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类似我] 某作者结合自己性格对盖洛普的推广

文章讨论了盖洛普优势测试在个人职业选择中的局限性,指出才干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个人化咨询。作者强调,优势测试不应作为职业选择的唯一依据,理解个人才干的核心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更为重要。同时,文章提倡分享优势理念以启发他人,帮助人们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前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盖洛普优势测试是什么? - 知乎

看到很多小伙伴,做了盖洛普优势测试(官方名称叫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都在问“自己的前五才干是A/B/C/D/E,我有什么天赋/优势?我适合什么工作?”

每次遇到这类问题,我都特别想给出一个完美答复,但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每个人背景情况和个人诉求都很不一样,从前五才干就想知道适合什么工作,这不是科学,而是迷信。

根据我的经验,才干和找工作之间,还隔了这么几条鸿沟:

  1. 题主对自己核心才干的理解,尤其是对才干背后的底核需求以及才干组合的理解不够深刻,没办法从才干很好地看见自己想要什么(这一点是各大优势训练营和优势教练能够很好地帮到你的地方);
  2. 题主自己对想去的工作岗位的核心要求了解得不够多,不知道那些岗位适不适合自己;
  3. 优势教练对那些岗位的了解很可能也不够多,无法告诉你这些岗位跟你是否足够匹配;
  4. 现在很多岗位都有无数细分岗位,比如产品经理有用户体验方向的、商业化方向的、数据分析方向的、系统中后台方向的,能力要求不尽相同;运营有社群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电商运营,能力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销售有大客户销售、房产销售、展厅销售、课程销售、电话销售、广告销售、渠道销售;这些都会增加上面2和3的难度;

基于以上原因,优势报告并不适合作为职业选择的工具,而且即使这位教练有“优势+生涯”的综合能力,一两句话也无法说清楚,需要专门进行一对一的报告解读和优势咨询。通常来说,市场上做一次优势辅导或生涯规划,每次大约在800元左右,通常是1个小时或1.5小时,所以,只通过前五才干,不进行深度交流,是没办法确定“我适合什么工作”这件事的。

这种情况让我挺苦恼的,因为我有一个核心才干是【完美】,它其中一个意思就是“追求极致”,好像拿了99分还不够,一定要拿100分,甚至超过100分。所以当时的我对这种现象完全不能忍,我总觉得要么不说,要么就深入地解决问题,只留个机引、不解决问题算咋么回事呢!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后来,我慢慢想通了 —— 无法为每个人一对一辅导,这是现实情况,我能改变的不多。而且就算我全职天天做个案咨询,能覆盖的人数仍然非常有限。但这种情况下,我就真的不能做点什么了吗?

好的问题是带有魔力的,当这个问题问出来,改变就发生了!—— 我完全可以先把盖洛普优势的关键概念和核心理念分享给大家,这同样能带来一些启发,也同样能帮助到一部分人,说不定有少数人因此就顿悟了呢!

这些事情哪怕光芒再小,也总能照亮一部分人,让他们在看见自己、走出迷茫的道路上又往前迈了一小步。哪怕只是很小的一小步,我也非常开心、非常乐意(谁让我有【关联】【伯乐】主题呢)

PS. 【关联】才干突出的人,有一种宏达的世界观,认同因果律,认为万事皆有因。所以他们喜欢跟人结下善缘,认为大家都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变好一点,世界就会变好很多。

【伯乐】才干突出的人,能够敏锐地发现他人的潜能和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他们都不会错过。“看到别人成长”将会带给他们很大的满足感。

最后,我发现,以上过程,我就很好地用【伯乐】【关联】管理了【完美】的过度发挥。当我把视角从“给出超高质量的结果”切换到了“帮助他人”,我的内心就更加笃定了,我的使命感就又蹦出来了。至于结果怎么样,我无法控制。(其实,这句话背后的价值观,又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我的执行力领域和影响力领域这么弱,如下图,因为我的【关联】和【适应】,让我对很多事情都很佛系、很随缘)

盖洛普优势四大领域分布

下面,我们来正式说说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的四大领域分布了。

盖洛普优势测评把人的思维方式、感受形式、行为模式总结成了4大领域,以及34个才干主题,分别是:

  • 执行力
  • 影响力
  • 关系建立
  • 战略思维

而盖洛普优势测评(全称叫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Clifton Strength Finder 2.0),则是通过177道“选择题”,对34个才干主题进行一个倾向性测试。它不是能力测试,而是测出你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方式、感受形式和行为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盖洛普优势测评能够测出来你的行为密码图谱,“告诉”你 —— 你是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如何行动的(我敢打赌,好多人对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行动的觉察并不深入,说中了的举手)。

说白了,就是:你只有把自己过去的行为模式搞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

大体来说,四大领域每个都有其特定而鲜明的核心特征:

  • 执行力领域突出的人,通常具备很强的把事情完成、落地的能力,往往更重视实际的结果,而不喜欢虚无缥缈的想法或理论,他们都是“实干小能手”;
  • 影响力领域突出的人,通常在人群里影响力或存在感很强,总能通过自己的口才、行为、气场影响到别人,并通过影响别人达成目标,他们都是“人群中的C位”;
  • 关系建立领域突出的人,通常比较友善,比较好说话。他们对关系和情绪比较敏锐,善于支持他人,能够很好地维持团队氛围,从而更好地达成目标,他们都是“氛围担当”;
  • 战略思维领域突出的人,通常善于思考,喜欢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一件事,可能会对这件事追本溯源,考虑未来形态,联想到相关的各种概念和视角,他们都是“最强大脑”。

PS. 因为每个人通常都有不止一个比较突出的领域,甚至有个别人四大领域都比较均衡,所以最终这个人的行为表现,还取决于他的领域组合、才干组合,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PS2. 因为有个别人某些领域过于集中,导致某个领域特别弱,比如我的影响力领域就很弱,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就没影响力呢?

这里我要敲黑板划重点了:不要让某个次要领域成为了你的标签,甚至“心魔”。如果你某个领域的才干都排在偏后的位置,并不代表你无法进行战略性思考、建立关系、影响别人或者把事情完成。每个人都能完成任务、影响他人、建立关系和思考决策

比如一个人办事特别靠谱,效率也很高,交给他的事情总是特别放心,他也总是能出色地给出结果,“掉链子”这三个字从来。但他不太喜欢/善于通过言语影响别人,导致他的影响力领域偏弱。那大家熟悉之后,他在群体里的影响力可一点都不会弱。

又比如一个人思维能力特别强,很多别人想不明白的事情,他很快就能想通。但他总觉得事情想清楚了就够了,因此对具体的执行不感冒,也倾向于独善其身,而不是去影响别人,导致他影响力和执行力领域比较弱。但长期相处下来,大家都愿意去询问他的意见,让他帮忙分析问题或出谋划策。哪个团队不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诸葛亮”呢?这样的人影响力真的弱吗?

上面的例子,总的来说是想说,我们的某个领域偏弱,不代表这个领域的能力就真的弱,更大的可能是我们对这类事情不感冒或不在意。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硬生生地“妄图”把某个领域的才干提上来(补短并非绝对行不通,但难度很大,而且,明明有更好的路子,费那劲干啥?)

此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的优势领域发挥到极致,这样,你的个人特质更突显,你的不可替代性会更强,这本身不就是在形成影响力、促进事情落地、与其他小伙伴建立关系吗?而且,你的优势越明显,别的小伙伴也越知道怎么跟你合作,你也自然就能链接到跟你优势互补的小伙伴(不用担心,一定有具备慧眼的人,因为【伯乐】【个别】【完美】【关联】等才干的人都会向你抛出橄榄枝)。

所以,不用太担心某个领域偏弱。优势领域只能代表你是否下意识地想去做某些事情(比如下意识地想去影响别人),不代表发挥其它领域的才干主题得不到类似的结果

如过真的当前困惑比较大,想进一步沟通,可以在我的主页里找到资料联系我哦。

需要做测评的可以找我,不仅有小额优惠,而且比你自己买更方便。如果已经测过盖洛普的,目前我也提供一对一报告解读和优势辅导/优势咨询。

如果有小伙伴做过盖洛普测试,想寻求专业的报告解读,或者来一次优势咨询,欢迎联系我

以上,谢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