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坚持一年以上不对屏幕贴“钢化膜”,我肯定不会后悔。屏幕虽然属于手机中的易碎部件,但是自己在日常生活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过多次的碎屏、刮花等现象,反而加了保护膜有点不习惯。
一.手机屏幕贴钢化膜,可以防止屏幕被破坏。但是手机厂家附加的“保护膜”和“保护壳”也能同样起到保护屏幕的作用。
关于手机贴膜,我自己曾经在手机售后店面体验过也贴过很多次,而且之前贴膜都是贴的钢化膜。从钢化膜保护手机屏幕的外屏方式来看,它的实现方式其实和日系车的安全碰撞测试使用的保护机制非常相同:尽可能的让外力都作用在最外面一层。
既然手机贴钢化膜真的能保护手机的外屏,你为什么不再继续用它?
首先,我承认贴钢化膜确实能保护好手机外屏,但是手机厂家已经免费给出厂的手机提供了最全面保护手机屏幕的方式,我们为啥不用还非要再另外掏钱。
比如,我自己的华为手机在最开始使用时,发现手机在刚开始使用时发现屏幕最外面有一层软膜,能够防止屏幕外屏被直接刮花,而且手机再安装手机原厂保护壳之后,手机即便出现落地碰触也不用太担心屏幕会出现破损。
也就是说,手机厂商为我们免费提供屏幕最外面一层的外膜和保护壳,能够有效的保护手机外屏,屏幕保护能力不输手机钢化膜。
二.你买手机难道真的是为了等手机屏幕破损?千万别给自己制造焦虑,贴上钢化膜其实让手机的操作体验并没有变得更好。
手机贴上钢化膜,虽然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手机屏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体验上会有很多牺牲,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下。
1.钢化膜有质量,它并不轻会增加手机重量。
我第一次去贴膜时,贴膜的师傅一直推荐我最好贴钢化膜,这样可以更好保护手机屏幕。不过,我当时在手机贴膜之前还问过他:有没有软化膜?因为自己感觉钢化膜的质量并不轻,贴膜的师傅他又连忙给我解释了一下:软化膜贴合手机的效果没有钢化膜好。于是,我只能让这位师傅给自己的手机贴上钢化膜。
回家之后,我继续使用手机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手机的重量增加了。没错,贴完钢化膜其手机的重量肯定会增加,手部长时间进行操作让自己有点疲惫不舒适,而且我自己平时喜欢把手机放在腰包里面,现在手机重量增加有点影响自己的出行,如果腰带系不紧那画面你们可以自己脑补。
2.贴完钢化膜后,手机屏幕操作有时不灵敏。
手机操作不灵敏,主要是指我们在正常进行APP软件、浏览器的点击操作时,其界面的跳转会有延迟,有时甚至软件的界面并不会打开需要重复点击操作才行。
而我以前对手机贴钢化膜之后,也曾遇到手机软件的界面存在响应延迟的现象。出现这种问题除了钢化膜本身材质的限制,还有手机的系统交互并不是直接适配在钢化膜上而是直接适配在手机屏幕中。这里,可能有些人肯定不太赞同我的看法,他们觉得现在的钢化膜已经能够可以让手机进行正常操作,不存在软件界面响应延迟现象。可是,当我们去掉手机上的钢化膜,你再对手机进行操作时其软件界面的打开速度真的比贴有钢化膜的屏幕要快很多。
3.破损的钢化膜,会对操作的手部造成伤害。
钢化膜的作用是为了让手机的屏幕不被破损,它现在作为手机屏幕的最外层只能让自己作为第一个“牺牲品”。不错,手机屏幕遇到外力的撞击时,第一个倒霉的家伙就是钢化膜。
钢化膜破损后,我们会发现它被撞破的纹理和其它玻璃制品的破损纹理有些类似性,如果我们继续使用手去操作钢化膜,明显感觉其钢化膜表面有凸凹感,如果钢化膜其破损的纹理层次不太明显会对手指造成伤害,比如2019年一名马来西亚男子就因为手机已破损的钢化膜不小心切割手指,并出现重度炎症。而且,钢化膜在更换的过程中若自己操作不当,也会对手机屏幕的表面造成较多的划痕。
4.屏幕也有功耗,钢化膜紧密贴合影响散热。
手机中除了CPU、内存等硬件在系统运行时产生功耗外,还有占用手机面积较大的屏幕。它也会产生较大的功耗,屏幕越大功耗越高,而散热量可以作为实际功耗产生的体现。
我们在看一下钢化膜的本质,它仍然是一块玻璃,而且是一块硬度较高的玻璃,其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和其它相关合成材料。而二氧化硅的导热性并没有金属好,这让钢化膜在手机屏幕上有一定的隔热性,手机整体的散热性也会受其影响。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长期的屏幕散热,也有可能会导致钢化膜产生变形,它本身就是硬性材料,至于变形是否会脱落需要长时间的使用进行验证才能揭晓。
结语:
可见,手机不贴钢化膜也有其它办法可以更好保护其手机的屏幕,比如屏幕上加一层软膜,并用保护壳嵌套屏幕四个边角,让手机屏幕不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刮痕和破损。
由于现在的手机厂商大部分都是半年一次发布新机,对手机用户来讲又是一种新的体验。而“手机贴膜”已经不再是更多用户实际使用的考虑,用户现在更多的侧重于手机新功能的使用,而且手机屏幕即便出现破损其厂家也会有活动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