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甲方,如何锻造数据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傅一平的第352篇原创

正文开始

对于传统大型企业,自身数据团队的规模是有限的,很多数据工作外包成为了常态,为什么?

因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要维持一只庞大的数据团队管理成本太高了,而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数据外包人员交易成本更低,除非企业已经彻底转型为一个以数据驱动的企业,比如一些互联网公司。

但数据外包工作也极具挑战性。

一方面是因为数据的行业特性非常明显,只有对于行业数据的理解很深,才能更好的挖掘出数据的价值,即使要做好报表取数也不容易。

另一方面要将数据加工成为信息、知识甚至创造智慧,从而实现真正的数据驱动业务,非常依赖运营迭代,这个更需要花时间。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这些数据合作伙伴与企业的关系往往是长期的,其不仅要常驻本地提供贴身服务,更要将团队维持在一定的规模(一般远超甲方数据团队,否则成本很难cover得住),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这种人员规模上的不对称将更加明显。

但这种不对称也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甲方企业很容易丧失对于数据管理和技术的主导权,名义上是甲方指挥乙方,但实际上往往是乙方说了算,这种技术歧视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乙方既可以在做事的时候四两拨千斤,也可以苦大仇深的说工作量巨大。

因此,甲方虽然在商业运作上可以占据主动地位,但往往会以乙方工作质量的下降或交付周期的延长为代价的,而要对抗这种技术上的不对称,让双方在技术和商务上能达成真正的平衡,甲方就需要拿到技术的掌控权,打造出自己的人才网络,真正的做到以企业的利益为核心,谋划好数据技术演进的路径,这种工作是不可能让合作伙伴来代劳的。

现实中企业丧失数据管理和技术主导权的典型表现包括:数据资产掌握在乙方手里、对别人的规划建议照搬全收、做事总是后知后觉、在交付的时候经常发现吃了暗亏,总是将责任推卸给乙方等等。

那么,在企业自身数据团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数据核心能力的自主掌控呢?能否走出一条跟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技术发展路径呢?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不一定适合你的企业,但可以作为参考。

1、核心数据资产自我掌控,这是基本底线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傅一平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