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针刺试验是否有必要,什么是针刺测试

动力电池常见的安全测试主要包括过充、过放、挤压和针刺等,而电池进行针刺测试是电池安全测试环节中的一个专属名词。

简单点讲,针刺测试是一种内部短路测试法,是测试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承受能力的安全性测试,是用钢钉贯穿电池,模拟内部短路,确认电池是否出现冒烟、起火、破裂的测试。

针刺试验的步骤标准方法:

按照GB/T 31485-2015的针刺试验方法,将电池充满电,用直径为5-8mm的耐高温钢针(此次试验采用5mm直径的钢针),以(25±5)mm/s的速度,从垂直于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贯穿位置宜靠近所刺面的几何中心,钢针停留在电池中,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才算合格。

总的来说,针刺测试不仅仅是确认电池安全性的测试,也是了解电池基本性质的测试。

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需要进行针刺测试,是因为锂离子电池内部极易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将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一般来说,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内部短路,是由于制造过程中混入了导电性异物,或受到了外部冲击力或应力。而现实中,一旦电池被制造出来,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在内的控制系统内部短路,是很难采取措施的。

发生内部短路时,电池内部通过巨大的短路电流,随之产生焦耳热,从而引起可燃性有机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高温气体,结果导致热失控的可能性增加,发生热失控时,就会出现冒烟、起火,严重时会发生破裂,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确保电池安全性,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针刺测试使用钢钉插入电池内部,可以比较简单地制造出正负极之间的内部短路。

当然啦,电池安全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的。针刺试验主要针对电池电芯来进行。同时也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安全项测试,如过放、过充、短路、加热、温度循环、挤压等。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