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1.范围管理概述 220

Scope Management 就是要做范围内的事,而且只做范围内的事,既不多做也不少做。少做:影响项目既定功能的实现 多做:又会造成资源浪费.

主要的工作:
1.明确项目边界
2.对项目执行工作进行监控
3.防止项目范围发生蔓延

1.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

产品范围:产品或者服务所应该包含的功能
项目范围:为了能够交付产品,项目所必须做的工作
产品范围是项目范围的基础
项目的范围基准Scope Baseline:经过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
产品范围描述是项目范围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范围变更后,首先影响的是项目的范围。
产品范围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项目范围就会跟着变化。

2.范围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目标是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编制的一个基本依据。
项目范围管理影响到项目的成功。范围蔓延是项目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3.范围管理的过程

1.规划范围管理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 工具:专家判断、会议
  • 输出: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

2.收集需求

  • 输入: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干系人管理计划、项目章程、干系人登记册
  • 工具: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标杆对照
  • 输出: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

3.定义范围

  • 输入:范围管理计划、项目章程、需求文件、组织过程资产
  • 工具:专家判断、产品分析、备选方案生成、引导式研讨会
  • 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文件更新

4.创建WBS

  • 输入:范围管理计划、项目范围说明书、需求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 工具:分解、专家判断
  • 输出:范围基准、项目文件更新

5.确认范围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确认的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
  • 工具:检查(审查、产品评审、审计、走审、巡检)、群体决策技术
  • 输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变更请求、工作绩效信息、项目文件更新

6.控制范围

  •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工作绩效数据、组织过程资产
  • 工具:偏差分析
  • 输出: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前4个属于规划过程组
    后两个属于监控过程组

2.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 Plan Scope Management 是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1.范围管理计划

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定义、制订、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的范围。
内容:

  • 如何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
  • 如何根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
  • 如何维护和批准WBS
  • 如何确认和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 如何处理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变更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可能在项目管理计划之中,也可能作为单独的一项可以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

2.需求管理计划

需求管理贯穿整个过程
是对项目的需求进行定义、确定、记载、核实管理和控制的行动指南。
主要内容:

  • 如何规划、跟踪和汇报各种需求活动
  • 需求管理需要使用的资源
  • 培训计划
  • 项目干系人参与需求的策略
  • 判断项目范围与需求不一致的准则和纠正规程
  • 需求跟踪结构,那些需求属性将列入跟踪矩阵,并可在其他那些项目文件中追踪到这些需求。
  • 配置管理活动

3.收集需求

Collect Requirement 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收集需求作用是为定义和管理项目范围(产品范围)奠定基础。

1.需求的分类
  • 业务需求 高层级需要
  • 干系人需求 干系人或干系人群体的需要
  • 解决方案需求
  • 过渡需求 临时能力
  • 项目需求
  • 质量需求 条件和标准
2.收集需求的工具与技术

1.访谈 通过干系人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 一对一访谈
2.焦点小组 干系人和主题专家集中在一起 讨论
3.引导式研讨会 跨职能干系人一起参加会议
4.群体创新技术

  • 头脑风暴法 BS 5~10人 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
    (1)庭外判决原则
    (2)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
    (3)追求数量 创意越多,产生好创意的可能性越大
    (4)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
  • 名义小组技术
    通过投票来排列最有用的创意
  • 德尔菲技术
    避免权威影响他人
    几个专家就某一主题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信息收集技术
    专家匿名回答
  • 概念/思想导图 心智图
  • 亲和图 KJ法
    核心是头脑风暴法 将大量创意分类
  • 多标准决策分析

5.群体决策技术
一致统一 所有人都统一某个行动方案
大多数原则 50%以上的人支持
相对多数原则
独裁
6.问卷调查
7.观察
8.原型法
9.标杆对照
与其他类似组织的做法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
10.系统交互图 DFD 用例图
11.文件分析

3.需求文件

Requirements Documentation
需求文件描述各种单一的需求将如何满足和项目相关的业务需求。
内容:

  • 业务需求
  • 干系人需求
  • 解决方案需求
  • 项目需求
  • 过度需求
  • 与需求有关的假设条件、依赖关系和制约因素
4.需求跟踪

需求跟踪的内容几个方面:

  • 业务需求、机会、目的和目标
  • 项目目标
  • 项目范围
  • 产品设计
  • 产品开发
  • 测试策略和测试场景
  • 高层级需求到详细需求

收录该需求的理由、所有者、来源、优先级别、版本、当前状态(例如,进行中、已取消、已推迟、新增加、已批准、已分配、已完成)和状态日期

4.定义范围

Define Scope 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明确所收集的需求那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那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边界

1.定义范围的工具与技术
  • 产品分析 WBS
  • 备选方案生成 头脑风暴 横向思维 备选方案分析等
    备选方案分析 已识别的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的技术。
    横向思维 全面的观察问题。
2.项目范围说明书

项目范围说明书内容

  • 产品范围描述
  • 验收标准
  • 可交付成果
  • 项目的除外责任
  • 制约因素
  • 假设条件

项目范围说明书作用:

  • 确定范围
  • 沟通基础
  • 规划和控制依据
  • 变更基础
  • 规划基础

5.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WBS

将项目可交付的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作用是对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视图。

1.WBS的层次
  • 里程碑 阶段的正式完成
  • 工作包 8/80原则 至少需要8小时来完成 而总完成实践不应大于80小时
  • 控制账户 管理控制点。 将范围、预算、实际成本和进度加以整合。
  • 规划包
  • wbs词典 WBS 词汇表 各组成部分的文件
    可能包括账户编码标识、工作描述、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负责人或组织单元、进程里程碑、相关的进度活动、所需资源、成本估算、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技术参考文献、协议信息。
2.分解

分解的工作活动:
(1)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
(2)确定WBS的结构和编排方法
(3)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
(4)为WBS组件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
(5)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恰当的

分解的原则:

  • 功能或者技术原则
  • 组织结构
  • 系统或者子系统

分解的工作过程:
编制高层工作分解结构-分配管理层职责-分解工作分解结构-分配职责-编写项目范围说明书-审批工作分解结构-批准的工作分解结构

应该全体项目团队成员、用户和干系人共同完成和一致确认。
分解的注意事项:

  • wbs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
  • wbs必须符合项目的范围
  • wbs的底层应该支持计划和控制
  • wbs中的元素必须有人负责
  • wbs的指导 4~6层
  • wbs应包括项目管理工作
  • wbs的编制需要所有主要的项目干系人的参与
  • wbs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3.WBS的作用
  • 明确和准确的说明项目范围。项目团队成员能够清楚的理解任务的性质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 清楚的定义项目的边界, 明确项目需要做的工作和不需要做的工作
  • 为各独立单元分派人员,规定这些人员的职责,可以确定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 针对独立单元,进行时间、成本和资源需求量的估算,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 为计划、预算、进度安排和费用控制奠定共同基础,确定项目进度和控制的基准
  • 将项目工作和项目的财务账目联系起来
  • 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顺序,将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就可以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实施项目
  • 有助于防止需求蔓延

6.确认范围

validate scope 是正式验收项目已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验收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1.确认范围概述

确认范围的步骤:

  • 确定需要进行范围确认的时间
  • 识别范围确认需要哪些投入
  • 确认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
  • 确定范围确认会议的组织步骤
  • 组织范围确认会议

需要检查的问题:

  • 可交付成果是否是确定的,可确认的
  • 每个可交付成果是否有明确的里程碑,里程碑是否有明确的、可辨别的事件
  • 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 审核和承诺是否有清晰的表达
  • 项目范围是否覆盖了需要完成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的所有活动,有没有遗漏或者错误
  • 项目范围的风险是否太高,管理层是否能够降低可预见的风险发生时对项目的冲击
2.干系人关注点

管理层所关注的项目范围,是指范围对项目的进度、资金和资源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否超过了组织承受范围,是否在投入产出上具有合理性。
客户主要关心的是产品的范围,关心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否足够完成产品或服务
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关注可交付成果是否足够和必须完成,时间、资金和资源十分足够,主要的潜在风险和预备解决的方法
项目团队成员主要关心项目范围中自己参加的元素和负责的元素,通过定义范围中的时间检查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否足够,自己在项目范围中是否有多项工作,而这些工作又有冲突的地方。

3.几个术语的比较
  • 确认范围与核实产品
  • 确认范围与质量控制
    (1)确认范围主要强调可交付成果获得客户或发起人的接受;
    质量控制强调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
    (2)质量控制一般在确认范围前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3)质量控制属内部检查 执行组织的相应质量部门实施;确认范围则是由外部干系人(客户或发起人)对项目交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 确认范围与项目收尾
    (1)确认范围强调的是核实与接受可交付成果 项目收尾强调的是结束项目或阶段所要做的流程性工作。
    (2)确认范围与项目收尾都有验收工作,确认范围强调验收项目的可交付成果,项目收尾强调验收产品。

7.控制范围

Control Scope
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范围变更的原因:

  • 政府政策的问题
  • 项目范围的计划编制不周密详细,有一定的错误或遗漏
  • 市场上出现了或者设计人员提出的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方案
  • 项目执行组织本身发生变化
  • 客户对项目、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发生变化

范围变更控制的工作:

  • 影响导致范围变更的因素,并尽量使这些因素向有力的方面发展
  • 判断范围变更是否已经发生
  • 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确保所有被请求的变更按照项目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处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泽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