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什么是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是一种语法结构,其中动作的承受者(即主语)被置于句首,动作的执行者(即“动词的施事者”)通常要么被省略,要么放在 by 后面。如果句子中的施事者不重要或不明确时,通常会省略。
基本结构
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是:
主语 + be 动词(根据时态变化)+ 过去分词 + (by + 动作执行者)
主动与被动语态的区别
主动语态(Active Voice):
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
例如: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主语 The cat 执行了动作(chased),动作的对象是 the mouse。
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主语 + be 动词 + 过去分词 + (by + 动作执行者)
例如:The mouse was chased by the cat.
这里 the mouse 是动作的承受者,动词 chased 被转换为过去分词 was chased,动作的施事者 the cat 被放到句末,或直接省略。
chased
英/tʃeɪst/
v. 追逐,追赶;追求,努力争取;驱逐,赶走;镂刻,雕刻(chase 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
1.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者不需要明确指出。
例如:
“The law was passed yesterday.”
在这句话中,重点是“法律被通过”,而谁通过了它并不重要,或者已经显而易见(例如,政府或议会)。
2.避免过度使用主语:
在描述一个状态、结果或事件时,使用被动语态有时可以减少句子中重复出现的主语,使语句更加简洁。
例如:
“The report will be reviewed tomorrow.”
与其说 “The manager will review the report tomorrow.”,我们更关注报告本身,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提及“经理”。
3.客观性和正式性:
在 学术写作 或 正式的报告 中,常常使用被动语态来使语言更显客观。例如,描述实验结果时,避免强调研究者,更多的是强调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impurities.”
相比之下,使用主动语态可能是:“We analyzed the samples for impurities.”
4.动作的执行者不明确或不重要:
有时,我们并不关心是谁做的动作,而只是关心动作本身。
例如:
“The documents have been misplaced.”
在这里,重点是文件丢失了,谁丢的并不重要。
正确使用被动语态
1.确定句子的焦点:
在使用被动语态时,首先要明确句子要突出的是什么。如果想强调动作的执行者,通常使用主动语态;如果想强调动作的接受者,使用被动语态更合适。
2.确保时态一致:
被动语态的 be 动词 必须根据句子的时态进行变化。
例如:
现在时:The letter is written.
过去时:The letter was written.
将来时:The letter will be written.
3.适当省略“by”:
如果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已知,可以省略 by + 执行者。
例如:
The book was published last year.(不提及出版者)
The house is being built.(不提及谁在建)
4.be 动词需要根据句子的时态和主语的数来变化。
它的形式可以是:
am/are/is(现在时)
was/were(过去时)
will be(将来时)
has/have been(现在完成时)
had been(过去完成时)
will have been(将来完成时)
过去分词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形式。在被动语态中,过去分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并且是由别人或外部的因素施加的。
5.不同的时态与被动语态:
一般现在时:
The letters are delivered every day.
(这些信每天被送达。)
一般过去时:
The letters were delivered yesterday.
(这些信昨天被送达。)
将来时:
The letters will be delivered tomorrow.
(这些信明天将被送达。)
现在完成时:
The letters have been delivered.
(这些信已经被送达。)
过去完成时:
The letters had been delivered by the time I arrived.
(我到达时,这些信已经被送达。)
将来完成时:
The letters will have been delivered by next week.
(这些信下周之前将被送达。)
“be 动词 + 过去分词” 是构成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
被动语态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当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未知时。
在使用被动语态时,动词的时态通过 be 动词 来决定,而过去分词则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