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达说两化A008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实施与指南评定五六章

本文详细解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策划及支持环节,包括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两化融合方针制定、管理者代表的任命、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的建立,以及新型能力的识别、目标确定、实施方案的策划和评审。强调了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在推进两化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配置与优化。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引言部分,总领全篇文章的中心内容。

0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领导作用、策划章节

 

领导作用

5.1 最高领导者

标准

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在组织的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本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制定两化融合方针,确保有效获取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c)在组织的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确保其有效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

d)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

e)建立健全职责与协凋沟通机制;

f)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

g)组织管理评审,推动持续改进;

h)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解读

1)最高管理者是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决策者或决策层,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2)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坚定不移的态度促使组织达成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的共识。

3)最高管理者应兼顾组织的长远发展和近期目标,审时度势,科学决策。

4)最高管理者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对持续提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5)最高管理者在决策层中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其职位级别应是该组织的副职及以上。

注1:明确企业最高管理者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最高管理者。

注2: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职能和责任要求。

审核要点

1)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当中的具体人选及其在组织当中的领导地位;

2)最高管理者是否充分认识到本组织推进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3)最高管理者是否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

4)最高管理者是否履行了 GB/T 23001-2017 中  5.1 所规定的职责。

审核方法:

1)查阅对最高管理者职责进行规定的文件化信息,评价组织是否对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进行了合理规定。了解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当中的具体人选及其在组织当中的领导地位,并与最高管理者交流访谈,了解其对组织推进两化融合及建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义、作用和艰巨性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自身及相关人员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是否清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和成效是否清楚,从而评价最高管理者的履职情况。

2)重点结合 GB/T 23001-2017 中 4.3 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四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5.2 两化融合方针、5.4 职责与协调沟通、6 策划、7 支持、9.6 管理评审等条款一并审核。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无

2、作业文件:《两化融合最高管理者管理职责》

3、记录/报告:无

可替换内容:

 

5.2 两化融合方针

标准

两化融合方针是组织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应:

a)适合组织的战略;

b)包括对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遵循 GB/T 23000-2017 中 3.2.2 所述的原则,充分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

d)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e)在组织内得到全面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

解读

1)两化融合方针确定了组织推进两化融合的行动纲领,应充分体现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的精储,应为打造新型能力提供指导。

2)组织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或修订两化融合方针,将其传达至所有的职能和层次,并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注1:两化融合方针需要由最高管理者制定;

注2:两化融合方针要为两化融合目标的制订和评审提供框架,使两化融合目标在方针的框架内具有开展空间;

注3:最高管理者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和修改两化融合方针,将其传递给所有职能层级,确保其有效落实。

审核要点

1)组织是否制定了两化融合方针;

2)组织所制定的两化融合方针是否体现了组织文化和管理特点,能否结合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发展的要求为新型能力打造提供指导,是否持续适宜;

3)组织的两化融合方针是否得到评审,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4)组织是否对两化融合方针进行了有效宣贯和传达。

审核方法:

查阅组织规定并评审两化融合方针的文件化信息,以评价其持续适宜性。通过与最高管理者交流访谈,了解其是否组织制定了两化融合方针以及对两化融合方针内涵的诠释,了解其是否在组织内对两化融合方针进行了有效传达和宣贯。

通过与相关职能与层次的员工的交流,了解其对两化融合方针的认识,评价两化融合方针是否得到全面沟通和理解,是否得到普遍认同。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无

2、作业文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针》

3、记录/报告:无

可替换内容:

5.3 管理者代表

标准

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提出本组织的两化融合相关决策建议;

b)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c)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d)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能力;

e)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f)提升组织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解读

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最高管理者应授予管理者代表足够的管理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物资和信息资源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

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宜具备如下条件;

1)深入理解组织的业务和文化;

2)准确把握组织的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新型能力;

3)能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组织的创新发展;

4)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强;

5)在组织内具有较高的威望。

注1:最高管理者要以书面形式正式任命管理者代表,确保其任命有效性;

注2:管理者代表要拥有足够的管理权限(组织的副职及以上级别),能够确保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与改进工作;

注3:管理者代表要定期召开会议,确保两化融合目标和战略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一致,同时要协调企业各业务之间的影响关系,为两化融合管理活动配置足够的资源;

注4:管理者代表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审核要点

1)管理者代表是否属于组织的决策层,其行政级别是否是该组织的副职及以上;

2)管理者代表是否得到最高管理者的充分授权,所授权限是否足以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3)所任命的管理者代表是否具备履行 GB/T 23001-2017 中 5.3 所规定职责的相应条件;

4)管理者代表是否深刻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有效推动其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是否履行了GB/T  23001-2017 中 5.3 所规定的职责。

审核方法:

1)查阅对管理者代表进行任命并对其职责进行规定的文件化信息,了解其行政级别是否是组织的副职及以上,评价管理者代表是否符合条件、对其进行的授权和职责规定是否符合 GB/T 23001-2017 中 5.3 的要求且合理适宜。

2)与管理者代表交流访谈,了解其对组织推进两化融合及建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对自身及相关人员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是否清楚,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以确保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有效实现是否清楚,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和成效是否清楚,从而评价管理者代表的履职情况。

3)重点结合 GB/T 23001-2017 中 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6 策划、7 支持、 8 实施与运行、9.4 内部审核等条款一并评估审核。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无

2、作业文件:《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记录/报告:无

可替换内容:

5.4 职责与协调沟通

5.4.1职责与权限

标准

组织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相关角色(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得到合理划分、规定、沟通和理解,并得到有效执行。

解读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相关角色至少应包括战略循环、要素循环、管理循环以及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所涉及的组织单元和人员。

2)组织应围绕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对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确保其得到相关方理解和有效执行。

注1:最高管理者要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确保与两化融合目标紧密相关的必要过程纳入部门职责;

注2:企业要以书面文件对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如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应及时对相关文件进行调整,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注3:建立完善覆盖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等职责的执行管理、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5.4.2协调与沟通

标准

组织应确保:

a)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

b)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解读

围绕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组织应;

1)建立协调与沟通的机制和方法,推动形成主动分享的意识和氛围;

2)要求和鼓励相关职能和层次积极参与、反馈信息,并迅速响应员工及其他内外部相关方的建议和关注;

3)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适宜的方式,确保协调和沟通的顺畅、简洁和高效。

注1: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协调与沟通机制与过程,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注2:企业应要求、鼓励所有部门人员积极参与;

注3:企业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适宜的方式确保协调与沟通。

审核要点

1)组织是否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相关角色,相关角色是否覆盖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战略循环、要素循环、管理循环、以及新型能力识别和打造所涉及的组织单元和人员;

2)组织是否对上述角色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合理划分和规定,并得到了有效沟通、理解和执行;

3)组织是否建立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包括协调与沟通的时机、责权、流程、方式、要求等。

审核方法:

查阅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中相关角色及其职责、协调与沟通机制等进行安排的文件化信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访谈等方式,了解相关角色对其职责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了解协调与沟通机制的运行情况,以评价组织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两化融合管理职责、协调与沟通机制的符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沟通与协调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记录/报告:《会议记录表》

可替换内容:

 

策划

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标准

组织应围绕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关键指标进行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组织确定的新型能力,应能够有效支撑其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为充分、稳定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组织宜规划并形成系统性的新型能力体系。

解读

组织应对新型能力及其关键指标的识别和确认做出制度化安排,明确相关职责、流程和方法等。

组织识别和确定的新型能力应是支撑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最为关键、最为迫切、且切实可行的一个或一组核心能力及其对应的关键指标。新型能力的关键指标应能够全面、准确表征拟打造的新型能力。

围绕稳定获取预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组织应逐步构建具备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新型能力体系,至少包括一组相关的新型能力及其对应的关键指标,以及这些新型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新型能力的识别应依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能有效支持公司的战略落地以及实现。

注2:两化融合应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改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型能力的打造方向可以参考以下6个维度来打造,从价值创造的载体、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的能力、价值创造的对象有关能力、价值创造的合要素有关的能力、价值创造的主体有关的能力,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有关的能力。

审核要点

本条款主要提出GB/T23001-2017中6.1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的评估审核要点及方法。

评估审核要点包括:

a)组织是否建立了识别和确定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关键指标的制度;

b)组织是否按照制度要求,识别和确定了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关键指标,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的表述是否准确,新型能力的关键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准确表征拟打造的新型能力;

c)组织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能否有效支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d)组织“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及其关键指标"这一主线是否清晰、相互匹配。

评估审核方法为:

查阅组织所建立的识别和确定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关键指标的制度及其实施证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访谈等方式,了解组织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休系)及共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相
 匹配的情况,以评价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识别的准确性、适宜性,通过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交流,了解其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体系)及其关键指标之间的匹配与联系的理解和认识。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策划管理程序》、《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新型能力需求确认表》、《能力需求调研表》

可替换内容:

 

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标准

组织应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标,并按照所形成的规定进行调整、评审和确定。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

解读

组织应对确定新型能力关键指标的目标值做出制度化安排,明确相关职责、流程和方法等新型能力关键指标标值的达成应是实现新型能力,获取预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注1:AA级别以上的新型能力指标计算基础数据需要取自信息化系统,数据直接在信息化系统统计,BI商业分析报表等优先,如不能系统自动分析汇聚,则数据导出之后通过线下计算也是可以的。

注2:能力指标需要是具体可量化的能力指标,需要写明计算公示以及单位,且需要规定实现日期。

轮胎产品包装仓储细化管控能力

指标

指标解释

目标值

考核周期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包装计划完成率

按时完成质检计划次数/总质检任务数×100%

≥95%

≥97%

≥98%

每月

包装准确率

符合作业标准包装总数/包装总数×100%

≥97%

≥98%

≥98.5%

每月

库存账物相符率

库存账物相符笔数/库存货物总笔数×100%

≥99.5%

≥99.8%

≥99.9%

每月

备货及时率

按时备货数/销售订单总数×100%

≥98%

≥99%

≥99.5%

每月

发货及时率

按时发货数/销售订单总数×100%

≥98.3%

≥99.8%

≥99.9%

每月

审核要点

本条款主要提出GB/T23001-2017中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的评估审核要点及方法,

评估审核要点包括:

a)组织是否建立了确定新型能力目标的制度;

b)组织是否按照规定的制度确定了新型能力目标,目标是否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

c)新型能力关键指标目标值的达成是否能够确保新型能力的实现。

评估审核方法为:

查阅组织所建立的确定新型能力目标的制度及其实施证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访谈等方式,

了解组织所确定的新型能力关键指标当前值,评价新型能力关键指标目标值的适宜性。与管理者代表及相关人员交流其对新型能力目标设置的考虑及对当前完成情况的了解。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能力指标确认表》

可替换内容:

 

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6.3.1 总则

标准

组织应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策划两化融合实施方案,明确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互相创新和持续优化的需求和实现方法,以有效实现预期目标。

组织应形成策划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规定,包括确定策划的方法与过程、责任人和参与人的职责和权限等。

解读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是组织打造新型能力,实现新型能力目标的路线图和成败关键。

进行策划时,组织应首先以新型能力打造为主线,依据新型能力关键指标及其目标,考虑内外部环境、业务需求,支持条件和资源。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结合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并确定实现新型能力目标的各项需求,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围绕打造新型能力所形成的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应是一个有机、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既要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技术实现的需求、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也要明确这些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路径、关键环节,突破口和切入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还应明确必要的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以及两化合实施过程的责任人、参与人、相关方职责,方法和进度要求等,策划的输出要形成文件化信息。

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做出制度化安排,明确相关职责、流程和方法等。在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保各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充分参与。在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时,参与评审的人员应能充分代表各方意见,可包括组织的领导层、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经授权管理者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审核要点

本条款主要提出GB/T23001-2017中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的评估审核要点及方法。

评估审核要点包括:

a)组织是否建立了策划及确定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度;

b)组织是否按照制度安排,开展了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评审、批准、更改和控制,相关方是否充分参与了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和评审;

c)组织的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内容是否以新型能力为主线进行制定,输入是否包含了GB/T23001-2017中6.3.2的要求,输出是否包含了GB/T23001-2017中6.3.3的要求。

评估审核方法为:

查阅组织所述立的策划及确定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度及其执行证据,查阅组织的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评审、批准、更改和控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化信息,评价相关过程是否符合GB/T23001-2017要求及组织的相关规定,通过与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的相关人员访谈交流、查阅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内容等方式,了解组织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时,是否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考虑了GB/T230012017要求的输入信息,并在策划的结果中明确了GB/T230012017要求的全部输出信息,从而评价两化融合实施方案对新型能力打造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策划管理程序》、《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新型能力需求确认表》、《能力需求调研表》

可替换内容:

6.3.2 策划的输入

标准

策划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

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b)业务需要;

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d)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e)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

解读

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各业务部门收集与其业务相关且影响公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可包括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公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按类别归纳整理提交给项目实施部门进行分析。主要收集以下资料:

外部环境:政治法律、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社会文化、客户需求、市场态势、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国内外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

内部环境:公司战略及战略目标,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管理方针、现状等。

b)业务需求

项目实施部门向各业务部门收集业务需求,归纳、分析、识别和确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在识别和确定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的需求时,需充分考虑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可量化体现在新型能力指标及其目标上。

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目标

公司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来源于《新型能力策划报告》的新型能力体系,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时,只考虑申请评定范围内所涉及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关键指标及其目标由项目实施部门和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制定,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组织评审,管理者代表审核,提交最高管理者批准。

d)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业务流程现状:项目实施部门应识别和确定申请评定范围内所涉及的新型能力覆盖的公司的业务范围,并组织其他业务部门确定业务流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障碍,导致了哪些不良后果,归纳总结业务流程现状,为后面识别和确定业务流程优化需求提供依据。

组织结构现状:项目实施部门应明确打造的新型能力涉及哪些部门,并组织其他业务部门一起识别和确定部门与部门间、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配置等组织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导致了什么样的不良后果。项目实施部门归纳总结流程结构现状,为后面识别和确定组织结构优化需求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现状:项目实施部门应根据打造的新型能力,组织其他业务部门分析公司软硬件的现有技术水平,识别和确定在信息化环境下,公司的软硬件存在哪些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问题,导致了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从而阻碍了公司的发展。项目实施部门归纳总结技术实现现状,为技术实现需求提供依据。

数据开发利用现状:项目实施部门围绕新型能力,结合公司信息资源管理现场,组织其他业务部门分析在信息化环境下公司的数据开发利用存在哪些问题,例如数据标准化、数据传递交互、数据自动获取、数据应用模型、跨平台、跨产业等的数据开发利用存在哪些问题,导致了哪些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了公司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实施部门归纳总结数据开发利用现状,为数据开发利用需求提供依据。

e)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

项目实施部门从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方面分析打造新型能力的支持条件和资源,如每年信息化资金预算投入情况、两化融合人才情况、IT 设备设施和生产设备设施情况、信息系统及软件资源实施应用情况、信息安全防护软件或系统实施情况等,归纳总结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为确定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提供依据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策划管理程序》、《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新型能力需求确认表》、《能力需求调研表》

可替换内容:

6.3.3 策划的输出

标准

策划的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

b)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

c)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d)确定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e)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职责、方法和进度等。

组织应根据策划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解读

a)业务流程优化需求:项目实施部门根据业务流程现状,围绕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采用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管理等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与两化融合支撑项目相关的哪些业务流程需优化,通过什么方法进行优化,优化后将取得什么成果。

b)组织结构优化需求:项目实施部门组织其他业务部门根据组织结构现状,结合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实施的影响,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评审,采用重组、合并等方法,对职能部门组织结构或岗位进行优化,确保组织结构利于打造新型能力及其两化融合支撑项目的建设。确定需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时,由职能部门把调整组织结构示意图、调整目的等呈最高管理者和管理层讨论。

c)技术实现需求

项目实施部门针对技术实现现状的问题,明确采用何种信息技术手段,或者信息系统或平台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何种程度的效果。确定技术实现需求时,需考虑其他业务部门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需求,以及对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d)数据开发利用需求:项目实施部门组织其他业务部门根据数据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分析信息系统建成后,公司能够获得哪些功能模块、标准化数据、表单、报表、数据模型、数据交互传递等数据开发利用情况,以及达到的效果。

e)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项目实施部门根据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结合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分析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明确管理制度、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需求。涉及到软硬件的资金投入,需明确预算总金额,以及各软硬件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成本预算、用途等信息。

f)项目实施进度:为保证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有效实施,达成项目目标,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项目实施部门负责组建项目组,落实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和两化融合支撑项目的具体工作,包括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执行项目的各项工作、定期向管理者代表汇报项目进度及成果。项目组组长一般为管理者代表,项目组成员可包括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关键用户、IT 人员、第三方专家等。项目组的职责与权限在《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中明确。

g)实施计划:项目实施部门应制定新型能力建设的两化融合支撑项目实施计划,设定里程碑,里程碑至少包括项目启动及调研、系统安装调试及培训、系统上线试运行、项目验收四个阶段。为了确保项目实施计划有效实施,项目实施过程受控,需设定项目评审点,明确检查时机,以及评审交付输出文件。shuirunjj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策划管理程序》、《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新型能力需求确认表》、《能力需求调研表》

可替换内容:

6.3.4 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

标准

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得到相关管理者的批准。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两化融合实施有关的专家和职能的代表。

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评审和批准。更改、评审、批准和必要措施应保留文件化信息。

解读

1)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做出制度化安排,明确相关职责、流程和方法等。

2)在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保各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充分参与。

3)在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时,参与评审的人员应能充分代表各方意见,可包括组织的领导层、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4)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经授权管理者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注1:方案的编制、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

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编制,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层、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以及其他相关方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评审,评审通过后,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正式实施。项目实施部门需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更改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正式实施。

审核要点

1、程序文件:《两化融合策划管理程序》、《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

2、作业文件:《新型能力策划报告》

3、记录/报告:《新型能力需求确认表》、《能力需求调研表》

支持

7.1 总则

标准

组织应识别两化融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要的内外部支持条件和资源,并围绕新型能力的打造进行统筹配置、评估、维护和优化。

为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组织应评估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并寻找改进机会。

解读

组织应依据其两化融合发展阶段、水平现状,围绕打造新型能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要的支持条件和资源切实供给,规避盲目投入,组织应确保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支持条件和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匹配.避免短板效应,组织应探索建立内外部资源开放分享机制.加强支持条件和资源的共建共享。

审核要点

评估审核要点包括:

a)支持条件和资源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赋予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之一,要求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对两化融合工作的资源配置进行统筹策划和安排;

b)组织是否围绕打造新型能力,建立了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相关的长效机制;

c)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是否了解新型能力打造对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及其满足情况;

d)组织两化融合工作所需支持条件和资源的整体情况是否充分、适宜。组织是否围绕新拟能力的建设、识别、配置、维护、并持续优化所需要的资金、人才、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支持条件和资源,不同支持条件和资源之间是否相互协调和匹配;

e)组织是否采用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和资源。

评估审核方法为:

通过与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组织围绕新型能力建设对GB/T23003-2018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所做的制度化安排情况,围绕新型能力目标对所需的资金、人才、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等进行适宜性评估,统筹安排及其与新型能力建设的匹配情况,以评价组织的支持条件和资源保

障能否有效支撑新型能力的获取,根据GB/T230012017中7.2~7.6的审核发现对GB/T23001-2017中7.1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判断。

文件化信息:

1、程序文件:无

2、作业文件:无

3、记录/报告:无

两化融合贯标合作交流

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公司坚持“集众智力、成人达己”为宗旨,公司成立四年以来,注重人才培养,公司两化融合咨询师均参加联盟培训辅导并获得证书。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及时跟进两化融合进度,确保两化融合贯标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公司辅导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目前全部获得证书,下图为部分获证企业证书

图片

同时公司注重知识的传递,推出了免费版贯标基础教程以及付费版贯标全程操作教程

图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