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学习过程

论维基百科沉迷问题


来自科学松鼠会----论维基百科沉迷

为什么要记录学习/解决过程

在学习某个东西,解决某个问题的路上会碰到中间问题。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比如,我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为了在PHP下调用office word应用程序。结果我了解了COM的概念,配置了DCOM的security选项,被权限deny折腾了半天后搞懂了应用程序在哪个权限下运行,会查enent view去解决问题,还知道了利用注册表查看本机的所有账户,知道了SSID(secure identifier)……


这个过程就像上图,从start point 到goal的路途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旁支。有的是小分支,看几眼就明了;有的则通向一个广阔的宇宙。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把前进方向及遇到的分支记录下来。一方面最后可以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知识体系),另外对于有价值的暂时不能/不需要走(爬)完的分支,也可以mark下回头再探索。


为什么要边前进边记录而不只是事后记录

因为现场的灵感和感悟是最多的,事后再回忆难免会有遗失,尤其是灵感。感悟是对整个过程的整理把握,记忆钩子多,内容也稳定,短时间内较难忘却或形变。而“灵感”依赖于“现场”,事后几乎是找不到的。

举个例子: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悬浮着很多的细节、possibilities、ideas,而又因为你此时脑中有这些大量的资源,记录和以及书写所引发的idea碰撞会基于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新idea。 

事后总结也能产生新的东西。但那跟事中蹦发的新东西不一样,二者不能互相替代。事实上,事中得到并记录的灵感、过程正是事后整理、总结的素材。也就是说,事中积累得越多,事后总结得就越好。

当然,事中要简洁地记录下主要的idea, resource,减少对progress的影响。事后再把它们扩展、整理、总结。


最后,推荐阅读  未鹏的 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