQUE)索引作为聚集索引。
  • 如果表没有主键,或没有合适的唯一索引,则InnoDB会自动生成一个rowid作为隐藏的聚集索引

聚集索引和二级索引的具体结构如下:

image-20231130220009479
  • 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下挂的是这一行的数据 。

  • 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下挂的是该字段值对应的主键值。

执行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Arm”; 具体的查找过程:

image-20231130220137709

具体过程如下:
①. 由于是根据name字段进行查询,所以先根据name='Arm’到name字段的二级索引中进行匹配查找。但是在二级索引中只能查找到 Arm 对应的主键值10。

②. 由于查询返回的数据是*,所以此时,还需要根据主键值10,到聚集索引中查找10对应的记录,最终找到10对应的行row。
③.最终拿到这一行的数据,直接返回即可。

回表查询: 这种先到二级索引中查找数据,找到主键值,然后再到聚集索引中根据主键值,获取数据的方式,就称之为回表查询。

思考题:

以下两条SQL语句,那个执行效率高? 为什么?

A.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10 ;

B.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Arm’ ;

备注: id为主键,name字段创建的有索引;

解答:

A 语句的执行性能要高于B 语句。

因为A语句直接走聚集索引,直接返回数据。 而B语句需要先查询name字段的二级索引,然后再查询聚集索引,也就是需要进行回表查询。

思考题:

InnoDB主键索引的B+tree 高度为2或3 最多能存储多少个记录(row)?

假设:

一行数据大小为1k,一页中可以存储16行这样的数据。InnoDB的指针占用6个字节的空间,主键即使为bigint,占用字节数为8。

  1. 高度为2:

n * 8 + (n + 1) * 6 = 16 * 1024 , 算出n约为 1171

​ 1171* 16 = 18736

也就是说,如果树的高度为2,则可以存储 18000 多条记录。

  1. 高度为3:

1171 * 1171 * 16 = 21939856

也就是说,如果树的高度为3,则可以存储 2200w 左右的记录。

image-20231130220447088

索引语法

-- 创建索引:
CREATE [ UNIQUE | FULLTEXT ]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index_col_name,... ) ;
--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
--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

案例:

A:name字段为姓名字段,该字段的值可能会重复,为该字段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name ON tb_user(name); # 注意命名

B:phone手机号字段的值,是非空,且唯一的,为该字段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_user_phone ON tb_user(phone);

C:为profession、age、status创建联合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pro_age_sta ON tb_user(profession,age,status);

SQL性能分析

MySQL 客户端连接成功后,通过 show [session|global] status 命令可以提供服务器状态信息。通过如下指令,可以查看当前数据库的INSERT、UPDATE、DELETE、SELECT的访问频次

-- session 是查看当前会话 ;
-- global 是查询全局数据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_______';

通过上述指令,我们可以查看到当前数据库到底是以查询为主,还是以增删改为主,从而为数据库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如果是以增删改为主,我们可以考虑不对其进行索引的优化。 如果是以查询为主,那么就要考虑对数据库的索引进行优化了。

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执行时间超过指定参数(long_query_time,单位:秒,默认10秒)的所有SQL语句的日志

MySQL的慢查询日志默认没有开启

-- 查看慢查询日志是否开启
show vari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如果要开启慢查询日志,需要在MySQL的配置文件(/etc/my.cnf)中配置如下信息:

# 开启MySQL慢日志查询开关
slow_query_log=1
# 设置慢日志的时间为2秒,SQL语句执行时间超过2秒,就会视为慢查询,记录慢查询日志
long_query_time=2

配置完毕之后,通过以下指令重新启动MySQL服务器进行测试,查看慢日志文件中记录的信息 /var/lib/mysql/czkhost-slow.log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测试

1.执行SQL语句

select * from tb_user; -- 这条SQL执行效率比较高, 执行耗时 0.00sec
select count(*) from tb_sku; -- 由于tb_sku表中, 预先存入了1000w的记录, count一次,耗时13.35sec

2.检查慢查询日志

在慢查询日志中,只会记录执行时间超多我们预设时间(2s)的SQL,执行较快的SQL是不会记录的。

image-20231201124041797

通过慢查询日志,就可以定位出执行效率比较低的SQL,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profile详情

show profiles 能够在做SQL优化时帮助我们了解时间都耗费到哪里去了。通过have_profiling参数,能够看到当前MySQL是否支持profile操作:

-- 查询数据库是否支持
SELECT @@have_profiling;

-- 开启porfiling
SET profiling = 1;

-- 执行SQL语句后可查询耗时情况

-- 查看每一条SQL的耗时基本情况
show profiles;
-- 查看指定query_id的SQL语句各个阶段的耗时情况
show profile for query query_id;
-- 查看指定query_id的SQL语句CPU的使用情况
show profile cpu for query query_id;
explain

EXPLAIN 或者 DESC命令获取 MySQL 如何执行 SELECT 语句的信息,包括在 SELECT 语句执行过程中表如何连接和连接的顺序 。

-- 直接在select语句之前加上关键字 explain / desc
EXPLAIN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

Explain 执行计划中各个字段的含义:

字段含义
idselect查询的序列号,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者是操作表的顺序 (id相同,执行顺序从上到下;id不同,值越大,越先执行)。
select_type表示 SELECT 的类型,常见的取值有 SIMPLE(简单表,即不使用表连接 或者子查询)、PRIMARY(主查询,即外层的查询)、 UNION(UNION 中的第二个或者后面的查询语句)、 SUBQUERY(SELECT/WHERE之后包含了子查询)等
type表示连接类型,性能由好到差的连接类型为NULL、system、const、 eq_ref、ref、range、 index、all 。
possible_key显示可能应用在这张表上的索引,一个或多个。
key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
key_len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 该值为索引字段最大可能长度,并非实际使用长 度,在不损失精确性的前提下, 长度越短越好 。
rowsMySQL认为必须要执行查询的行数,在innodb引擎的表中,是一个估计值, 可能并不总是准确的。
filtered表示返回结果的行数占需读取行数的百分比, filtered 的值越大越好。

type字段重要: 一般不可能优化到null(不查询表为null),主键或唯一索引查询会出现const 一般为ref。尽量往前优化 。

索引使用

最左前缀法则

如果索引了多列(联合索引),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如果跳跃某一列,索引将会部分失效(后面的字段索引失效)。

对于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时,最左变的列,否则索引全部失效。而且中间不能跳过某一列,否则该列后面的字段索引将失效。

注意 : 最左前缀法则中指的最左边的列,是指在查询时,联合索引的最左边的字段(即是第一个字段)必须存在,与我们编写SQL时,条件编写的先后顺序无关。

范围查询

合索引中,出现范围查询(>,<),范围查询右侧的列索引失效。

案例:

当范围查询使用> 或 < 时,走联合索引了,但是索引的长度为49,就说明范围查询右边的status字段是没有走索引的。

当范围查询使用>= 或 <= 时,走联合索引了,但是索引的长度为54,就说明所有的字段都是走索引的。

所以,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用类似于 >= 或 <= 这类的范围查询,而避免使用 > 或 <。

索引失效情况

1.不要在索引列上进行运算操作, 索引将失效

案例:

A. 当根据phone字段进行等值匹配查询时, 索引生效。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phone = '17799990015';
image-20231201160845253

B. 当根据phone字段进行函数运算操作之后,索引失效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substring(phone,10,2) = '15';
image-20231201160908589

2.字符串类型字段使用时,不加引号,索引将失效。

如果字符串不加单引号,对于查询结果,没什么影响,但是数据库存在隐式类型转换,索引将失效

3.模糊查询

如果仅仅是尾部模糊匹配,索引不会失效。如果是头部模糊匹配,索引失效

4.or连接条件

用or分割开的条件, 如果or前的条件中的列有索引,而后面的列中没有索引,那么涉及的索引都不会被用到

当or连接的条件,左右两侧字段都有索引时,索引才会生效

5.数据分布影响

如果MySQL评估使用索引比全表更慢,则不使用索引。

MySQL在查询时,会评估使用索引的效率与走全表扫描的效率,如果走全表扫描更快,则放弃索引,走全表扫描。 因为索引是用来索引少量数据的,如果通过索引查询返回大批量的数据,则还不如走全表扫描来的快,此时索引就会失效。

SQL提示

SQL提示,是优化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SQL语句中加入一些人为的提示来达到优化操作的目的。

use index:建议索引

-- 建议MySQL使用哪一个索引完成此次查询(仅仅是建议,mysql内部还会再次进行评估)。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us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ignore index:忽略指定的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ignor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force index: 强制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user force index(idx_user_pro) where profession = '软件工程';
覆盖索引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减少select *。 覆盖索引是指 查询使用了索引,并且需要返回的列在该索引中能一次性全部找到

案例:

image-20231202211013333

上述的执行计划我们可以看到,这四条SQL语句的执行计划前面所有的指标都是一样的,看不出来差异。但是此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后面的Extra,前面两天SQL的结果为 Using where; UsingIndex ; 而后面两条SQL的结果为: Using index condition 。

Extra含义
Using where; Using Index查找使用了索引,但是需要的数据都在索引列中能找到,所以不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Using index condition查找使用了索引,但是需要回表查询数据

因为,在tb_user表中有一个联合索引 idx_user_pro_age_sta,该索引关联了三个字段profession、age、status,而这个索引也是一个二级索引,所以叶子节点下面挂的是这一行的主键id。 所以当我们查询返回的数据在 id、profession、age、status 之中,则直接走二级索引直接返回数据了。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拿到主键id,再去扫描聚集索引,再获取额外的数据 了,这个过程就是回表。 而我们如果一直使用select * 查询返回所有字段值,很容易就会造成回表查询(除非是根据主键查询,此时只会扫描聚集索引)。

思考题:

一张表, 有四个字段(id, username, password, status), 由于数据量大, 需要对以下SQL语句进行优化, 该如何进行才是最优方案:

select id,username,password from tb_user where username =‘itcast’;

答案: 针对于 username, password建立联合索引, sql为: create indexidx_user_name_pass on tb_user(username,password);

这样可以避免上述的SQL语句,在查询的过程中,出现回表查询。

前缀索引

当字段类型为字符串(varchar,text,longtext等)时,有时候需要索引很长的字符串,这会让索引变得很大,查询时,浪费大量的磁盘IO, 影响查询效率。此时可以只将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建立索引,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索引空间,从而提高索引效率。

语法:

create index idx_xxx on table_name(column(n));

比如:

create index idx_email_5 on tb_user(email(5));

可以根据索引的选择性来决定,而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基数)和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的比值,索引选择性越高则查询效率越高, 唯一索引的选择性是1,这是最好的索引选择性,性能也是最好的。

select count(distinct email) / count(*) from tb_user ;
select count(distinct substring(email,1,5)) / count(*) from tb_user ;   # 0.95 还可以, 可以选择长度5

前缀索引查询流程:

image-20231202211709477

注意:需要对返回的row数据进行验证,是否是想要的email。

单列索引和联合索引
  • 单列索引:即一个索引只包含单个列。

  • 联合索引:即一个索引包含了多个列。

在业务场景中,如果存在多个查询条件,考虑针对于查询字段建立索引时,建议建立联合索引,而非单列索引。

索引设计原则

1). 针对于数据量较大,且查询比较频繁的表建立索引。

2). 针对于常作为查询条件(where)、排序(order by)、分组(group by)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

3). 尽量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尽量建立唯一索引,区分度越高,使用索引的效率越高。

4). 如果是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字段的长度较长,可以针对于字段的特点,建立前缀索引

5). 尽量使用联合索引,减少单列索引,查询时,联合索引很多时候可以覆盖索引,节省存储空间,避免回表,提高查询效率。

6). 要控制索引的数量,索引并不是多多益善,索引越多,维护索引结构的代价也就越大,会影响增删改的效率。

7). 如果索引列不能存储NULL值,请在创建表时使用NOT NULL约束它。当优化器知道每列是否包含NULL值时,它可以更好地确定哪个索引最有效地用于查询。

9.SQL优化

插入数据优化

如果我们需要一次性往数据库表中插入多条记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批量插入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2,'Cat'),(3,'Jerry');
手动控制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2,'Cat'),(3,'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4,'Tom'),(5,'Cat'),(6,'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7,'Tom'),(8,'Cat'),(9,'Jerry');
commit;
主键顺序插入
主键乱序插入 : 8 1 9 21 88 2 4 15 89 5 7 3
主键顺序插入 : 1 2 3 4 5 7 8 9 15 21 88 89
load_infile

如果一次性需要插入大批量数据(比如: 几百万的记录),使用insert语句插入性能较低,此时可以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的load指令进行插入。

--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加上参数 -–local-infile
mysql –-local-infile -u root -p
-- 设置全局参数local_infile为1,开启从本地加载文件导入数据的开关
set global local_infile = 1;
-- 执行load指令将准备好的数据,加载到表结构中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sql1.log'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

主键顺序插入性能高于乱序插入

主键优化

数据存储方式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表数据都是根据主键顺序组织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 。在InnoDB引擎中,数据行是记录在逻辑结构 page 页中的,而每一个页的大小是固定的,默认16K。那也就意味着, 一个页中所存储的行也是有限的,如果插入的数据行row在该页存储不下,将会存储到下一个页中,页与页之间会通过指针连接。

页分裂

页可以为空,也可以填充一半,也可以填充100%。每个页包含了2-N行数据(如果一行数据过大,会行2溢出),根据主键排列。

image-20231203155921826

此时插入一个50:

image-20231203155937726

上述的这种现象,称之为 “页分裂”,是比较耗费性能的操作。

页合并

当删除一行记录时,实际上记录并没有被物理删除,只是记录被标记(flaged)为删除并且它的空间变得允许被其他记录声明使用

image-20231203160037408

当页中删除的记录达到 MERGE_THRESHOLD(默认为页的50%),InnoDB会开始寻找最靠近的页(前或后)看看是否可以将两个页合并以优化空间使用。

image-20231203160111547

这个里面所发生的合并页的这个现象,就称之为 “页合并”

知识小贴士:

MERGE_THRESHOLD:合并页的阈值,可以自己设置,在创建表或者创建索引时指定。

索引设计原则
  • 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主键的长度。
  • 插入数据时,尽量选择顺序插入,选择使用AUTO_INCREMENT自增主键。
  • 尽量不要使用UUID做主键或者是其他自然主键,如身份证号。
  • 业务操作时,避免对主键的修改。

order by优化

MySQL的排序,有两种方式:

  • Using filesort : 通过表的索引或全表扫描,读取满足条件的数据行,然后在排序缓冲区sortbuffer中完成排序操作,所有不是通过索引直接返回排序结果的排序都叫 FileSort 排序
  • Using index : 通过有序索引顺序扫描直接返回有序数据,这种情况即为 using index不需要额外排序,操作效率高。

案例:

没有对age,phone进行索引,出现Using filesort,排序性能较低。

image-20231203160809099

对age、phone创建联合索引后并进行排序

--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a on tb_user(age,phone);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phone;
image-20231203160911274

创建索引后,也可根据age, phone进行降序排序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desc , phone desc ;
image-20231203160955360

也出现 Using index, 但是此时Extra中出现了 Backward index scan,这个代表反向扫描索引,因为在MySQL中我们创建的索引,默认索引的叶子节点是从小到大排序的,而此时我们查询排序时,是从大到小,所以,在扫描时,就是反向扫描,就会出现 Backward index scan。 在MySQL8版本中,支持降序索引,我们也可以创建降序索引。

一个问题:

但是对age升序,,phone进行降序,则会出现Using index;Using filesort;

explain select id,age,phone from tb_user order by age asc , phone desc ;

因为创建索引时,如果未指定顺序,默认都是按照升序排序的,而查询时,一个升序,一个降序,此时就会出现Using filesort。

image-20231203161216967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索引,这个联合索引中 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

-- 创建联合索引(age 升序排序,phone 倒序排序)
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_phone_ad on tb_user(age asc ,phone desc);  

则相当于建立了两个索引

  • age、phone 都是升序,
  • age升序,phone降序。

图示:

image-20231203161437637

order by优化原则:

  • A. 根据排序字段建立合适的索引,多字段排序时,也遵循最左前缀法则
  • B.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
  • C. 多字段排序, 一个升序一个降序,此时需要注意联合索引在创建时的规则(ASC/DESC)。
  • D. 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现filesort,大数据量排序时,可以适当增大排序缓冲区大小sort_buffer_size(默认256k)。

group by优化

对于分组操作, 在联合索引中,也是符合最左前缀法则的 。

在分组操作中,我们需要通过以下两点进行优化,以提升性能:

  • A. 在分组操作时,可以通过索引来提高效率。
  • B. 分组操作时,索引的使用也是满足最左前缀法则的

limit优化

在数据量比较大时,如果进行limit分页查询,在查询时,越往后,分页查询效率越低。

select * from tb_sku limit 2000000,10;

执行时间达到10多秒。

因为,当在进行分页查询时,如果执行 limit 2000000,10 ,此时需要MySQL排序前2000010 记录,仅仅返回 2000000 - 2000010 的记录,其他记录丢弃,查询排序的代价非常大 。

优化思路: 一般分页查询时,通过创建 覆盖索引 能够比较好地提高性能,可以通过覆盖索引加子查询形式进行优化。

select * from tb_sku t , (select id from tb_sku order by id limit 2000000,10) a where t.id = a.id;

count优化

 select count(*) from tb_user ;

如果数据量很大,在执行count操作时,是非常耗时的。

  • MyISAM 引擎把一个表的总行数存在了磁盘上,因此执行 count(*) 的时候会直接返回这个数,效率很高; 但是如果是带条件的count,MyISAM也慢。
  • InnoDB 引擎就麻烦了,它执行 count(*) 的时候,需要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引擎里面读出来,然后累积计数

如果说要大幅度提升InnoDB表的count效率,主要的优化思路:自己计数(可以**借助于redis这样的数据库进行,**但是如果是带条件的count又比较麻烦了)。

count用法介绍

count() 是一个聚合函数,对于返回的结果集,一行行地判断,如果 count 函数的参数不是NULL,累计值就加 1,否则不加,最后返回累计值。

用法:count(*)、count(主键)、count(字段)、count(数字)

count用法含义
count(主 键)InnoDB 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 主键id 值都取出来,返回给服务层。 服务层拿到主键后,直接按行进行累加(主键不可能为null)
count(字 段)没有not null 约束 : InnoDB 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字段值都取出 来,返回给服务层,服务层判断是否为null,不为null,计数累加。 有not null 约束:InnoDB 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字段值都取出来,返 回给服务层,直接按行进行累加。
count(数 字)InnoDB 引擎遍历整张表,但不取值。服务层对于返回的每一行,放一个数字“1” 进去,直接按行进行累加。
count(*)InnoDB引擎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服务层直接 按行进行累加。

按照效率排序的话,count(字段) < count(主键 id) < count(1) ≈ count(*),所以尽量使用 count(*)。

update优化

update course set name = 'javaEE' where id = 1 ;

当我们在执行删除的SQL语句时,会锁定id为1这一行的数据,然后事务提交之后,行锁释放。 (InnoDB有行级锁)

但是当我们在执行如下SQL时 :

update course set name = 'SpringBoot' where name = 'PHP' ;

当我们开启多个事务,在执行上述的SQL时,我们发现行锁降级为了表锁(不能修改其他行)。 导致该update语句的性能大大降低 。

InnoDB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 ,并且该索引不能失效,否则会从行锁升级为表锁 。

因此update尽量使用id条件来修改。

11.锁

概述

锁是计算机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机制。在数据库中,除传统的计算资源(CPU、RAM、I/O)的争用以外,数据也是一种供许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如何保证数据并发访问的一致性、有效性是所有数据库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锁冲突也是影响数据库并发访问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锁对数据库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也更加复杂。

MySQL中的锁,按照锁的粒度分,分为以下三类:

  • 全局锁:锁定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 表级锁:每次操作锁住整张表。
  • 行级锁:每次操作锁住对应的行数据。

全局锁

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加锁后整个实例就处于只读状态,后续的DML的写语句,DDL语
句,已经更新操作的事务提交语句都将被阻塞。

其典型的使用场景是做全库的逻辑备份,对所有的表进行锁定,从而获取一致性视图,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不加全局锁带来的问题:

image-20231203172925523

备份出来的数据,tb_stock表与tb_order表的数据不一致(有最新操作的订单信息,但是库存数没减)。

加了全局锁之后:

image-20231203173006593

对数据库进行进行逻辑备份之前,先对整个数据库加上全局锁,一旦加了全局锁之后,其他的DDL、DML全部都处于阻塞状态,但是可以执行DQL语句,也就是处于只读状态,而数据备份就是查询操作。那么数据在进行逻辑备份的过程中,数据库中的数据就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语法
-- 加全局锁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
-- 数据备份(命令)
mysqldump -uroot –p12345678 itcast > /root/itcast.sql
-- 释放锁
unlock tables;

表级锁

表级锁,每次操作锁住整张表。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应用在MyISAM、InnoDB、BDB等存储引擎中。

对于表级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表锁
  • 元数据锁(meta data lock,MDL)
  • 意向锁
表锁

分为两类:

  • 表共享读锁(read lock)
  • 表独占写锁(write lock)

语法:

  • 加锁:lock tables 表名... read/write
  • 释放锁:unlock tables / 客户端断开连接

特点:

读锁:

image-20231203175147664

左侧为客户端一,对指定表加了读锁,不会影响右侧客户端二的读,但是会阻塞左侧和右侧客户端的写。

写锁:

image-20231203175316273

左侧为客户端一,对指定表加了写锁,会阻塞右侧客户端的读和写。

结论: 读锁不会阻塞其他客户端的读,但是会阻塞写。写锁既会阻塞其他客户端的读,又会阻塞其他客户端的写。

元数据锁

meta data lock , 元数据锁,简写MDL。

MDL加锁过程是系统自动控制,无需显式使用,在访问一张表的时候会自动加上。MDL锁主要作用是维护表元数据的数据一致性(表的结构),在**表上有活动事务的时候,不可以对元数据进行写入操作。**为了避免DML与DDL冲突,保证读写的正确性。

这里的元数据,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一张表的表结构。 也就是说,某一张表涉及到未提交的事务时,是不能够修改这张表的表结构的。

在MySQL5.5中引入了MDL**,当对一张表进行增删改查的时候,加MDL读锁(共享);对表结构进行变更操作的时候,加MDL写锁(排他)。**

常见的SQL操作时,所添加的元数据锁:

对应SQL锁类型说明
lock tables xxx read / writeSHARED_READ_ONLY / SHARED_NO_READ_WRITE
select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SHARED_READ与SHARED_READ、 SHARED_WRITE兼容,与 EXCLUSIVE互斥
insert 、update、 delete、select … for updateSHARED_WRITE与SHARED_READ、 SHARED_WRITE兼容,与 EXCLUSIVE互斥
alter table …EXCLUSIVE与其他的MDL都互斥
意向锁

为了避免DML在执行时,加的行锁与表锁的冲突,在InnoDB中引入了意向锁,使得表锁不用检查每行数据是否加锁,使用意向锁来减少表锁的检查。 (自动)

假如没有意向锁,客户端一对表加了行锁后,客户端二如何给表加表锁呢,来通过示意图简单分析一
下:

首先客户端一,开启一个事务,然后执行DML操作,在执行DML语句时,会对涉及到的行加行锁。 当客户端二,想对这张表加表锁时,会检查当前表是否有对应的行锁,如果没有,则添加表锁,此时就会从第一行数据,检查到最后一行数据,效率较低。

image-20231203201834572

有了意向锁之后 :

客户端一,在执行DML操作时,会对涉及的行加行锁,同时也会对该表加上意向锁。 而其他客户端,在对这张表加表锁的时候,会根据该表上所加的意向锁来判定是否可以成功加表锁,而不用逐行判断行锁情况了。

分类:

  • 意向共享锁(IS): 由语句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添加 。 与表锁共享锁(read)兼容,与表锁排他锁(write)互斥。

  • 意向排他锁(IX): 由insert、update、delete…for update添加 。与表锁共享锁(read)及排他锁(write)都互斥,意向锁之间不会互斥。

一旦事务提交了,意向共享锁、意向排他锁,都会自动释放

可以通过以下SQL,查看意向锁及行锁的加锁情况:

select object_schema,object_name,index_name,lock_type,lock_mode,lock_data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

行级锁

行级锁,每次操作锁住对应的行数据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最高。应用在InnoDB存储引擎中

InnoDB的数据是基于索引组织的,行锁是通过对索引上的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而不是对记录加的锁。对于行级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行锁(Record Lock):锁定单个行记录的锁,防止其他事务对此行进行update和delete。在RC、RR隔离级别下都支持。

    image-20231203204407858
  • 间隙锁(Gap Lock):锁定索引记录间隙(不含该记录),确保索引记录间隙不变,防止其他事务在这个间隙进行insert,产生幻读。在RR隔离级别下都支持。

image-20231203204416348
  • 临键锁(Next-Key Lock):行锁和间隙锁组合,同时锁住数据,并锁住数据前面的间隙Gap。在RR隔离级别下支持 。
行锁

InnoDB实现了以下两种类型的行锁:

  • 共享锁(S):允许一个事务去读一行,阻止其他事务获得相同数据集的排它锁。
  • 排他锁(X):允许获取排他锁的事务更新数据,阻止其他事务获得相同数据集的共享锁和排他锁。
SQL行锁类型说明
INSERT …排他锁自动加锁
UPDATE …排他锁自动加锁
DELETE …排他锁自动加锁
SELECT(正常)不加任何锁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共享锁手动加共享锁,在SELECT之后加LOCK IN SHARE MODE
SELECT … FOR UPDATE排他锁手动加排他锁,在SELECT之后加FOR UPDATE

注意:

  • 针对唯一索引进行检索时,对已存在的记录进行等值匹配时,将会自动优化为行锁。

    update tb_user set name =  'kcz' where id = 1;
    
  • InnoDB的行锁是针对于索引加的锁,不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那么InnoDB将对表中的所有记录加锁,此时 就会升级为表锁

    update tb_user set age = 23 where name = 'kcz';
    

    如果

    create index idx_user_age on tb_user(age) ;
    

    我们根据索引字段进行更新操作,就可以避免行锁升级为表锁的情况。

间隙锁&临键锁

默认情况下,InnoDB在 REPEATABLE READ事务隔离级别运行,InnoDB使用 next-key 锁进行搜索和索引扫描,以防止幻读。

  •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唯一索引),给不存在的记录加锁时, 优化为间隙锁 。

  •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非唯一普通索引),向右遍历时最后一个值不满足查询需求时,next-keylock 退化为间隙锁

  • 索引上的范围查询(唯一索引),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注意:间隙锁唯一目的是防止其他事务插入间隙。间隙锁可以共存,一个事务采用的间隙锁不会阻止另一个事务在同一间隙上采用间隙锁

示例:

A.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唯一索引),给不存在的记录加锁时, 优化为间隙锁 。

update stu set age = 10 where id = 5; # id为5的记录之前不存在

如果有id=3,id=8的数据,则锁住 3 ~ 8之间的间隙(不包端点)。

B.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非唯一普通索引),向右遍历时最后一个值不满足查询需求时,next-keylock 退化为间隙锁。

create index idx_stu_age on stu(age); # 非唯一普通索引
select * from stu where age = 18 lock in share mode;

InnoDB的B+树索引,叶子节点是有序的双向链表。 假如,我们要根据这个二级索引查询值为18的数据,并加上共享锁,我们是只锁定18这一行就可以了吗? 并不是,因为是非唯一索引,这个结构中可能有多个18的存在,所以,在加锁时会继续往后找,找到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假设为29)。此时会对18加临键锁,并对29之前的间隙加锁

C.索引上的范围查询(唯一索引)–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

select * from stu where id >= 19 lock in share mode;

查询的条件为id>=19,并添加共享锁。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库表中现有的数据,将数据分为三个部分:

[19]

(19,25]

(25,+∞]
所以数据库数据在加锁是,就是将19加了行锁25的临键锁(包含25及25之前的间隙),正无穷的临键锁(正无穷及之前的间隙)。

  • 29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