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符合标准的电磁场是安全的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卫生与职业中毒防治科副主任尹艳提供的信息,世界卫生组织(WHO)从1996年开始,就组织开展了全球性的“国际电磁场计划”。2006年,该项评估计划以WHO官方文件形式正式发布了《制定以健康为基础的电磁场标准框架》。在该文件中,WHO向各成员国强烈推荐采纳国际暴露标准。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电压实验室主任傅正财教授介绍,WHO具体推荐的国际暴露标准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发布的《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导则》,其次是美国电力与电子工程学会(IEEE/ICES)C95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人体暴露于电磁场的安全水平标准》。WHO“国际电磁场计划”2007年对低频电磁场已经完成的风险评估结论是:在公众通常可遇到的水平下,电场不存在重要的尚不确定的健康危害问题。针对低频磁场的长期影响,WHO指出低频磁场暴露与儿童期白血病之间关联性方面的证据是弱的,不能认定其间存在因果关系。WHO的最终结论是符合标准限值的环境电场、磁场对保护公众健康是安全的。
我国目前现状:使用标准比WHO推荐的更加严格
2007年,WHO公布的“国际电磁场计划”研究结论还确认,没有证据支持曝露在超低频电磁场中与发生抑郁症、心血管疾病、各类肿瘤有关。因此,WHO向各成员国推荐使用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300GHz)导则》(ICNIRP1998)。其中提出的标准限值是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5千伏/米,磁场强度不超过100微特,ICNIRP确认,在此范围内的极低频电磁场对人体无害。2010年,根据“国际电磁场计划”的评估结果和新的科学进展,ICNIRP修订了针对100kHz以下频段的新标准(ICNIRP2010),已把磁场强度的安全限值提高到200微特。
中国目前使用的标准比WHO推荐的ICNIRP1998更加严格。我国当下使用的是《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其中规定,输变电设施周边的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4千伏/米,磁场强度不超过100微特。
根据国家环保部组织的对已投入运行类似的500千伏地下变电站的环评验收结果,变电站本体边界处实测工频电场强度值为0.104-7.943伏/m,磁感应强度值为0.034-0.352微特,远低于标准限值,基本与当地电磁环境原始背景水平相当。
所谓的中国采用了更严格的标准只不过是电磁标准严格了一点点,磁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跟瑞士标准比起来弱了100倍。
但是我选择相信世界卫生组织,所以电动汽车内的辐射是安全范围内的因为<2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