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二三事

我很喜欢子贡评价孔子的一段话: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明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卷九·子张)

    大意就是说,别人的贤德如山丘,后人是可以攀越的;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拒绝日月的光辉,但那样做对太阳和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能说他不自量力罢了。

    因为当时有人毁谤孔子,子贡以日月比喻孔子的贤德,圣人之德高厚重,岂谁能亵渎乎?

春秋末年,礼节不复,乱臣僭越,鲁君昏庸,季氏、孟氏、叔孙氏以诸侯身份瓜分了鲁国,晋国也被六卿所瓜分。孔子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匡复王室、以礼治国的志向,可惜却不为当政者所用。季氏的家臣阳货想启用孔子,却被孔子拒绝了,因为孔子认为季氏不臣,故阳货也是乱臣,君子岂能违背礼而屈为乱臣。

当时有个叫公山弗扰的人,他是季氏的家臣,占据费城发起叛乱,派人来聘召孔子。孔子痛恨季氏之不臣,忧虑鲁国之不复,现在恰巧季氏祸起萧墙,孔子就打算借此机会振兴鲁国,回到以礼治国的周王时代,所以就打算前往应召。

子路不明白,觉得孔子这样子做是不义。孔子说:“没有国君能用我,现在有人来招我了,肯定会重视我的,既然如此,我就要在东方复礼兴周,建立一个修纪纲、正名分的西周。”孔子的入仕精神可嘉,可惜孔子还没来得及应召,公山弗扰很快就被季氏打败了。道之将废,而鲁之终于不振也。

晋国有一个叫佛肸的,也叛变了,要召孔子前往,孔子打算前往。子路不解,认为佛肸之为是不善的,孔子怎能助之。孔子以最坚硬的东西和最洁白的东西比喻自己,说自己懂得正心和修身之礼,意志不会被摧垮,心灵也不会被污染。此去晋国,是因为天下混乱,君不君,臣不臣,我若能被用,定将以礼治天下。

孔子有心入仕为用,却不能遂意,只能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孔子不喜欢这样子做的,他对他的弟子说过,君子要贤明的君主亲自来起用才合情理,也会更受敬重。可是现在世道混乱,孔子觉天下无道,怜百姓苍生,只能希望国君能听其劝,实现孔子的治国政策了。

孔子路过楚国的时候,楚国一个叫接的狂人唱歌讥讽孔子不能退而避世,因为现在入仕从政是很容易得罪当政者的,而孔子却还在四处奔波。孔子觉得此人为贤人,想下车跟他交谈君臣之大义,可惜此人瞧不起孔子,走了。

在去蔡国的路上,孔子令弟子子路打听渡口所在。刚好长沮、桀溺在耕田,子路向他们打听。长沮讥讽孔子说:“孔子周游列国走了那么多路,怎么会不知道渡口在哪里?”桀溺也不肯说,还质问子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就是说现在的世道以如流水滔滔而去,不可复返了。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叹息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太平,孔子又何须劝你们一起来改革呢?等人,皆为隐士,世道昌盛,则居其位;世道不济,则退而隐。但孔子自有忧时悯世之心,他不忍心天下生民的性命无所托付,开国君主的伟业被乱臣毁灭。

“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知登天之难,则知孔圣人之不易矣!

孔子熟识《诗》《礼》六艺之文,他常教育弟子:“常读《诗》,可以丰富自己的言语措辞;常读《礼》,而后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弟子有不明白之处,皆可与老师交流,故孔门弟子皆贤哲。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也为万世所敬仰。

在孔子心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同的答案,因人之特性不同,而夫子所识广博,故能给出不同回答。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子曰:“无违。”就是不违背礼的意思。当时许多鲁国大夫僭用国君之礼,故孔子以此警之。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观武伯年少,且生于富贵之家,易以疾病忧父母,就告诉他生活中要格外谨慎,若生了病让父母担忧就是不孝。

子夏、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跟他们说,孝顺、敬爱父母就是孝了。因为子夏、子游都是圣门高弟,而且于朝廷之中有俸禄,所以孔子不担心他们不能喂养他们的父母,而担心他们不能以敬爱之心对待他们的父母。

孔夫子关于“孝道”的回答,用心良苦也。而孔子对待“礼”的严谨,也是时人之所敬佩也。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有圣人风范,即使布衣粗食,居于陋巷,他也是安贫乐道的君子。孔子很喜欢颜回,故教其“克己复礼”。可惜颜回英年早逝,而且一直很穷困,死后有棺无椁。颜回的父亲请求孔子卖掉大车给颜回买一个椁,孔子说:“当年我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也没有把车卖掉,因为我是做过鲁国大夫的,是不能徒步而行的,这是不符合礼的。”颜回的同门弟子要厚葬他,虽然孔子不同意,但他们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深责弟子:“昔者我教颜回克己复礼,你们这样做,是让他泉下无安啊!”

孔子虽把颜回当做自己的儿子一般,但涉及到礼的时候,他还是需要坚守圣人的哲学。

孔子很注重天理和人情。楚国的大夫叶公告诉孔子:“我的家乡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在我们这边的正直的人跟你说的是相反的,儿子会替父亲隐瞒,父亲会替儿子隐瞒,这样于天理为顺,于人情为安。”孔子认为叶公家乡所谓正直的人是矫情以钓誉,立异以为高的人,圣人是不会同意他这种做法的。

孔子所处的时代,天理和人伦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就行不通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如果人人都以人情做交易,贪赃枉法、偷盗抢劫之事也不去举报不去调查,那社会治安就会混乱,人人自危。

如《论语别裁》所讲解,儒家思想凡事离不开仁、礼二字,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以根深蒂固于中国人脑海中,所以中国既是一个礼仪之邦,也是一个拥有最复杂关系网的大国。只要不徇私枉法,互相包庇,关系也就不会成为人情的累赘。

读到《卷八·阳货第十七》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孔子对女人的评价。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的人,惟有妇人女子与仆俾下人最难豢养。对他们慈爱一些,他们就会无礼;对他们严厉一些,他们就会疏远并心生怨恨。”

古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今日不同往昔,孔子此言也差矣。如今女子才高八斗、贤德淑惠、美若天仙的大有人在,妇女早已顶起半边天。昔者有首位女皇武则天,今着有朴槿惠当选为韩国总统,成为亚洲首位女总统。

不过孔子的话今天也不无道理。据报道,近来官场百分之五十以上靠的是情妇防腐,官员多过不了美人关,最后因为情妇翻脸或情妇网上晒富而落马。孔子劝人不能纵情声欲,显然这些官员都不能践行孔子之道。这些也许只有美貌而无智慧的情妇难道就不应该反思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现实的世界充满着生命活力,五彩斑斓。而孔子似乎是灰色的,晦涩的。但读完整本《论语别裁》,我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学而不厌的孔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人的思想如果能够渐渐趋于高贵纯粹,这个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那么俗不可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