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奇书”。
(李世民)
据说大唐贞观年间,李世民为知晓大唐国运几何,令李淳风、袁天罡细细推演。李淳风一时兴起,预演千年而不自知,袁天罡手推其背道“天机不可泄露,适可而止”,此即《推背图》也。
《推背图》全书共六十象,每一象由干支、图像、谶言、颂诗四部分组成,依据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的历史结构,前瞻千年。
《推背图》预言了自唐以后千年的历史走向和朝代更替,以及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据说已有43象被历史验证。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先举个例子来说明。
《推背图》第三象,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拔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此象中“日月当空”即“瞾”,与“不文亦武”即“武瞾”武则天也。颂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武则天出家感业寺,而后被唐高宗李治诏入宫中。后两句指武则天屠杀李唐宗室,但李唐根基尚存,武周代唐又复唐之意。
此象说的虽是大唐之事,但李淳风卒于公元670年,而武则天建立大周登基为帝,则是在二十年后的公元690年。
(武则天)
除了这些千古预言,《推背图》本身其人其书,也是迷雾重重。
《推背图》和许多古代典籍一样,有多种版本,莫衷一是。作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其所揭示的时代走向和王朝更替,自然为统治阶级所不喜。宋太宗时期便下令查抄此书。由于民间藏书极多,查抄效果很是不佳。
宋太宗于是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将《推背图》修修改改,删删减减,弄得面目全非,再以国家名义投放市场,鱼目混珠。用修改后的《推背图》之平庸和不实,来淡化其在民间的影响力,这也为《推背图》传世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当然,做这种事情的不止宋太宗一人,也不止皇家。经过无数人的补充删改,在如今流行的诸多版本中,谁更接近于真正的《推背图》?已然成谜。
从这里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出,所谓后世的应验,很有可能是被后世不断修改,后世用已经出现过的历史,来进行证伪而已。
除了书本身,《推背图》的作者是谁也是谜团之一。作者向来有三种说法,一为李淳风所作,一为袁天罡所作,一为二者合作。还有另一种声音,便是后世之人所作,托李、袁二人之名。当然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托先贤之名以谋取利益的案例并不鲜见。尤其是一些算命先生,为了说明他们的所谓学说的真实性,因此才不断删改。
(李淳风)
李淳风生于公元602年,其父李播为隋朝小吏,后弃官从道。李淳风九岁入道,聪慧好学,博览群书。619年大唐开国第二年,经刘文静推荐进入秦王李世民班底,任记室参军。
李淳风是中国著名的历法专家。公元 627年,25岁的李淳风鉴于唐初实行的由傅元均编撰的《戊寅元历》的诸多漏洞,借鉴前人历法并经过自己深入研究,向唐太宗上书18条意见,被唐太宗采纳7条。唐高宗时期更是创制《麟德历》,对中国历法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李淳风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与人共同注解包括《九章算术》在内的中国算学经典,形成《十部算经》,为唐朝算学教材并传至日本朝鲜等地。
李淳风还是一位优秀的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在太史局任职期间,改良观天设备“浑天仪”。其所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第一部专著,李淳风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推背图》虽然有些装神弄鬼,但李淳风确实是一位集天文、历法、算学、易学、阴阳于一体的全能科学家,这才是我们对待历史见微知著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