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可用率✖表现指数✖质量指数
- 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操作时间=计划运行时间-故障停机-设备调试停机
计划工作时间=工作时间-计划停机(例如班前计划停机)
它是用来评价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 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生产速率;生产速率(每小时生产多少件)
表现性是用来评价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
质量指数是用来评价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100%
- 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
- 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
- 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也就是说:一条生产线的可用时间只占运行时间的一部分,在期间可能只发挥部分的性能,而且可能只有部分产品是合格品。 - 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负荷时间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等活动所用时间) - 性能开动率=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 =加工数量*理论加工周期/开动时间;理论加工周期(每件需要多少小时)
净开动率=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
速度开动率=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
性能开动率反映了实际加工产品所用时间与开动时间的比例,它的高低反映了生产中的设备空转,无法统计的小停机损失。 - 合格品率=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