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学】这才是元宇宙-三层空间-现实-经济-网络

本文是《赛博空间学与赛博学》的第一章-【导论】的第一节(1.1)。


 

赛博是Cyber音译,源于希腊文Kyber,原意为舵手。它的含义是舵手掌握着船航行的方向,因此有掌握者、控制者,也就是领导与统治者的意思。赛博一词是在互联网等虚拟技术的发明时代背景之下,在人本有的认知认识之下,为了表明虚拟结构对人的控制的概念。这也区别出了虚拟对人的统治与现实政治中统治者现实的统治的差别。这一词汇是在人的认知之中自行生成的。这正是思维结构与现实世界结构的关联所自行成就的结果。因此,我们首先就需要来处理,赛博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现实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现实世界也是一种“赛博空间”。因为人类社会正是在人类思维外化出的结果。人化的世界是赛博空间的最早呈现。人类不可能脱离人自身的视角去看待一个非人化的世界。或者更准确地说,非人化的世界是不可言说不可被我们所讨论与认识的。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人化的世界才成为我们所称呼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所构筑出来的社会关系,才被称为“现实空间”。在非人化的自然看来,已经被人类思维所中介了的现实,实际上是一种幻象。这个幻象的缔造者正是人类自身。或者再深入一些,是人类的思维。由此,我可以称人类的社会、文化这样的有机结构为第一幻象。

研究第一幻象体系的切入点有很多。其中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都是从这个结构关系深挖从而对这个幻象体系进行研究的学科。然而,这几门学科对于第一幻象的描述不够深入。而真正能够使得第一幻象被揭示的正是一个更容易被人类所把握的思维外化体系——语言。

在此有这样的一种区分要完成:一边是人类自身的、没有被当作思维研究对象的社会与文化是作为第一幻象而存在的。另一边,当社会与文化作为某种研究对象之时,它就脱离了本有的敞开生活世界。从而再一次被思维中介了一次。这个被中介的结果正是在思维固定中去思考它本身所导致的。在经过了漫长的人类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与研究过程之后,人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更为“轻松有效”的研究人类文化的方式。那便是语言学。这同时也是在哲学反思之中,语言学转向的由来。一个没有被作为对象的社会与文化生活,是第一幻象,由于它接近非人化的自然敞开。因此,它与自然一样很难被把握。只有经过了思维之中介这一把握才成为可能。而当这个被当作对象的视角诞生的时候,人们恍然发现,人类本身就已经有这一复杂结构的投影,就是语言系统与语言结构。也因此,哲学家转而研究语言,从而代替研究思维,也代替文化与社会的研究。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得某种深刻的领悟,不得不在第一幻象之上,又创造了一个对其把握的幻象体系,即研究他们的理论。这些理论的、语言的理解,仅仅是人们为了符合思维去领会世界又做的进一步建构化行为。对于此的讨论正是哲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勉强说:如语言、理论等等的可能成为对象化的视角的建立。是又一个“赛博空间”,因此,我勉强称其为语言幻象体系或者语言(“赛博”)空间。而又因为语言往往表明了思维的结构,并且这种思维的结构就是理论体系的结构,因此,这一幻象体系也可以被称为理论(“赛博”)空间。他们共同构成了语言与理论的幻象体系。

对于语言的幻象,在任何文明的早期,它是十分贴近第一幻象的,甚至于在其中有非人化的自然真实。但文明的发展正是在体系的完善与建立之中,从而,这一幻象体系越来越脱离了那种不可把握的非人化的部分。我们所认为的文明的发展,正是幻象体系的复杂化与完备化的努力过程。社会、文化在思维的结构化之中也同样被更进一步地中介(Agent)。成为了某种被引领的、发展过程。正是思维的幻象在带领着人类建构文明发展文明。也就是说,发展的文明与历史虽不是文明与历史的本来就必然包含的形态。但一定是文明这一内涵的题中之义。文明就是要被发展与引领,被界域,被建构,诞生出更多的幻象体系以完善它自身。导致文明作为一个有机主体的,正是人类思维结构化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探索,都是为了构建它而被视作有意义的。数代以来,人类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都是为了文明的发展与延续而做这样的努力。并且在这一努力下,文明的幻象则进一步的复杂,进一步地、诞生出了更为深邃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把人类社会的一切现实生活,社会关系再一次地中介了起来。成为了在社会关系之上的另一完善的体系——经济空间。

经济空间

经济(赛博)空间是在人类对社会的把握之上建立起来的思维外化空间。他仍然可以被称为“赛博空间”。相对于现实空间与语言体系来说,经济空间诞生的更晚。在现实空间与人类的思维结构化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空间才逐渐的形成他的体系性。经济史的发展历程,正是一套被中介化的幻象建构史。我们不应该放弃对这种幻象建构模式的考察,因为整个经济史的内在结构性是与语言的内在结构性是同胚的拓扑学结构。不过,经济史还是有着他超越语言的环节。那就是:他首先是诞生在人类的劳动之上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化。这不同于语言。语言在人类文明诞生就存在(或者说有语言才称得上文明)。它具有着更本源的与自然的联系。然而经济空间的幻象建构。是人类第一次以一个与社会生活如此相关,又与本源相距甚远的基础上,仅凭思维外化本身所凭空创造出来的拓扑学空间产物。经济空间是第一套在“赛博空间”上又赛博化建立的“赛博空间”,并且他还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如此接近。正是因为他的这样的矛盾性质,一方面,经济空间揭示了现实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经济空间揭示了一个能够更清晰的与自然关联的拓扑结构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他太过于陷入思维结构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中获得它与现实、自然的区分,也就容易使人们落入到语言的陷阱中去——形而上学的繁复结构化。这就使得对于语言哲学的研究往往难以获得其真正的拓扑学运作生成规律。而经济空间正因为其凭空构建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看清楚这一结构的生成过程。而经济空间的这一矛盾的特性,正是在马克思这里被指出的。经济空间一边揭示了对于过去的、历史的中介结构化的“唯物”性质。(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另一边,它让我们得以在这种结构化的构成中,预知未来人类对现实世界更深层次的结构化过程。甚至,我们可以从经济的结构化进程中,预知更加复杂的幻象构建进程。这正是赛博空间学所要真正研究的内容。马克思首先指出了政治经济学之中历史因素的结构必然性。也指出了经济空间中介了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从而,马克思抛弃了对第一幻象体系的研究(即放弃构建一套语言理论体系),它直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治经济的关系,甚至就仅仅在于对第二幻象体系的研究。在此,《资本论》谈论的正是整个第二幻象体系的拓扑学结构。是最早的赛博空间学。而马克思早期的文本,则是在解决第一幻象与第二幻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最为代表性的就在于《1844年经济学手稿》。因此,我们需要继续进行马克思的工作。通过对第二幻象体系的研究,来获得关于真正赛博空间的内涵。这正是赛博空间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这一内容不是对象化的。是在现实生活之中的,拓扑学结构的领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赛博空间学会诞生出以数学拓扑学为基础的赛博拓扑学。他是赛博空间学的另一个以数学理论作为指导的研究方向。利用数学来达成对赛博空间的完整结构化把握。而一般的赛博空间学,则是经济学、互联网关系、互联网管理等等学科所构成的赛博空间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它是在对整个幻象体系(包括现实世界)的偶然性中,领会到对整个赛博空间的把握。甚至于,它的研究对象也在于对未来更加深层的赛博空间的变化与发展规律的总结与预测。从而处理好赛博空间、现实、大地、感情与艺术等等之间关系的学科。广义赛博空间学,从任意的一个幻象结构中挖掘其中的契机。挖掘一种可能穿透拓扑学结构的事件,来获得对整个赛博空间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就因此,它关键在于对于赛博空间历史的发掘工作。他是作为知识与考古学而存在的。在哲学领域,这个工作福柯已经完成了一部分。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对经济这一赛博空间做更深层次的发掘考古。而更多的是,我们应该从经济空间之中获得更多。这便是赛博空间可能的发展形式。以及人们对赛博空间的把握规律的行为的讨论。在经济空间中,赛博空间的进一步发展是通过金融学来完成的。金融学是在经济空间中在建立一套控制程序的赛博幻象。通过对货币的调整,经济空间把握住了现实空间的超出部分。也正是如此,我们可以把第二幻象分为经济空间与金融空间。(我们将在第3章第1节讨论他们之间的区别。)然而,金融学题中之义的要求就是控制好经济空间的稳定与发展。这使得金融学反过来通过这种赛博空间的运作,把握住了被思维寄生的现实世界。正是这种把握,使得金融的操作可能调整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从而完成统治者对所有空间操控。对于现实的统治者来说,他只要把握住了经济空间,就能够把握现实世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因为现实生活实在是太难以把握了。有太多事件不受控制,不能把握。而统治者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经济空间的发展使他看到了操控现实的可能。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经济生活之中,社会越来越被经济所中介。统治者只需操控经济指标,就能从大结构上把握住现实世界。这就使得一边要使得经济结构更加的深化复杂,一边要让人们更加的深入到经济生活之中。从而可能更好的被统治者所把握。这比直接控制现实生活简单多了。金融的诞生使得这种控制更加可能。只要通过银行调控货币,调控生产与劳动,就能够把握住整个文明的结构性。这正是金融学的意义所在。金融的市场部分,正是结构化空间的复杂体结构。而对金融的管控,正是银行所要做的。而央行在银行之上,代替国家实行这一管控。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经济空间,现实也就不会出现结构性崩溃。这种管控的金融学,是使得幻象更加加深的金融学。而绝非对于赛博空间的超出,回归到感情与大地的金融学。或者说,金融学不可能回归到感情与大地,因为他本来就太过于思维外化。他就是在幻象体系上的更深的控制论。是第二幻象的赛博空间。我甚至可以认为,调控的金融学,正是第三幻象体系,这是狭义(我们现在所说的赛博空间)的真正诞生地。赛博空间不诞生于互联网发生的时刻。他诞生于金融学诞生的时刻。(我们会看到虚拟货币以及赛博金融的诞生正是来源于此,参见第三章)

一种回归大地性的金融学何以可能?或者说,对经济空间的调整是面向回归真实生活的调整是可能的吗?通过让人们从赛博空间中走出来,又不完全脱离赛博空间,不能违背人类、文明的基本发展,具有一定的建构性的调整是可能的吗?通过经济的调控,使得人们既不太过于沉溺于虚幻的消费主义以及拜金主义,又不被现实物资的缺乏,社会、文明的倒退为代价,这种调控是如何做到的。这正是本书正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整个赛博学所要研究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经济学领域的金融学做不到这种调控的可能。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去到真正的幻象之中,去寻找空间,来完成对整个赛博空间的调控可能的考察。这介于金融学与互联网之间所构成的赛博空间以及赛博金融,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与金融不是被强行拼合在一起的。他们在思维里,就本己的是第三层幻象体系。也就必然会结合在一起。正是在这样的领悟中,真正的赛博空间学就诞生了。

网络(赛博)空间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区分广义的赛博空间学与狭义的赛博空间学。广义的赛博空间学指用一切手段研究整个赛博空间规律的学科。在科学领域我们称他为系统科学。而狭义的赛博空间学指仅仅通过人文的方法在人对赛博空间的感受中研究赛博空间的学科(这里的赛博空间亦是广义上的赛博空间)。接着我们要区分广义的赛博空间与狭义的赛博空间。广义的赛博空间是所有的幻象体系,他们并不该被赋予一二三的序号,他们本身就是思维外化的结构。序号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罢了(实际上又是一种赛博化)。而狭义的赛博空间,则仅仅指第三幻象体系,即网络空间。在本书中,我不再对广义与狭义做更清晰的区分。请根据语境自行判断我所说的“赛博空间”所指的是广义还是侠义。有时候,我会用“互联网空间”或“网络(赛博)空间”来强调狭义的赛博空间。亦或者用“金融空间”、“经济空间”、“现实空间”、“语言空间”、“理论空间”来区分各个赛博空间的含义。

赛博就是控制的意思。但真正控制人的,正是人类自己的思维。赛博空间学的研究目的,绝不是在赛博空间中再深入的构建一套控制网络空间的更深层幻象。而恰恰相反的是,赛博空间学对赛博空间的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真正地让人类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做准备。狭义的赛博空间学目的,是在对赛博空间的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对网络空间的管控,从而更好地使得人们更好的脱离这一幻象,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为目的的研究。我们需要专门区分赛博空间学与赛博学。前者是研究赛博空间的结构关系的。在方法上,广义的赛博空间学是运用数学、拓扑学、系统科学、人文任何学科已有学科的理论对赛博空间的研究。在狭义上则是在历史中寻找事件、以及在人文领域的研究与感悟的穿透来达到对结构的分析。后者则是在对空间的理解后、在对事件的领悟中,得出对赛博空间的管控方法的实践总结学问。赛博学是一种裂隙学(参看《荒谬的见证》),因为他需要保持好两方面张力,一面是让人们脱离诸如网络虚拟等等的虚假空间,回归感情的、艺术生活的道路。一面又是处理好这种回归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文明的结构与人类基本生活、文明的保障的道路。赛博学与赛博空间学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而非理论化的学科。

正是因为近年来第三幻象的发展已经从金融领域或是通过人的思维外化而开辟出了一条新的网络空间幻象。这使得我们获得了两种方面的变化:一方面网络空间使得原本的现实生活、经济生活变得更为复杂。人们被手机、网络、意识形态的虚拟性控制的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他又为人们脱离意识形态的争端,经济领域的纠纷,资源分配的不均甚至战争留下了可以回旋的空间。对此,我们必须利用好网络空间的这种积极的一面。而解决他过于虚幻的一面。金融是对经济的把握学问,只有在网络空间的拓展中,他才能有余地获得对于其自身的超出。才能把调控经济规律的必然建构性转变为可能的瓦解性调控。这一点正是网络空间的特殊性才能做到的。而这特殊性,正是因为网络既是思维外化的赛博空间幻象,又是肉体欲望的投射场所。在这里,肉体与思维混同了。正是这种虚假的“混同”使得我们得以利用这一混同,使得瓦解性的调控得以可能。因为在最为本源处,人同样具有这种思维与肉体的混同。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运用赛博空间,来完成这种契机的绽开,利用这种还是虚假的“混同”让人们回归到对自身的本源的认识中。这是赛博学要做的。

赛博空间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本书只是要通过这三个维度(第一、二、三幻象体系)来切入对整个赛博结构化领域的讨论。并且,这样的切入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传播学、信息学等等的传统学科都可以作为切入赛博空间讨论的契机。他们从本源上感受,都是以操心的强力意志所作为动力的。赛博空间由于它时刻在变化,不可能被真实的当作对象来分析,本书仅仅以此三层幻象来作为描述它的切入点。而对于语言理论幻象体系的描述,则正是哲学的内容,并且我已经在《荒谬的见证》中完成了这项工作。

直接(松散)赛博化与理论化

对于金融赛博空间与网路赛博空间来说,他们都是建立在现实空间之上,从而发展起来的赛博空间。然而,这里有两层的含义:1、从历史的角度看赛博空间的发展;2、从空间本身来看赛博空间的发展。对于前者来说,必然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先有现实赛博空间,然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人们诞生出了经济交换,从而才形成经济空间,进一步发展为金融赛博空间。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才创造出互联网,于是才有了网络赛博空间。从后者看,则是金融赛博空间诞生于思维外化的结果。而互联网空间也同样诞生于思维外化的结果。他们两个之间在结构上是一样的。对于后者,他揭示了一个不断赛博化的过程。金融空间一开始具有货币,慢慢地,这个体系越来越复杂。这是历史的视角。然而,这其中是早就已经包含了结构化的发展了,只不过早期的当人们只认识货币的时候,人们不知道后面的金融空间结构其实已经确定了。这种确定的来源是因为他必然符合思维的结构化。如果从结构上来考察,那么货币的出现仅仅是结构化的一个显现,其他的还未“确定”的金融概念,实际上是还未显现的结构。于是,在结构化上说,这只不过是思维外化的一部分,是零散的思维化结果。当其慢慢显现之后,我们才发现他可以构成一个体系。于是部分人就用这种思维外化的理论构成了自己的体系。而由于这种体系符合思维的结构本身,那么,经过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相互沟通,一些语言赛博空间被人们所都接受了。我们才发现整个赛博体系的形成,从而发现其显现的整体特征。并且给他命名为第一、二、三赛博体系了。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是体系,是经历了人们普遍的认可的自洽的成体系的空间。然而,对于他们还未成体系之前,他们就不能称作赛博空间吗?或者说不能称为赛博化吗?因为在非历史的视角下,这些思维的外化都是构成结构的一部分显现。因此,他们也是赛博化,只不过并未放入进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语言空间、经济空间与网络空间中去。为了描述这种直接通过思维外化的集合,我称其直接赛博化或松散赛博化。这种思维外化的结果,有时候就是体系的理论。但有时候因为认识的人少,因此不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因此,他虽然构成体系,但还不是普遍性的如语言、金融与互联网一样的赛博体系。因此我们称其为理论或理论体系(即仅在学术圈被人所熟知,因此他仍然是体系的,只不过不是覆盖全社会的体系)。

对于直接且松散的这种思维外化的更详细描述,将在我们讨论完赛博主体之后再讨论。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钱金铎本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