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DN行业,谁主沉浮?

    中国CDN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混乱、却又遍布机会。

    自从上个月的降价大战以来,原本看似牢固的行业格局,就悄然出现裂缝。紧接着在第七届云计算大会上,迅雷CTO陈磊的那番演讲,更不啻是夺命一击。于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过去这个不受关注却利润惊人的细分领域,再也无法闷声发大财,不但原有格局遭遇强力冲击,甚至连行业路线和走向,都面临重新设计。

     传统CDN企业:好日子到头了

    过去这些年,CDN企业可算是过够了好日子。挂着互联网的大旗,却没有互联网其它领域所有的刀光剑影,反倒是享受着整个互联网行业也少见的超高利润,整个行业平静得如一潭死水。

    而陈磊在云计算大会上的那场演讲,则是在这潭死水中砸下的一颗大石头,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在演讲中,陈磊直指CDN行业贵、黑、乱,价格畸高,而技术却二十年未有进步,计费方式还不透明,同样服务不同收费标准,故意阻碍新技术的运用……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即便传统CDN企业对批评可以充耳不闻,但面对市场价格跳水的挑战他们却不能不理会。除去阿里、腾讯等云服务商抛出的低价外,迅雷击破底线的报价已经让这些传统CDN企业坐立不安。虽然现在还可以依靠政府单位和实体大企业的订单,但从长远来看,过去几年那种闷声发大财的幸福时光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更为严峻的是,如果这些传统CDN企业再不对核心技术进行创新,那么未来已不是幸福与否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云服务商:难以自我突破的困境

    云服务商进军CDN的原因,跟传统CDN企业多少有些关系。早期即便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是直接使用第三方的CDN业务的。但正如陈磊所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CDN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需求。由于CDN行业的技术门槛奇低(二十年未有进步),所以这些企业纷纷选择自建CDN服务网络。

    但逐渐这些互联网企业发现,自己自建的机房能力还有剩余,于是开始向外出售这些剩余服务能力。这基本上就是各大云服务商进军CDN行业原因。换言之,如果传统CDN企业的第三方服务足够到位,可能这些巨头就不真不会来涉足这块市场。

    不过对于云服务商来说,出售剩余闲置的机房和带宽并非全部,CDN业务对这些企业的贡献也远不只高毛利的收入。云服务商背后拥有的是巨大的商业生态,这些业内长期占据主导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更想通过CDN这样的基础服务,网罗更多互联网企业加入其商业生态。这或许才是云服务商进军CDN行业的真正动因。因此这部分企业能否引领外来,就全看他们能不能走出这个难以自我突破的困境。

     专业CDN服务商:以技术取胜

    在场行业巨变中,新兴的专业服务商也加入了市场角逐。以迅雷为代表的新兴专业CDN服务商或许才是最后的赢家。无论是价格,还是技术,抑或服务,新兴专业CDN服务商都占据明显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于传统CDN和云服务商而言短时期内并无可能突破。

    比如迅雷之所以敢报出9999元/G/月的行业底价,跟其在技术上的众多创新是分不开的。拥有无限节点的迅雷,在流量成本和下载速度上,都要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大截。无限节点又依赖于迅雷独有的下载、加速和“星域调度”技术。再比如迅雷CDN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对P2P、H.265等技术熟练应用,让迅雷可以将视频直播的延迟降低到2秒以内,而业内企业服务商却迟迟未能突破5s以上的极限。这些技术对于其他服务商而言难以复制,更不可能短期内赶超。

    鉴于CDN行业在过去将近20年里的技术停滞状态,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行业的竞争就是新技术的竞争。

    至于最终谁将胜出,则是由体量、格局、管理、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管是传统CDN企业还是云服务商,抑或是新兴的专业CDN服务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存、机会与风险同在,决定其胜负的也许不是对手,而是是否能够满足行业的真正需求,和自我革新的速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