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RAM,全称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或Rambus DRAM),是一种高速的内存技术,由美国的Rambus公司开发。
RDAM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
内部RDAM架构
技术特点
-
数据传输模式:
- RDRAM采用了串行的数据传输模式,与DDR和SDRAM的并行传输模式不同。
- RDRAM能在高速同步时钟脉冲的两边沿(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因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传输两次数据,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
数据存储位宽:
- RDRAM的数据存储位宽是16位,虽然低于DDR和SDRAM的64位,但其独特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其整体性能仍然非常出色。
-
内存带宽:
- RDRAM的内存带宽可达到1.6Gbyte/s(甚至更高),远高于传统的DDR和SDRAM。
-
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
- RDRAM具有独特的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使用了特殊的9位低压负载发送线,以及Rambus通道技术,这些技术共同实现了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
功耗管理:
- RDRAM具有先进的功耗管理模式,包括自刷新操作和备用模式等,能够有效地降低功耗。
市场与应用
-
市场地位:
- 尽管RDRAM在技术上表现出色,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以及Rambus公司的专利许可限制,它一直未能成为市场主流。目前,RDRAM已经被DDR、DDR2、DDR3等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
-
应用领域:
- 尽管在普通电脑市场中逐渐被淘汰,但RDRAM在某些特定领域仍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协同RDRAM一直被用于电子游戏机,而直接RDRAM则被用于个人电脑。此外,RDRAM还因其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点,在图像处理和视频卡等领域有所应用。
发展历程与现状
-
发展历程:
- RDRAM在推出时,因其彻底改变了内存的传输模式,与原有的制造工艺不兼容,且需要交纳专利费用,导致价格高昂。同时期的DDR则以较低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逐渐成为主流。尽管RDRAM曾受到英特尔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始终未能成为主流。
-
现状:
- 目前,RDRAM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非常小,主要被DDR、DDR2、DDR3等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内存技术来挑战现有的主流技术。尽管如此,由于RDRAM在技术上的一些独特优势,它在某些特定领域仍可能保持一定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