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的函数记忆

一、定义

Memoization — 函数记忆或函数缓存,是一种优化技术,用于许多编程语言中,以减少冗余、昂贵的函数调用。这是通过缓存函数的返回值来实现的。
函数记忆是指将上次的计算结果缓存起来,当下次调用时,如果遇到相同的参数,就直接返回缓存中的数据
举个例子: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 假设 memoize 可以实现函数记忆
var memoizedAdd = memoize(add);

memoizedAdd(1, 2) // 3
memoizedAdd(1, 2) // 相同的参数,第二次调用时,从缓存中取出数据,而非重新计算一次

二、原理

实现这样一个 memoize 函数很简单,原理上只用把参数和对应的结果数据存到一个对象中,调用时,判断参数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在,存在就返回对应的结果数据。

2.1 第一版

// 第一版 (来自《JavaScript权威指南》)
function memoize(f) {
    var cache = {};
    return function(){
        var key = arguments.length + Array.prototype.join.call(arguments, ",");
        if (key in cache) {
            return cache[key]
        }
        else {
            return cache[key] = f.apply(this, arguments)
        }
    }
}

我们来测试一下:

var add = function(a, b, c) {
  return a + b + c
}

var memoizedAdd = memoize(add)

console.time('use memoize')
for(var i = 0; i < 100000; i++) {
    memoizedAdd(1, 2, 3)
}
console.timeEnd('use memoize')

console.time('not use memoize')
for(var i = 0; i < 100000; i++) {
    add(1, 2, 3)
}
console.timeEnd('not use memoize')

在 Chrome 中,使用 memoize 大约耗时 60ms,如果我们不使用函数记忆,大约耗时 1.3 ms 左右。

什么,我们使用了看似高大上的函数记忆,结果却更加耗时,这个例子近乎有 60 倍呢!

所以,函数记忆也并不是万能的,你看这个简单的场景,其实并不适合用函数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函数记忆只是一种编程技巧,本质上是牺牲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以换取更优的时间复杂度,在客户端 JavaScript中代码的执行时间复杂度往往成为瓶颈,因此在大多数场景下,这种牺牲空间换取时间的做法以提升程序执行效率的做法是非常可取的。

2.2 第二版

因为第一版使用了 join 方法,我们很容易想到当参数是对象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 toString 方法转换成 [Object object],再拼接字符串作为 key 值。我们写个 demo 验证一下这个问题:

var propValue = function(obj){
    return obj.value
}

var memoizedAdd = memoize(propValue)

console.log(memoizedAdd({value: 1})) // 1
console.log(memoizedAdd({value: 2})) // 1

两者都返回了 1,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看看 underscore 的 memoize 函数是如何实现的:

// 第二版 (来自 underscore 的实现)
var memoize = function(func, hasher) {
    var memoize = function(key) {
        var cache = memoize.cache;
        var address = '' + (hasher ? hasher.apply(this, arguments) : key);
        if (!cache[address]) {
            cache[address] = func.apply(this, arguments);
        }
        return cache[address];
    };
    memoize.cache = {};
    return memoize;
};

从这个实现可以看出,underscore 默认使用 function 的第一个参数作为 key,所以如果直接使用

var add = function(a, b, c) {
  return a + b + c
}

var memoizedAdd = memoize(add)

memoizedAdd(1, 2, 3) // 6
memoizedAdd(1, 2, 4) // 6

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要支持多参数,我们就需要传入 hasher 函数,自定义存储的 key 值。所以我们考虑使用 JSON.stringify:

2.3 第三版

var memoizedAdd = memoize(add, function(){
    var args = 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
    return JSON.stringify(args)
})

console.log(memoizedAdd(1, 2, 3)) // 6
console.log(memoizedAdd(1, 2, 4)) // 7

如果使用 JSON.stringify,参数是对象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存储的是对象序列化后的字符串。

三、适用场景

我们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

var count = 0;
var fibonacci = function(n){
    count++;
    return n < 2? n :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
for (var i = 0; i <= 10; i++){
    fibonacci(i)
}

console.log(count) // 453

我们会发现最后的 count 数为 453,也就是说 fibonacci 函数被调用了 453 次!也许你会想,我只是循环到了 10,为什么就被调用了这么多次,所以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当执行 fib(0) 时,调用 1 次

当执行 fib(1) 时,调用 1 次

当执行 fib(2) 时,相当于 fib(1) + fib(0) 加上 fib(2) 本身这一次,共 1 + 1 + 1 = 3 次

当执行 fib(3) 时,相当于 fib(2) + fib(1) 加上 fib(3) 本身这一次,共 3 + 1 + 1 = 5 次

当执行 fib(4) 时,相当于 fib(3) + fib(2) 加上 fib(4) 本身这一次,共 5 + 3 + 1 = 9 次

当执行 fib(5) 时,相当于 fib(4) + fib(3) 加上 fib(5) 本身这一次,共 9 + 5 + 1 = 15 次

当执行 fib(6) 时,相当于 fib(5) + fib(4) 加上 fib(6) 本身这一次,共 15 + 9 + 1 = 25 次

当执行 fib(7) 时,相当于 fib(6) + fib(5) 加上 fib(7) 本身这一次,共 25 + 15 + 1 = 41 次

当执行 fib(8) 时,相当于 fib(7) + fib(6) 加上 fib(8) 本身这一次,共 41 + 25 + 1 = 67 次

当执行 fib(9) 时,相当于 fib(8) + fib(7) 加上 fib(9) 本身这一次,共 67 + 41 + 1 = 109 次

当执行 fib(10) 时,相当于 fib(9) + fib(8) 加上 fib(10) 本身这一次,共 109 + 67 + 1 = 177 次

所以执行的总次数为:177 + 109 + 67 + 41 + 25 + 15 + 9 + 5 + 3 + 1 + 1 = 453 次!

如果我们使用函数记忆呢?

var count = 0;
var fibonacci = function(n) {
    count++;
    return n < 2 ? n :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fibonacci = memoize(fibonacci)

for (var i = 0; i <= 10; i++) {
    fibonacci(i)
}

console.log(count) // 12

我们会发现最后的总次数为 12 次,因为使用了函数记忆,调用次数从 453 次降低为了 12 次!

兴奋的同时不要忘记思考:为什么会是 12 次呢?

从 0 到 10 的结果各储存一遍,应该是 11 次呐?咦,那多出来的一次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认真看下我们的写法,在我们的写法中,其实我们用生成的 fibonacci 函数覆盖了原本了 fibonacci 函数,当我们执行 fibonacci(0) 时,执行一次函数,cache 为 {0: 0},但是当我们执行 fibonacci(2) 的时候,执行 fibonacci(1) + fibonacci(0),因为 fibonacci(0) 的值为 0,!cache[address] 的结果为 true,又会执行一次 fibonacci 函数。原来,多出来的那一次是在这里!

四、函数记忆仅在纯函数中有效

函数记忆很棒,但仅在您的纯函数中有效。换句话说,如果函数的返回值依赖于多个输入,那么这些输入的缓存值并不总是正确的。此外,如果您的函数有副作用,那么 memoizer 不会复制这些副作用,它只会返回最终返回的函数值。如果不知道纯函数是什么的话,请去我的专栏里找JS中的纯函数

  • 17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想做后端的前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